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会说话的鱼 2014-08-07

2005 年, 随着渡口建起渔翁埠大桥, 渡船逐渐消失, 渡口出发的故事, 却代代相传. 口口相传的讲述犹如一支画笔, 共同勾勒出当年渡 河的剪影: 伤病员乘船渡江, 大部队从渡口下游两三百米 处涉水而渡, 渡江后战士们就在屋檐下休整, 老乡怎么劝 说也不进屋. 一些伤势较重的战士, 被乡亲们接走.

81 岁的黄 大荣讲述的是奶奶陈招娣的故事. 距离渡口不远,

85 年前的田东村黄屋自然村祠堂 里, 陈招娣带着乡亲们一起给负伤的红军战士上药送饭, 照料他们起居.

1935 年初, 在敌军来到村庄前夕, 又把战 士们秘密转移到附近山洞, 每隔两三天, 冒着被杀头的风 险进山照料. 渡口出发的故事, 还经党史研究人员代代相传. ……搭了浮桥, 这一工作由我负责, 我有一个大儿 子在红三军团, 他是在

1934 年重阳节第二天渡过于都河 的……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的办公 桌上堆满了各种和长征相关的书籍, 父亲张德美手写的

30 多本笔记, 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里面, 红色硬质、 蓝色软 皮, 有的直接是稿纸. 上世纪

60 年代, 在于都县委办做秘书的张德美被抽 调筹办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前 身), 被那段历史深深吸引的他, 从此一头扎进和长征出 发有关的走访和记录之中. 从将军到苏区老干部, 从于都 乡野到西北边陲, 此后近

20 年间, 张德美走了大半个中 国, 访问了

200 多个和长征有关的亲历者. 要想红旗飘万代, 关键教育下一代. 子承父业的 张小平守着 长征第一渡 已30 余载, 如今的他主动向 年轻人靠拢, 纪念馆内秉承 红军脚穿草鞋走完了二万 五千里长征, 迎来一个新中国 的理念, 用草鞋组成一幅 中国地图, 已成为寻访源头的游客必拍的 网红 打卡标 记. 于都河流淌千年, 岁月冲刷, 曾经的亲历者一个个离 去, 正是这代代相传的讲述, 拼出

85 年前那场伟大转移 的出发图景, 记录下铭刻在历史亲历者记忆深处的出发 和离别, 成为人们不忘初心, 探寻源头, 缅怀曾经苦难与 荣光的印记. (记者高皓亮 、 邬慧颖 、 刘羽佳) 新华社南昌

6 月13 日电 无论历经多大险阻, 也必须把发电机背到指定地点, 这是使命 ! 说起爷爷段九长的长征故事, 赣州市于都县段屋乡 胜利村村民段春华有着说不完的话. 悠悠古镇, 赤诚红村. 置身于红土地, 在段春华那带 有浓厚乡音的话语中, 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4 年10 月上旬, 中央红军准备进行战略转移. 当时, 中革军委仅有一台发报机和一台手摇发电机, 数量稀 少的设备尤显珍贵. 长征开始时, 组织便派了一个

128 人 的加强连保护这些设备, 时年

30 多岁的红军战士段九长 就是其中之一. 我爷爷和战友们就共同担负起背着

68 公斤发电机长征的任务 . 段春华说 , 爷爷曾告诉他 , 一 开始是

8 个人轮着抬发电机走, 可随着连队伤亡的战士 越来越多, 抬发电机的人也越来越少. 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情况下, 段九长和战友们都没有 抛下那沉重的发电机. 历经硝烟的发电机染上了红军的 鲜血. 到过草地前, 一个

128 人的加强连只剩下段九长 、 谢宝金和钟起汉

3 个人了. 最终,

3 人用生命守护着手摇发电机和发报机抵达延 安, 保证了部队信息的传递, 也完成了组织交付的任务. 段春华说, 全国解放后, 爷爷向组织上提出辞去公职 回家务农, 他一方面要兑现对我奶奶的承诺―― ― 回家, 另一方面想回来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 一个在长征中九死一生的老红军, 居然不要任何功名 回家务农, 看似不可思议, 实际上恰恰就是经过长征锤炼的 共产党人的真实想法和情怀, 而且这样的人和事在解放初 期并不是个别现象. 于都县委党史办主任曾懿华介绍. 如今, 放置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发电机, 虽 已留下了岁月的印记, 但它的故事却未被历史所掩埋. 它 承载了红军战士们坚决完成使命的信念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