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翔的荷兰人 | 2015-04-16 |
18 责任编辑 何力柱 实习版式编辑 张欣歆 二一四年第十三期
邮箱: ruoyu995@sina.
com 这是一座小城. 这座小城, 躲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傍 海省份, 一个称雄于华夏大地的经济强省的 西北部的大山里. 她古老, 却又年轻. 早在 一千多年前, 这里就设 县 , 直到十多年 前, 才被称作 市 . 论 县 , 应该说, 她 很古老, 而说 市 , 她又十分年轻, 是这 个经济大省里最年轻的城市. 这是云浮. 云浮很小, 经济总量很小, 人口也很 少, 是这个经济大省里的第三世界, 是二十 一个兄弟姐妹中的小弟弟. 然而, 云浮又很 大, 她身躯很大, 发展前景很大, 发展速度 很快. 地域面积, 这些年的经济发展速度, 都可称做这个经济大省的第一世界, 领先于 全省的大哥大姐们. 小城躲在大山之中, 似乎声名很难远 播. 然而, 上天却又偏爱她, 把一种美石藏 在她的怀抱里. 早在四百多年前, 小城的先 人们就找到了它, 认识了它, 把它开采出 来, 装饰人们的生活, 至今传世的许多南方 的明清家具上都能见到它. 把它镶嵌在餐 桌、 茶几、 太师椅、 衣柜、 碗柜上, 这些画 面秀美、 光彩照人的大理石板材, 就出自这 里. 因这里叫云浮, 于是世人就称这种石材 叫 云石 , 云浮随着 云石 远走天下. 云石, 是小城的根. 小城的人, 用他们 的智慧, 用他们灵巧的手, 又赋予 云石 蓬勃的生命力, 让她为这个世界添彩, 让她 为人们的生活增色. 年复一年, 这些画一般美、 花一样丽的 石头, 从深山中拱出来, 远走他乡. 四百多 年过去, 深山中这种美石越来越少了. 小城 的人们焦急起来. 这是他们的 根 , 这是 他们的 宝 , 不能再开采了, 要给小城留 根 , 要给后人留 宝 . 改革开放的美好 时代来了, 小城的人们眼光开阔了. 某一 年, 一些 走天下 的云浮人, 在欧洲, 在 非洲, 在澳洲……在世界的这里那里, 见到 了各种各样的石头. 极具智慧的云浮人, 开 动了心思. 他们想: 何不借船出海, 把全球 各地具有特色的石头, 引到自己的小城, 用 他们那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手艺, 打扮它们, 赋予它们艺术的生命, 再让它们又从这里走 向世界各地? 云浮人极具智慧, 也极具胆量, 他们敢 想就敢做. 于是, 意大利、 伊朗、 阿富汗、 巴勒斯坦……这个半球, 那个半球的石头, 被切成一块一块巨型的 豆腐 似的, 装上 大船, 漂洋过海, 然后沿珠江而上, 进入他 们的母亲河―― ―西江, 到达了这个省最大的 内陆港口, 进入了遍布小城的大大小小的加 工厂. 一块一块世界各地的 荒石 , 在这里 变身了, 光彩夺目地走进了华夏大地―― ― 不, 环球各地的各种高档的建筑艺术天地之 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小城从事石材经 营与加工的人员达二十万人之巨, 石材经 营、 加工企业有四千多个, 产值达三百多 亿. 小城, 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石材交易市 场. 