编辑: 笔墨随风 | 2014-03-17 |
2、标准导则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HJ25.1-2014)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25.2-2014) 《场地环境评价技术导则》 (DB11/T 656-2009)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 (GB 36600-2018)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 (DB11/T 811-2011) 《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DB 11/T 1278-2015) Regional soil screening level, USEPA
2018 3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448-2017)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GB 5749-2006) 《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 (2014 年,试行)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4-200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17) 《天津市地基土层序划分技术规程》 (DB/T29-191-2009)
3、相关规划 《侯台城市公园周边规划》 (甲方提供) 1.5 基本原则 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是基于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综合结果,工作过程遵 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地块的特征和潜在污染物特性,进行污染物浓度和空间分布调查,为地 块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规范性原则 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 和客观性.
3、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考虑调查方法、 时间和经费等因素, 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 使调查过程切实可行. 1.6 工作方案 1.6.1 调查方法和工作内容 第一阶段场地调查(污染识别阶段) :主要内容是通过资料收集、地块初勘、 人员访问等形式,了解地块过去和现在的使用情况,收集造成土壤污染的化学品 生产、贮存、运输等活动的信息,识别和判断场地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第二阶段场地初步调查(污染物确定阶段) :主要内容是通过初步现场采样、
4 样品监测、数据分析,确定地块内是否存在污染及污染物种类、浓度和空间分布. 1.6.2 工作程序 第一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识别地块环境污染的潜在可能,主要通过座谈、人员 访问、现场踏勘等方式,对过去和现在地块使用情况、特别是污染活动的有关信 息进行收集与分析,来识别和判断地块环境污染的可能性.第二阶段场地初步环 境调查是以采样与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将在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的 基础上,通过采样与分析手段,进而确定地块是否存在污染,确定污染物种类, 初步判断浓度水平和空间分布.
2 污染识别 2.1 信息采集 本章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问等手段,收集了部分关于地 块利用变迁、地块记录、地块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初步 判断该地块可能的污染来源和污染物类型,为是否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提 供依据.具体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1 资料收集 为全面了解 H1 地块的历史使用情况,包括存在哪些企业,平面布局、生产 工艺、原辅料等方面的信息,地块所在区域状况、地块周边状况、地块现状及未 来的规划,调查人员经过多途径收集及地块相关管理机构协助,获取了场地调查 评估所需资料. 2.1.2 人员访谈 人员访谈即以访谈的形式,对地块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工 作人员、原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调查,考证已有资料信息,补充获取地块相关信 息资料. 此次访谈人员为地块周边居民、现场保安和天津市环投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人 员,由人员访谈了解到地块自上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