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烂衣小孩 | 2014-08-07 |
女儿、女婿是为即将开张的 wedangan夜宵馆(近乎时下流行的wa- rung-kopi)作准备. 我心里惊慌之余,不免也带些许惊 喜.这不期而至的讯息,却让我想去泗水 走一遭见旧友的愿望实现了,冥冥中,是否 缘分本应如此 吗? 新高速公路的开通运营让我们的行程 方便不少.甫抵泗水,孩子们直接前往 TIDAR街 Toeng 商场采购器皿.事先 未预料,从此处只拐一个弯的隔邻街道竟 然是开森的住宅.我们采购完毕就直接去 开森家,因为端芳大姐已是大半天在那儿 等候我们了,他们已言定要替远道而来的 梭罗友人洗尘.端芳姐还说已预备好两个 房间,必定要我们在她家留宿,我怎能拒 绝她的诚意呢?我真的很过意不去,她的 好心更增添我的困扰,因为孩子们也早已 预订旅房,我身陷其中委实有一种难以言 喻的两难苦衷. 吃罢饭,我们再回返开森的住家,因 为约定了要参观他的书房.前几时,我已 阅读过香港作家东瑞先生撰写《开森的书 房》,为之感触良多,趁着今天不期而遇 的良机,肯定我不会让其擦肩错失.岂料,刚 闯入 开森书房巳然激发我内心 一阵震荡;
一边是为隔离睡房而悬挂的落 地阔布幔,另外三边墙面都是排排阵列的 自制木板书橱,书架上收藏多少本书籍则 说不清数目.再环视周围,连桌面,桌子 底下,处处都散布着书籍、文稿……等. 在角落一矮长木桌上,叠放了近2百本的 复印书册,每册看似有一厘米多的厚度, 开森说这皆是他经年摘集自《人民日报》 的佳作的复印文稿.他已很久了惯于每天 早上自网络收阅北京版的 人民日报-人 民网 ;
早上浅阅读和摘集其中的精彩佳 文,俟晚上再细细阅读,并打印从中精 选了的文稿.早晚
4、5个小时,每天会 阅读不少于
四、五十篇的长短美文.除此 以外,开森还勤于做笔记,看见书橱一侧 堆放的几十本笔记本,应该是他的杰作结 晶.受好奇心的驱使,我触摸、翻阅那些 书籍与文稿,骤然感觉视野拓宽了,好似 已为自己打开另一扇心门、给我打开了另 一个世界……我有意用相机来定格和用 笔触来描绘这美好的时刻,假若我不想 用太高雅的 畅游书海 或 漫溢书香 气 之类的词语来形容《开森的书房》, 说成 开森是在网络字里行间的油墨氛围 中折腾 应不为过吧! 开森淡然描述这一切.看他整齐摆满 书籍的书房,听他娓娓讲述追求文学的故 事,我在不刻意中偶遇这样的不凡,催使 我的脑子全面开动,苦苦求索一个完整的 人生.开森什么都要自己动手,他既理财 也理文稿,是商人也是文化人;
是木匠, 泥水匠,工人,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