一个把自己稀有的石材资源保护下来, 没有石材资源的小城, 就这样变成了名副其 实的 华夏石都 . 这是小城人的大手笔. 小城人自豪地称 其为 买世界, 卖世界 . 深秋初冬, 我随中国作家采风团, 走进 了这个小城. 只见十里长街全是石, 千家商 铺都卖石. 这情这景, 十分壮观. 如今, 小 城正在蜕变之中. 北京一个大财团, 正投资 五十亿元, 在此建立全球最大的石材基地. 这个基地, 集交易、 加工、 展览、 培训人才 于一体. 毛毛细雨里, 我们走进小城国际石 材博览中心, 只见千姿百态的美石制成的艺 术品, 使人心动, 使人惊叹不已. 这里, 有 一间全是玉石装饰的屋子, 墙是整面的玉石 镶拼的画, 所有的家具、 器具, 都是玉石. 主人介绍说, 这些玉石是软玉, 来自阿富 汗、 伊朗和巴勒斯坦. 全世界的石材, 向这座小城汇集. 这座小城, 赋予石材丰富美丽的艺术生 命, 又向全世界送去. 面对云浮这座粤西北 深山里的小城, 我由衷地发出感叹: 小城坐 拥天下石, 小城随石走天下! 深秋的阳光拖着长长的尾巴泻在院子 里, 奶奶将一张宽大的竹帘铺在地上, 就 佝偻着身子出了院子门. 院子外, 是一片 刚刚收割后的稻田, 稻草垛就像一个个碉 堡, 兀立在空旷的田野里. 齐茬茬的稻茬 间, 成群的鸡鸭和鸟儿正在寻觅着收割时 遗留下的零星谷粒, 争相追啄着没了掩体 的小虫子. 奶奶走近一个稻草垛, 先是围着它转 了几圈, 尔后就俯下身子, 掀开稻草垛的 一角, 从里面扯出几大把新鲜的稻草. 奶 奶将稻草垛抚平, 搂着一大把稻草慢慢地 往回走. 一只小燕子叽地一声从奶奶身边 掠过, 奶奶停住了脚步, 另一只小燕子也 从奶奶身边掠过. 奶奶认出这两只小燕子 就是在堂屋角落筑窝居住的那一对, 于是, 奶奶用一只手臂夹着稻草, 腾出另一 只手冲小燕子挥了挥, 说: 去吧, 记得 明年春上再来啊! 两只小燕子像是听懂 了奶奶的话一样, 叽地一声, 箭一样飞向 远方. 奶奶将稻草摊在竹帘上, 又去另一个 稻草垛搂稻草. 忙了一晌, 竹帘上铺满了 土灰土灰的稻草. 过一会儿, 奶奶就会去 将稻草翻晒一遍. 煞黑的时候, 奶奶将稻 草堆在屋檐下的柴堆上, 用一条长木凳压 住那些稻草. 之后的时间里, 只要一出太阳, 奶奶 便会端着一个小板凳坐在竹帘边, 抓起一 把稻草轻轻地敲打掉稻草上粘着的泥土, 再用手指掐去稻草根部的腐叶, 将稻草一 根根地捋得直直地摆回到竹帘上晒. 这个 时候, 家里黏人的小黄狗就会赶过来凑热 闹, 好奇地趴在翻晒的稻草上, 不时随奶 奶整理稻草的手抓来搔去. 奶奶冲小黄狗 扬起手, 摆出一个欲打的姿势, 小黄狗嗖 地起身跑得远远的. 小黄狗见奶奶没有追打, 就又嗅了过 来. 这次, 小黄狗不再看奶奶整理稻草, 而是在翻晒的稻草上奔跑打滚, 搅得稻草 横飞. 奶奶说: 你这个家伙, 就只晓得 捣蛋! 奶奶懒得去理睬小黄狗, 而小黄 狗却偏偏想引起奶奶的注意, 像是故意似 的, 将奶奶整理得整整齐齐的稻草弄得横 七竖八的稀乱一团. 奶奶有些生气了, 停下活儿瞪着眼看 小黄狗. 小黄狗似乎感觉到了什么, 立在 那儿傻乎乎地盯着奶奶. 奶奶装着若无其 事地又去整理稻草, 看得懂奶奶表情的小 黄狗就更加得意起来, 贴着奶奶的脚躺在 那儿咬稻草玩. 把奶奶逗得噗地一声笑 了: 你这个家伙, 你这个家伙…… 奶 奶抓了一把摘下来的稻草腐叶, 在小黄狗 的眼前高高地一抛, 小黄狗不知是计, 松 开口中的稻草, 张开口接住一把稻草腐 叶, 活蹦乱跳地跑向一边自个儿玩去了. 奶奶则像一个顽童, 狡黠地笑得好开心. 一天到晚忙进忙出的奶奶一歇着就爱 打盹. 