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645135144 2015-03-27

150 多年.如今,世界各地的公私收藏全 数在内,成品总数不足三位数. 北宋官窑址至今未被考古发现.幸好,还有南宋官窑址. 根据史载,南宋官窑的窑址有 两座,一座是在宋皇室南渡后,依 照北宋制度,在修内司 (宫殿修缮 机构) 重建的 内窑 ,一座是在城 南郊坛下设立的新窑.随着元末张 士诚重筑杭州城,凤凰山被截于城 外,南宋大内从此湮没在荒烟迷草 之间,窑址之说扑朔迷离.

19 世纪

20 年代,杭州城南乌龟 山下,出土了很多官窑瓷片和窑具.1930 年, 郊坛下别立新窑 这句 史载, 得到了印证: 窑址三面环山, 东 北距皇城两公里, 西面紧邻八卦田. 郊坛、 八卦田都曾是皇家圣地.1956 年、

1985 年, 浙江省考古部门对窑址 进行了两度考古发掘, 发掘出了练泥 池、 素烧炉、 成型工房、 釉缸等作坊遗 址和长达40米的龙窑1座.当时出土 瓷片

3 万余片, 历来描述官窑瓷器的 特点是 薄胎厚釉 , 考古报告完全证 实了这一点. 南宋官窑博物馆,就在此遗址 上修建. 26年建设 杭州人追寻着官窑大梦 南宋官窑博物馆中部,地势最 高处,是郊坛下窑址.窑址三面环 山,东北距皇城两公里. 因年代久远, 宋代官窑制度已经 没有明确的记载, 但从明清的官窑制 度, 也许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 某日, 内府大臣持着香炉

1 件, 传旨督陶官, 照此款式烧造

3 件.于是督陶官直接 奔赴位于皇帝祭天的郊坛附近的官 窑, 指挥烧造. 龙窑是我国南方常见的窑炉, 依山而建.窑火被点燃时, 如同一条 俯冲的火龙一般壮观.在南宋官窑 博物馆内, 可以看到

1000 平方米的作 坊遗址, 蔚为壮观.40 米长的龙窑, 沿山势而上, 是最后的烧制瓷器的地 方.800 年后, 这里用 3D 动画演示古 代工匠们烧制瓷器的全过程.

26 年前, 南宋官窑博物馆依托遗 址建成.不过, 当时只有遗址和用遗 址出土的碎片修复的一些器物, 还有 通过政府协调从浙江省境内调拨的 一些器物.所做的展陈, 无关情趣, 只讲专业度.

2007 年, 二期工程完毕,

1000 平 方米的展馆如何布展, 还是未知数. 十多年藏品征集, 东西有了, 从最早 的陶和原始瓷, 到民国的瓷器, 从南 到北, 时空跨度很大, 但高级别的藏 品依旧有限. 最终的解决方案,就是如今的 中国陶瓷文化陈列 .起首是一棵 陶瓷树 ,叙述瓷器的发展:不是 线性的,而是枝杈纵横交错,以便 人们了解南宋官窑历史.2014 年, 博物馆开始进行南宋官窑的信息库 建设.当年,为期两年多的 口述 南宋官窑历史 终于完成,9 位资深 的专家学者,包括曾亲历过

3 次南宋 官窑郊坛下、老虎洞窑址发掘工作 的专家、学者,以口述的方式留下 了一段珍贵的历史资料. 现在,官窑也有微信公众号. 那些靠器物、靠文字记载,通过合 理想象的场景,古人宴饮、交游、 祭祀的背景故事,在博物馆内被印 在单页上,供人取用,如今亦在公 众号上推送. 对于博物馆来说,数字化的东 西终究还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不是 锦缎本身.实物,和那种沉浸其中 的真实,只能在博物馆中慢慢体会. 土火幻化 恢复南宋官窑精粹工艺 南宋官窑以当地的瓷土和含铁 量较高的紫金土做原料,按照宫廷 的审美偏好,经过精心的加工成型 和纯熟的烧制,生产出了滋润如玉 的官窑青釉瓷器. 官窑青瓷的特点是以造型和釉 色作为美化瓷器的艺术手段,器形 简练、端庄,瓷胎很薄、釉层丰厚、 色泽晶莹, 瓷器表面开不规则的纹 片, 质感如玉.由于它的质量很高, 特别是它的工艺的确非同一般, 所采 用的多次上釉、 多次烧成的工艺程 序, 达到青瓷生产水平的顶峰, 为玉 质感和开片装饰的形成提供了技术 保障, 加上御窑的神秘性, 留传下来 的传世品又很少, 因此, 历来被视为 我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 来,杭州人弘扬官窑文化的脚步从 未停滞.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