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翔的荷兰人 | 2014-04-19 |
48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2500 余人, 高考升学率逐年稳步攀升, 在2009 年高考重本人数创历史记录的基础上,
2010 年又创造了新的更加辉煌的业绩: 高 考总升学率达到 92.88%, 其中重本上线人 数为
2005 年的 2.7 倍, 达到
195 人, 占全 区计划总数的五分之一. 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的领导班子强 烈意识到要办好高品位的让人民满意的 学校, 就是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 要有一支具有高度负责精神, 且具备过硬 本领、 团结奋进、 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才 能实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最高目 标.因此, 学校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首位, 并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如果说 自强不 息, 艰苦创业 是日喀则一高的立校之本, 那么对外交流的机制则是促进发展的强校 之路. 日喀则一高十分重视对外交流, 与区 内外多所重点学校建立友好往来关系, 并 充分开展互动交流活动. 近五年来, 校领导 分期分批带领教师奔赴山东、黑龙江、 吉林、 青海、 陕西等内地学校和拉萨、 林芝、 山南、 江孜、 亚东等区内高中学校开展了参观 考察和交流学习活动.今年还专门邀请山 东临沂一中的专家到学校作新课改专题讲 座, 并开展了两校教师之间互动交流活动. 这些举措不但进一步增进了学校之间的友 谊,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双边教师的专业发 展. 学校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培养造就了以全国优秀校长尼玛次仁、 全 区优秀班主任普琼、全区优秀教师冉启杰 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师. 五十年可以让极为简陋的校舍变成 一座座功能齐全的楼房,而不变的却是 团结协作、 艰苦创业、 求真务实、 追求卓 越 的一高精神.在这种精神的熏陶下, 一 代又一代一高人奋发图强,勤奋耕耘, 为 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 靠得住、 用得上、 留得下 的接班人.据不 完全统计, 日喀则一高建校至今共培养了 初高中毕业生
17631 人, 从中向区内外高 校输送了
10608 名优秀毕业生.其中本校
63 届毕业生现任西藏自治区社科院民族 研究所所长、 西藏大学研究生导师、 国际 藏学理事会理事巴桑旺堆;
67 届毕业生著 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顿珠次仁;
69 届 校友曾任西藏石油公司西藏销售分公司 总经理多布拉;
75 届校友全国十佳青年西 藏自治区建设厅党组书记王亚蔺;
85 届校 友藏族第一位临床医学博士西藏自治区 高原病及心血管疾病学科带头人格桑罗 布;
93 届校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生 现任自治区发改委计划处副处长索塔;
97 届校友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现任新华社 西藏分社对外采访部主任边巴次仁;
2000 届全区文科状元北大毕业生现任西藏拉 萨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次仁平措以及
2010 届以优异成绩被北师大录取的理科 状元加央拉姆等校友都是迄今为止我校 输送到各类高等院校深造的万名优秀校 友中的杰出代表. 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具有 民族团结 如一家 的传统美德, 不愧为 全国民族团 结先进集体 .目前学校的教师是由藏族、 汉族、 满族等七个民族组成.虽然民族不 同、 语言不同、 生活习惯各异, 但是大家亲 如一家、 团结和睦、 和谐相处, 并始终发扬 老西藏精神 , 同心同德、 全心全意为边 疆民族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不懈奋斗, 表 现出了极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也十分重视民 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按照 《西藏自 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 定》 及其 《实施细则》 , 大力加强藏语文师 资队伍建设.把藏族学生藏语文作为必修 课, 并具体规定毕业生应达到的藏语文水 平, 同时鼓励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和 教师学习使用藏语文, 并对能用藏、 汉双 语授课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和工资待遇上 给予适当优惠. 日喀则一高始终坚持 德育为首、 全面 发展 的方针, 不断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 设.学校不但坚持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 惯的养成教育, 而且更加重视以反对分裂、 维护稳定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精细化的管理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中形成了 诚实、 守纪、 勤奋、 好学 的良好 学风.在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