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棉鞋 | 2014-08-02 |
2009 年10 月31 日钱学森先生仙 逝后, 广大科技、 教育界人士怀念之余, 都在反复咀嚼他晚年向前去探望的温 家宝总理吐露的一句肺腑之言、遗憾 之语 :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 出人才?"这句"钱学森之问"够让 我们好好想想的,大家都为究其原因、 寻找良方而绞尽脑汁.
"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在哪里? 依我看,它已形象地出现在一张众所 周知的温总理视察照片上.2009 年教 师节前夕,一直关注教育的温总理来 到北京第三十五中学调研,并与初二
5 班的学生同上了五堂课.全国大小报 纸广为报道, 持续多日. 同月
14 日, 《人 民日报》海外版第二版整版以大标题 钱学森的晚年遗憾和温家宝的视察照片 丁玖温总理视察北京第三十五中 "我的同桌是总理"刊登了该班同学讲 述的 "与温爷爷一起上课的感人细节" . 当我看到这一版面时,首先印入眼帘 的是其左上角那幅引人注目的大照片. 照片上有七张面孔 : 坐在最后一 排的总理和他前几排附近的六位学生. 有六副眼镜,包括一副老光眼镜.除 了那个戴了近视眼镜的唯一女孩外, 数学文化/第2卷第2期97 五个男孩写字时都是低头弓腰,眼睛 几乎贴近桌面,靠近总理的那两位最 甚,好像非要让他注意到不可.只有 温总理一人,年近七十,坐姿正确, 腰杆笔直,保持从小养成的好习惯, 看上去更像个令人喜爱、健康成长的 好学生. 一滴水反映太阳.按照随机样本 的统计规律,这张照片让我们想像, 全国几千万中小学生中,有多少人处 于学习的"非正常状态" ? 我不知道钱学森生前是否 见到这张照片.若是,他 是否已隐约感到答案就 在眼前?这位闻名世界 的杰出人才,他的脑海 里也许会涌起一幕幕 读书时代的"如烟往 事" : 宽严并举的老 师、自由支配的时 间、文理并茂的环 境、音乐元素的 熏陶.最后,受 业于世界名师, 志在报效祖国的这位 天才就是这样成长的. 现代人才,包括杰出人才,从来
2009 年感恩节初稿于美国哈蒂斯堡市
2011 年元旦定稿于北京 注:作者丁玖为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 数学系教授. 钱学森 都不是靠死板、僵化的"应试教育" 培养起来的.这样的教育也许能大批 生产鲁迅先生笔下会写四种"茴"字 的孔乙己那一类"人才" .杨振宁教授 曾形象地比较过中美两国中学生三角 函数的学习过程 : 如果美国学生为了 理解而做十道题目,中国学生则为了 高考要做一百道甚至一千道,大都是 机械、重复的训练.结果是,前者有 大量时间"兼学别样" ,挖掘创造性思 维的潜能,身体也锻炼得生龙活虎 ;
后者可能初等知识"学富五车、才高 八斗" ,但创造性思维之井枯竭,人云 亦云,别无创新,加上健康毁了,更 登不上杰出人才的阶梯. 希望温总理的这张照片不光忠实 记录了日理万机的他亲临教育一线的 感人情景,更给校长、老师们上了一 堂怎样痛改触目惊心教育现状的难忘 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