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ZS133 2014-07-31
2017年2月10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张在杰 美术编辑 刘铮五彩桑榆 马莲河, 甘肃庆阳的 母亲河 , 在冬日夕 阳的映照下, 显得尤其婀娜俏丽.

夕阳下, 一对老夫妻挽着手臂, 相互搀扶, 时而低头耳语, 时而轻声发笑, 走过厚厚的积 雪, 留下两串亲密的脚印…… 这对老夫妻是王芬芸和卢维常, 两个地地道 道的庆阳宁县人. 结婚40多年来, 夫妻和睦, 相知 相守, 用点点滴滴诠释了家的真谛, 赢得了儿女 后辈的尊重, 也获得了街坊邻里的赞美. 妻子王芬芸,

1953 年生, 先后在甘肃省宁 县机械厂、 糖业烟酒公司上班,

2003 年12 月从 宁县烟草专卖局 (营销部) 退休. 丈夫卢维常,

1951 年生, 甘肃省宁县商务 局退休职工. 家里不分谁有理谁没理 说起结婚呀, 那时可寒酸了, 他用两瓶 酒、 二斤洋糖, 就把我给 '

哄'

进门了! 提起往 事, 王芬芸额头饱经风霜的皱纹似乎一瞬间舒 展开来, 一双眼睛早已眯成了弯弯的月牙, 尽 管话语听上去是埋怨, 脸上洋溢的却是幸福的 笑容.

1974 年, 在宁县机械厂上班的王芬芸经人 介绍, 认识了在宁县长庆桥供销社当营业员的 卢维常. 两人觉得投缘, 很快喜结连理, 新家就 这样组建了起来. 婚后的王芬芸精心经营着这个家庭. 她总 是把家里安顿得井井有条, 就连几件简单的家 具都让她收拾得很有 面子 ;

从做饭、 洗衣到 安排日常生活, 一点儿也不让公婆操心. 由于丈夫在农村工作, 每次他上班出门 前, 王芬芸总要用家里不多的一点儿细粮烙上 几张白面饼, 除留足公婆吃的以外, 全部悄悄 装进卢维常的黄挎包. 每到周末, 她总是用心 准备卢维常爱吃的饭菜, 尽管只有一点咸菜疙 瘩、 粗粮馍馍, 但她总能整出一些新的花样, 让 丈夫感受到家的温暖. 丈夫每次回家, 也会带点王芬芸喜欢的东 西, 哪怕是一个发卡、 半斤点心. 老卢人长得帅, 工作也好, 加上年轻气 盛, 自然脾气也就大点儿, 有时我也会耍小性 子. 两口子过日子嘛, 哪能没有磕磕绊绊呀! 讲起家庭生活, 王芬芸有些不好意思, 家里不 分谁有理谁没理, 我们都懂得包容、 理解和忍 让, 彼此心里都明白, 以后的路, 要相互陪伴一 起走.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走过, 这对夫妻的感情 也在相互磨合中一天天加深. 几十年一路走 来, 他们共同开辟的这条幸福大道越来越宽, 越来越平坦. 孩子健康成长我很知足 刚结婚时, 夫妻俩没有房子, 王芬芸单位 分的一个窑洞, 是夫妻俩安身之所. 几年后, 两个儿子相继出生, 给这个小家 带来了更多幸福, 当然也有苦恼. 那几年, 孩子也很受罪, 怕他们吃不饱, 我和老卢就尽可能多节省点儿留给孩子们, 就 这样, 他们还是天天喊饿. 王芬芸看着依偎在 身边的小孙子, 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情景, 眼眶 有些泛红. 随着孩子们上学、 长身体, 本就不富裕的家 压力更大了. 为了让孩子穿得暖, 王芬芸把大人 穿过的衣服改做成适合孩子穿的;

为了给孩子补 充营养, 王芬芸每月都要拿出钱定期买肉和鸡 蛋, 每次做好后自己一点儿也舍不得吃, 等孩子 吃完, 她将剩下的全部盛给丈夫. 苦点累点没 啥, 孩子健康成长我很知足. 王芬芸说. 时光在平淡清苦的日子中穿梭而过, 不知 不觉丝丝银发爬满了夫妻俩的双鬓. 两个孩子先后从大学毕业, 走上了工作岗 位. 此时的王芬芸已被调入宁县县局 (营销部) 当保管员, 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她在做好本职 工作的同时, 始终没有忘记妻子、 母亲这两个 重要身份, 总是能够让这个四口之家时时处处 充满温馨与甜蜜. 妈在哪家就在哪, 从小我就觉得我们的 家是最幸福的. 小儿子拉着王芬芸的手说. 身体硬朗才能更好地照顾这 个家 如今年过六旬的王芬芸夫妻俩都已退休在 家, 当初两人苦心经营的小家也枝繁叶茂. 每当 过节, 三代九口之家总能听到大人、 孩子欢快的 笑声. 儿子、 儿媳总要齐聚身边, 听卢维常唠家 常, 品尝王芬芸做的美味佳肴, 其乐融融. 退休以后, 我们老两口的生活可丰富了! 老卢他一直就是个闲不住的人, 现在还在朋友 的宾馆做会计. 说到退休后的生活, 王芬芸显 得很是高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