金色的秋阳下, 奶奶的身子随着均 匀的鼾声摇摇晃晃, 远远地看去, 就如一 尊和善的菩萨. 经过奶奶整理翻晒的稻草变得蓬松 松、 黄澄澄的. 奶奶将它扎成一捆一捆 的, 码在堂屋里的两条长木凳上. 转眼天 就变冷了, 夜晚的时候, 外面的北风吹得 呜呜叫. 我冷得将身子缩成一团, 一晚上 睡得不安逸. 待清晨起来, 院子外铺了一 层厚厚的白霜. 吃过午饭, 奶奶走进房间, 揭开床单 和垫着的棉絮, 叫我从堂屋里拎一捆稻草 放到床板上. 奶奶哆嗦着手, 双膝跪在床 板上, 弓着身子将稻草平展地铺开. 一束 阳光从窗子外射进来, 奶奶身体的剪影就 像拉得满满的一张弓, 好看极了. 奶奶给我睡的床板上铺了一捆半稻 草, 将剩下的半捆稻草垫在了小黄狗睡的 窝里. 一旁看着的小黄狗感激地冲奶奶 嗷嗷 叫唤了两声, 一头钻进窝里不肯 再出来. 这天夜里, 朔风怒吼, 雪花漫舞. 我 睡在柔软温暖的稻草床上, 稻草的芬芳直 扑心扉, 丝毫感觉不到夜的寒冷. 吾国疆域广大, 地理环境极为复杂,素有 十里不同音 之说.说老百姓讲话 十里 不同音 ,固然有点夸张,但说一个县一种方 言,绝非危言耸听.以我所在的娄底为例吧, 这是一座湘中的地级市, 下辖一区四县市, 其中娄星区从原涟源县分出,冷水江市从原 新化县分出,现在娄底已形成娄星话、涟源 话、冷水江话、新化话、双峰话五种大的方 言.双峰人听不懂新化话,新化人听不懂涟 源话的情况比比皆是.而娄底的交通在湖南 算是相当发达的. 从小学到高中,我没有学过汉语拼音与 普通话,18岁以前讲一口 纯正 的双峰话. 后来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我读大学那会跟现 在很不相同.如今的学生在大学学什么与以 后干什么可以毫不相干,但当年学什么毕业 就得干什么.我读师范大学,自然得当老师. 当老师必须讲好普通话, 学校自然很重视, 一是在现代汉语课上花了很多时间教bpmf,二是为重点方言区的学生,比如双峰 籍的、湘乡籍的、怀化籍的,开了免费普通话 培训班,需读培训班而不去读的学生不准参 加教育实习. 我们不怕学校采取别的措施, 最怕的就是不准参加教育实习,因为一旦没 有教育实习的成绩, 就拿不到本科毕业证, 得不到国家分配的工作.大学四年,我们几 乎天天都在练普通话.只是,说惯了方言的 人讲普通话,就像包了小脚的人偏要表现自 己的 天足 一样,往往在不经意间露出底 色. 许多时候我自以为将普通话说得挺好 了,别人问一句 您是双峰人,对不对 ,一下 子将我对语言的自信击得粉碎. 有次去衡阳开一个学术研讨会,碰上一 位江西吉安的老兄,六十多岁了,发表过许 多文章,可见到小他10多岁的我,还是一口 一个 老师 ,虚心问我问题,我对他的谦逊 非常感动.只是他也像当年的我一样满口家 乡方言,说十句话,我顶多听懂两句.见我总 是一副茅塞不开的样子, 他不得不拿出笔 来,将要说的话写到纸上.大会期间,我们就 这样进行了N次 笔谈 . 不知道这位老兄是否有过被方言 伤害 的人生经历,我是绝对有的.刚参加工作那阵, 我很想调到电视台做记者.当时本地的电视台 正在组建,负责招聘的人看到我发表的文章对 我很感兴趣,但他们一听到我的方言,又觉得 我不太适合干电视.我理解他们的心态.地方 电视台人手紧, 主持人与记者需要双肩挑.一 个人普通话好,让你主持,你可以上演播厅,叫 你做记者,你可以将采访做得顺风顺水,做领 导的用起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