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鱼饵虫 | 2015-04-12 |
对照组 1:未标记 抗体为无关抗体,标记抗体为 B(A) ,荧光强度最大,来确定抗体与细胞膜上 EV-GP 结合的位点的大致数目.实验组:未标记抗体为 A(B) ,标记抗体为 B(A) ,根据荧 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来确定两种抗体与 EV-GP 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若荧光强度实 验组小于对照组 1,与对照组
2 差异不显著,则说明结合位点相同;
若荧光强度实验 组大于对照组 2,与对照组
1 差异不显著,则说明结合位点不同. (5)该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只要是与上述实验有关且与治疗相关的思路均正确. 30. 【答案】 (1)杂显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 (2)R 蛋白 丧失 (3)有F1 为杂合子,野生型基因为显性基因,该基因表达可产生正常酶 T (4)该突变基因为显性基因,当该突变基因和野生型基因共同存在时表现为突变基因控制 的性状,酶T始终有活性,E 蛋白磷酸化导致乙烯响应基因无法表达 (5)延长 【解析】 (1)新性状的出现可能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而后者是可以 遗传给后代的,所以可用杂交的方法来判断该性状是否可以遗传.如果后代仍然出现 该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为显性基因.根据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可判断出是 否符合单基因遗传规律. (2)从图中可见,乙烯与内质网上的 R 蛋白结合,并使得酶 T 不表现出活性.而从第(3) 小问的 酶T活性丧失 ,利用题中信息答题,就该用 丧失 二字. (3) 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 ,其酶 T 始终无活性,所以在无乙烯条件下也会表现为
2016 高考答案与解析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32 号和盛大厦
电话:10108899 左图的情况,即有乙烯生理反应.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得到的 F1 是杂合子,既具有 突变基因又有野生型基因,野生型基因表达可以产生正常的酶 T,进而使 E 蛋白磷酸 化,使得植株表现为无乙烯生理反应(该性状在无乙烯条件下是野生型性状) . (4)由于纯合突变体(2#)的R蛋白无法结合乙烯,所以在有乙烯条件下,此处突变基因 控制的性状是无乙烯生理反应 (突变性状) , 而野生型基因控制的性状是有乙烯生理反 应(野生性状) .如果要判断突变基因和野生型基因的显隐性,可以通过看杂合子的性 状是突变性状还是野生性状.有乙烯条件下,在杂合子体内,野生型基因表达的 R 蛋 白结合乙烯并使酶 T 丧失活性;
而突变基因不能结合乙烯(虽然有乙烯) ,R 蛋白激活 酶T. 也就是野生型体内既有正常 R 蛋白, 也有突变后的 R 蛋白, 而只要存在 R 蛋白, 酶T就能被激活,而这些酶 T 会将 E 蛋白磷酸化,从而使植株表现无乙烯反应(突变 性状) .即杂合子表现为突变性状,由此推出突变基因为显性基因. (5)R 蛋白突变会导致植株(即使在有乙烯条件下)无乙烯生理反应,所以植株的果实成 熟期会延长. 31. 【答案】 (1)愈伤 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2)重复 P-L m RNA 核糖体 (3)①反转录 ②c (4)在砧木 M 细胞中由 P-L DNA 转录而成,经嫁接部位的输导组织运输至接穗 X 新生叶 中并翻译出相关蛋白质,使嫁接体的接穗上长出了鼠耳形的新叶 【解析】 (1)嫁接部位的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已分化细胞可通过脱分化恢复分裂能力,脱分化后 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通过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分化形成输导组织. (2)据图可知基因 P 在M植株中比 X 植株多了一个 P 片段,类似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重复.以P-L 为模板可转录出 P-L mRNA,翻译的场所在核糖体. (3)①以mRNA 为模板合成 DNA 为反转录. ②若通过 PCR 可获得Ⅱ~Ⅳ之间的片段,则说明有 P-L DNA 存在,而若扩增出Ⅰ~Ⅱ 或者Ⅱ~Ⅲ之间的片段,则仅能说明 P 的存在,若能扩增出Ⅲ~Ⅳ之间的片段,则仅 能说明基因 L 的存在. (4)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