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Mckel0ve | 2014-06-12 |
、
1 0
5 ・ 、
12 5 ・ 和150'
处〔 一'
. 〕 . 其中,以东 经10
5 . 和150'
二个 通道 最为 活跃 . 东经 l '
低空越赤 道 气流上 空 还存在 东半球 最 强的高 空越赤道 气流 . 图2是 赤道 上空1979年7月乎均风的经 向分 量剖 面图.该
图表 明,索马里低 空急流上 空 的高 空越 赤道 气流 并不 强.只有 东经10
5 . 低空越赤道 图2赤道上空
19 7
9 年7月平均风的经 向分量 剖面 洋学报6卷任,mh48
4 0 U
30 一2010 N
0 0
1 0
0 5
20 0
25 0 图3沿120'
E7月份多年平均经 圈环流 气流 的上 空才存 在 强大 的高空越赤道 气流 . 这 种高低 空相配合 的越赤道 气流 组成在 北半球 I T C Z 处上 升而在 南纬
10 . 附近下 沉 的季 风经 圈环流 . 图3 是 沿东经
1 2
0 . 的7 月份 多年平均 经 圈环流 图.在南支 东风急流 南北两 侧存在 季风 经圈环 流,而北支东 风急流 两侧则 存在 一个 H a d l e y 环流 , 说明两 支东风 急流 的形成机 制是十分 不 同的 舒5 〕 . 不 少的工作 者〔'
. 一'
:〕曾研 究越 赤道 气流 的起源和 对北 半球季风的影响 . 越 赤道 气流和南 半球澳 大利亚 高压 及北 半球低 空季风及 南海中部气 压 (表示 IT C Z 的强弱) 以及和亚洲大陆气压均有 很好 相关 . 图4 为1980年6一8 月间8
5 0 毫 巴上澳 大利 亚地 区 三个测 站的平 均 高度 、 赤道 区新加 坡和古 晋的平均 高度 以及西 沙和海 口 的平 均高度 曲线 , 表 明三者 的变 化是相关 的.图419
8 0 年6一8月间8
5 0 m b 上澳大 利亚地区 三个巡 站的平均高度 、 云 道区 新加坡 和 古晋的 平均 高度 以及西沙和海口 的 平均高度曲线
6 期 陈隆勋 : 东亚季 风环流系统的结构及其 中期变动 图5 是1979年7一9 月 间新 加坡
10 0 .毫巴强南风 和弱 南风 时期 平均流 场,表明东经
10 5 . 越赤道 气流 强和 弱两个 时期 的流型 . 由图
5 可见 , 强越 赤道 气流 时,澳大利亚反 气旋强 , 西南季 风强,北半球
1 T C Z 也强 . 弱越赤 道气流 时反 之.这说 明澳 大利亚 冷高、东经105.越赤道 气流 和北 半球 IT C Z 的变化 是紧密 相关 的.对东经
1 0
5 . 越赤道 气流 , 也发现和 澳大利亚 中部气压 、 西 太平 洋上 沿 北纬7 . 的5 个测站(.14
0 5 ,
9 1
4 1
3 , .1
3 3
4 ,
9 1
3 4
8 和9
1 3
6 6 ) 气.毫巴风的东西 分量 平均值 的变化 密切 相关 〔1 ・ 〕 . 图519
7 9 年7一9月间新加坡
1 0
0 0 毫 巴上强南风 (a )和 弱南风 时期 (b )的平均流场 以上 结果说 明,对东亚 地 区季 风而 言,其主要成 员有 : 南海一西太 平洋季 风槽一 IT C Z , 东经
10 5 . 和150'
低空越赤道 气流,澳大利亚 冷高压 , 南支 高空 东风急流及 高 空越 赤道 气流 . 此外 , 西太平 流副 热带高压 及印尼高 空反气 旋 (赤道 反 气旋) 也与 东亚夏 季风 活动有 密切 关系〔'
〕 . 这些系 统组成 了一个 东亚地 区季风环流 系统 . 由于 东亚 夏季 风的主 要成员 同印度季 风不 同,看来 这两个季 风 系统相 互是 独立的 , 这也是 造成 印度季 风 的变化 和东 亚季 风 变化 十分 不 同的原 因.长期以来 , 有 不少气 象学 家认为 , 南 亚高压是 亚 洲季风 的主 要控制 系统 , 是巨大的青 藏 高原上 空大气 热源所 形成 的.近年来高 空观测 资料 的增加 , 发现 南亚 高压 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