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 2014-06-28 |
5、
6 号机组参建各方通过各领 域、 各团队间的密切配合, 精诚合 作, 保障了示范工程建设稳步推 进.项目设计团队在充分吸收先 进理念的基础上, 将设想转化为工 程图纸, 将自主三代的核电梦转化 为工程实际.在设计过程中, 对比 0.3g抗震限值的高标准要求, 完成 了54项重大科研, 在设计方案和图 纸设计上进行了多项攻关, 克服了 首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大量难题 并一一解决, 保障了 华龙一号 图 纸按期出版率在 99%以上. 采购团队充分利用沙盘推演 工具,提前扫除110 项 三新设备 风险;
开发主设备关键路径表, 集中优势兵力解决关键问题, 实现精细化管理;
制定重点监控 设备清单, 与设备厂家携手合作, 确保设备质量和进度受控. 现场施工团队充分发挥积极 主动精神,与设计、采购团队对接, 提前启动关键路径节点的先 决条件梳理和现场施工准备工作, 做到图纸到现场第一时间具 备施工条件, 设备到现场第一时 间具备引入条件, 极大地提高了 现场施工效率. 为了保证穹顶吊装的顺利 进行, 此前我们进行了数字化模 拟施工, 确保 '
华龙一号'
穹顶制 作、 拼装、 吊装顺利完成. 中核集 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 理陈国说. 据悉, 中核集团为了保证穹 顶吊装顺利完成, 采用数字三维 建模技术对穹顶制作、 拼装进行 模拟建造, 形象、 直观地展现穹顶 模块整体布局, 精确演示拼装构 件空间位置与逻辑安排, 实现穹 顶模块化施工虚拟建造.在吊装 阶段, 又采用数字模拟技术对吊 装全过程进行模拟施工, 攻克精 确就位技术难关, 排查风险隐患, 确保了吊装成功. '
华龙一号'
是一个非常复 杂的系统工程, 从设计到建设, 我 们结合 '
互联网+'
, 将核电的设 计、 应用软件集成与互联网等技 术相结合, 建立了异地综合协同 设计平台, 将全国多个设计单位 通过网络连接, 利用各种终端设 备, 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展协同设 计工作, 协同设计平台的终端数 量达到500 个,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充. 俞培根说. 他说,通过持续优化 互联网+ , 采用三维设计平台, 使北 京、 石家庄、 成都、 郑州等多地近 千名 华龙一号 的设计人员共同 参与, 在同一平台上做到了及时 沟通, 加快了设计数据传递, 减少 了设计交换过程 的反复,实现了设计信息及时共享,有效提升了设计效率.当前,5号机组已完成了总设计任务的80% , 保证了所有设计文件按期或提前进度完成,为 华龙一号 的开工、穹顶吊装等各关键节点 的顺利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 打 破了国际上核电站 首堆必拖 的 惯例. 据了解,我国自主研发的NESTOR 软件也已成功应用于以 华龙一号 为代表的自主化三 代电厂福清
5 号、
6 号的反应堆工 程中.预计到2020 年将建立起完善的核电软件体系, 开发新一 代的数字化核电厂集成研发系统. 核核核讯快览 今日说核 华龙一号 确保工期的几大 法宝 互联网+ 开启核电设计和建设新时代 华龙一号 数字化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 图为福清核电
5 号机组在进行穹顶吊装. 资料图片 方路生 核电是一种清洁、 高效的新 能源, 大力发展核电, 符合世界 能源利用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从世界核电技术的发展趋 势看, 核电正向着更安全、 更经 济的方向发展. 然而, 公众对新建核电项目 大多存在恐惧和排斥心理, 从而 引发邻避效应.从某种意义上 来说, 公众作为利益攸关方, 直 接影响着新建核电项目是否能 够实施.那么, 如何提高核电公 众接受度?怎样帮助公众正确 了解核电?笔者建议如下: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因为不了解,才会产生恐慌, 例如公众担心受到核辐射会 慢性危害健康.因此, 向公众说 明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以及多大 的辐射量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等, 对核电知识进行科普显得尤 为重要.其实, 在环境保护部的 网站上可以查询到核电站周围 的辐射数据等相关信息.要通 过信息公开, 让公众自我评估是 否可以接受发展核电而给自身 带来的潜在风险. 同时, 面对新建涉核项目引 发的邻避效应, 也需加大信息公 开的力度. 一座核电站的建设, 有着严 格的厂址普查和筛选程序, 并不 是任何地方都适合建设核电站.在评价潜在核电站厂址时, 需要综合考虑厂址所在区域的地 质、 地震、 水文、 气象、 交通运输、 土 地和水的利用、 厂址周围人口密度 及分布等环境特征, 考虑厂址所 在区域内可能发生的自然的、 或 人为的外部事件对核电站安全 的影响, 充分论证放射性流出物 排放、 热排放及化学流出物排放 对环境、 当地生态系统和公众的 影响等因素. 将以上信息全部向公众公 开, 特别是环保相关数据的公开, 可以让公众了解核电选址的苛刻 和科学, 从源头上保证安全. 多年来, 运行中的核电站或 多或少地带有神秘的色彩, 但这 一情况正在改变.以秦山核电 站为例, 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秦 山核电, 现在每年约有一万名公 众进入秦山核电参观, 大大消除 了人们对核电站的恐惧感. 促进公众广泛参与 可喜的是, 近些年来公众参 与越来越受到重视.组织公众 到已运行核电站参观、 开展公众 开放日或媒体开放日活动等, 让 更多的人参与到核电项目中, 亲 自体验核电的安全性.当然, 由 于核电企业安全保卫的要求和 接待公众容量的限制, 不可能让 足够多的公众进入核电站, 这时, 开展公众代表开放日或媒体开放 日活动就显得尤为必要, 再通过加 大力度进行宣传, 扩大活动效果. 青少年是未来发展的主力 军, 组织开展 (特别是针对青少 年群体) 核能科普知识竞赛, 通 过竞赛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普及 核电科学知识, 培养青少年对核 科技的兴趣, 引导广大社会公众 了解核电、 走近核电.从而让核 科学知识成为一种公民科学素 养, 帮助人们逐步消除 谈核色 变 的心理, 建立科学认知核电 的态度.青少年对家庭成员的 理念和认识水平有很大的影响, 为此应有针对性地组织主体夏 令营活动, 让他们走进核电、 感受核电,充分认识到核电是清洁、 安全和高效的能源. 加强信息有效沟通 公众有了更多参与的机会 之后, 有效的信息沟通是保证公 众能够客观、 公正地认识核电的 基础.目前, 运用新媒体, 使核 电知识贴近普通百姓, 改变过去 那种 我说你听 的单一宣传模 式已经成为核电科普宣传的 新宠 .例如前不久江苏通过网络 直播、 微视频科普, 宣传核与辐 射知识,就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此外, 可以通过微博、 微信 等媒介进行网络互动, 制作一批 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资料, 不断拉近核电与普通公众的距 离.例如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 限公司官方微信平台推出核电版 《小苹果》 后, 24小时内点击量就达 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