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山南水北 | 2015-02-28 |
2004 -
01 - 12;
修订日期 :
2004 -
03 -
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0373044)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 G1999043407)资助.
作者简介 :唐立娜 (1978 - ) ,女 (满族 ) ,吉林东丰人 ,博士研究生 ,从事景观与森林生态学研究.E - mail: tangna519@163. com
3 为通讯作者. 基于遥感的东北农牧交错区景观格局与变化研究 ― ― ― 以吉林省长岭县为例 唐立娜 1, 2,
3 ,陈春2,王庆礼
1 ,郝占庆
1 ,代力民
13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辽宁 沈阳 110016;
2.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科学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 , 吉林 长春 130024;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北京 100039) 摘要 :根据 1980年和 2000年的两期 Landsat - MSS、 Landsat - T M 数据 ,应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了地处东北 农牧交错带的长岭县景观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耕地始终是研究区域内的基质景观 ;
该地最显著的变 化为高覆盖度草地面积的大量减少 ,耕地和盐碱地面积的增加 ;
各景观类型的斑块在大小上有很大差异 ;
多样性 和均匀性减少 ,景观异质性程度下降. 关键词:遥感 ;
农牧交错带 ;
景观格局和变化 ;
长岭县 中图分类号 : TP751 /F301.
2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0690 (2005)
01 -
0081 -
06 景观空间格局是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 块在空间上的排列 ,它是景观异质性的重要表现 , 又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 [ 1~6 ] . 景观斑块的类型、 形状、 大小、 数量和空间组合既是 各种干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又影响着该区域的 生态过程和边缘效应 [ 7,
8 ] .同时 ,景观格局的变化 过程对于约束现代经营管理者也很重要.因此 ,景 观格局变化与人类作用、 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 系 ,是景观生态学领域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东北农牧交错带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 东部三北交接农牧交错区 [
9 ] ,景观上表现为森林 草原与灌木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 ,土地利用上具有 农牧交错、 时农时牧的特点.这一地带本应起到阻 隔荒漠东进和涵养水源的屏障作用 ,但因其环境、 组成结构相对不稳定、 对干扰因素反映敏感、 易发 生不利于人类利用的变化 ,以致出现生态作用降低 等问题 ,成为 生态环境脆弱带 [ 10,
11 ] .更加令人 担忧的是 ,由于近年来人口压力和全球气候变化的 影响 ,东北农牧交错带的草地退化、 土地沙化和盐 碱化问题日益严重.本文选择县级行政单位吉林 省长岭县为研究区域 ,对交错带景观结构与变化进 行分析 ,探讨景观结构与人类活动、 景观结构与自 然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以期揭示 该区域景观演变的特征 ,从而为东北农牧交错带土 地利用的优化配置、 对在人类干扰影响下的景观进 行科学的干预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1.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长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地区 ,在123° 06′ ~ 124° 45E′ 、 43° 59′ ~44° 42′ N间 ,面积
5 737.
9 km
2 . 该县地处松辽分水岭台地平原 ,东南略高 ,逐渐向 西北微略倾斜 ,境内无山脉 ,河流稀少 ,地势平坦 , 全境海拔在 144~266 m之间.该地区属于半干旱 温带季风气候 ,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 , 年平均气温 4. 9℃,年平均降水 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