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 2015-03-22 |
(3)长江流域的梅雨开 始.后来,Murakami and Ding(1982)利用
1979 年FGGE 和第一次青藏高原试验资料的研究进一步 指出, 在1979 年6月第一周
300 hPa 南亚反气旋迅 速发展,阿富汗与青藏高原边界区的
300 hPa 温度 突然增加,同时东亚和日本出现强季风雨,这大约 发生在印度夏季风爆发前
2 周左右.通过热源的计 算表明,亚洲中纬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加热的迅 速增加是亚洲季风爆发的必要条件之一.这种季节 突变,根据 IAP-GCM 的模拟(曾庆存等,1988) , 密切与大气热源,尤其是潜热加热有关,并且也在 相当程度上受海陆分布差异和地形影响. 刘芸芸和丁一汇(2008)详细讨论了印度夏季 风的爆发及其与中国长江流域梅雨的遥相关关系. 结 果发现:印度西南部的克拉拉邦地区夏季风爆发后 两周左右,中国长江流域梅雨开始,这与 Tao and Chen (1987) 的统计结果一致. 印度夏季风爆发后, 形成从印度西海岸经孟加拉湾到达中国长江流域 及日本南部地区的遥相关型,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 不同于盛夏期间印度夏季风经青藏高原影响中国 华北降水的遥相关型.前者可称为亚洲夏季风的 南支 遥相关型,主要发生在季风爆发初期;
后??大? ? 气? ? 科? ? 学?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38 卷Vol.
38 ? ?
618 者可称为 北支 遥相关型,主要形成于亚洲夏季 风盛期.在 南支 遥相关型形成的过程中,亚洲 季风环流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印度夏季风爆 发、南亚高压北进、中层爆发性涡旋出现、低层热 带西风带不断加强东传及西太平洋副高东退北跳. 结果,在印度夏季风爆发后两周左右,高层南亚高 压控制了整个亚洲地区,而在中低层,则形成一条 从阿拉伯海经印度南部、孟加拉湾和南海,再沿西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边界到达中国长江流域及 日本南部的强西风带,这支强西风带可有利于印度 西海岸的季风扰动能量向下游传播,产生遥相关影 响.由于副热带急流的北跳,在东亚地区上空形成 相互耦合的高、低空西风急流,而长江流域则正好 位于高、低空急流之间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和低空 急流左侧的上升运动区,因此触发了长江流域梅雨 的爆发.实际上,这种南支遥相关型不只限于印度 夏季风爆发对东亚梅雨季开始的影响,它也适用于 整个夏季季风时期(6~9 月) .刘芸芸和丁一汇将 印度克拉拉邦(Kerala)6 月1候至
9 月6候的降 水与东亚地区的候平均降水作了滞后分析,结果发 现,克拉拉邦 6~9 月候平均降水与滞后
3 候的长 江流域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在 0.5 以上,达到 0.01 的显著性水平.除了与长江流域降水存在显著 的正相关外,印度西海岸降水还与孟加拉湾,日本 南部地区呈正相关分布,而和中印半岛、西太平洋 地区呈负相关分布,形成从印度西海岸―阿拉伯海 经孟加拉湾、南海再折向北经过中国长江流域以后 到达日本南部地区的遥相关分布.此遥相关型正好 与南海夏季风建立后源自南半球经索马里越过赤道 后经南亚和东南亚低纬地区再向北折向中国大陆并 伸向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