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施信荣 2014-11-04

500m 的隆升,但绝大多数大火成 岩省并没有观察到此现象, 所以地幔柱学说广受质疑. 张招崇通过

10 余条完整剖面的观 察, 特别是峨眉山玄武岩系底部地层特征的详细研究, 论证了火山喷发前并不存在>

500m 的隆升,而只存在大约 200m 的弱隆升.同时基于地球化学模拟提出峨眉山地幔柱含有 高密度的再循环洋壳,并由此导致了地表的弱隆起,成功解决了众多大火成岩省为什么 缺乏地表显著隆升现象这一长期困扰地学界的难题.相关论文被主编选为亮点论文(附5-11).英国爱丁堡大学著名岩石学家 Fitton G.认为该研究成果是 authoritative and sound (附5-12).

二、发现塔里木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分别具有异常轻的镁同位素组成和俯冲榴辉岩 信息,为全球碳循环和钒钛磁铁矿成矿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附件 3:代表性论文 6-8;

附5-13, 5-14, 5-15) 板块俯冲携带的沉积碳酸盐能否进入下地幔是一个有争议的重要科学问题,张招崇 及其团队在塔里木大火成岩省多类岩石中首次识别出岩浆碳酸盐球粒和非常轻的镁同位 素组成(δ26 MgQ-1.0?)以及 Mg 和Sr-Nd-O 同位素解耦现象,揭示含有碳酸盐的再循 环洋壳已进入到下地幔并被上升的地幔柱捕获,为全球碳循环的向下循环部分提供了新 的信息. 此外,前人将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的形成主要归因于岩浆演化过程.张招崇则从源 区的角度揭示出赋存钒钛磁铁矿岩体的源区存在早期俯冲成因的榴辉岩,强调地幔柱- 再循环洋壳(榴辉岩)相互作用对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的大规模成矿具有重要的控制作 用,有力地促进了地幔柱成矿理论的发展. 国际著名地幔柱成矿学专家 OGR 主编 Pirajno F.教授对其 GCA 论文的工作给予了很高 的评价(附5-16);

相关成果也得到后续研究的验证(附5-17) .正是由于张招崇在地幔柱 领域的影响力, 他被瑞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邀请评审大火成岩省主题的基金申请书 (附5-18) .

三、模拟实验和实践观察相结合证实了铁-磷矿浆的存在,解决了长期以来是否存在 铁-磷矿浆的争论, 发展和完善了岩浆-热液型富铁矿成矿理论 (附件 3: 代表性论文 9-10;

附5-19,5-20) 自然界中是否存在无硅酸盐的铁-磷矿浆一直存在争论, 主要是由于实验一直没有获 得这种不混溶熔体,所以很多学者否认存在这种铁矿浆.张招崇领导的团队基于地质背 景和野外观察,通过不混溶实验证实在高的氧逸度和水含量条件下可产生不混溶的铁- 磷熔体.并以此为线索在智利 El Laco 铁矿中找到了与实验结果相近的铁-磷相和富硅相 熔融包裹体,由此解决了长期困扰矿床学领域是否存在铁-磷矿浆的争论.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论证了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形成于热幔-冷壳背景下的高角度俯 冲环境,提出该类富铁矿在我国具有很大潜力,是我国富铁矿今后主要找矿方向,为勘 探部门富铁矿找矿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 NC、EG 和OGR 上,其中 OGR 论文为高被引论文(附5-21) . 国际 SGA 主席 Tornos F.教授对其 NC 论文的评价是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贡献,实验结 果证实了铁-磷熔体在自然界确实存在,并且很好地解释了我们以前观察到的很多现象, 如高氧逸度,高水含量?? ;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 Zoltan Zajacz 教授认为 解决了一个长 期困扰地球科学领域的一个难题,即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的成因 (附5-22).加拿大多 伦多大学 Mungall J.E.教授认为其 EG 论文 提供了很多新的观察,为该矿床主要为岩浆 成因提供了重要证据,对基鲁纳型铁矿成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附5-23) .由于张招崇 在铁矿研究的影响力,所以被 Nature Communications 邀请评审铁矿论文(附件 5-24) . 张招崇教授学风严谨,工作踏实,学术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在地幔柱以及富 铁矿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意义深远.作为全国优秀教师,张招崇教授特别注意人 才培养,培养的研究生中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