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zqmzc | 2015-06-15 |
1982 年调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 所, 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出版有 《周邦彦 词赏析》 《周邦彦研究》 《词的艺术世界》 《唐宋 名家词精解》 《柳周词传》 等著作;
1993 年获 上海社科院巾帼建功――社科妇女专著之 最者 奖. 当初接到一堆账本时, 文科出身的钱鸿 瑛虽然不能完全看懂, 但她是知道自己家在 香港敬修堂是有股份的.她告诉记者: 当时 家里的钱都是父母管的, 每个月都会有外汇 券寄来, 年底的时候多些.所以哪怕三年困 难时期, 我们都没有吃过苦, 我还能去友谊商 店用侨汇券购买手表等高档用品. 钱鸿瑛1930年出生在慈城, 父亲毕业于 上海圣约翰大学, 颇有男女平等的思想. 小 时候父亲想让我向六伯父学古诗词, 可是他 的鼻音太重了, 我不肯学. 说起儿时趣事, 钱 鸿瑛仍像个孩子, 她在慈城长到了七八岁, 并 在中城小学和尚志小学读过书, 后因为躲避 战乱逃难到上海.几年后又她回到老家, 在 效实中学念书, 成绩优异,
1951 年考上清华 大学中文系,
1955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之后, 她就一直在上海工作和生活. 每每梦回, 钱鸿瑛总是想起自己的老 家. 你知道吗?我就读过的慈城的小学校长 还给我寄贺卡, 他们一直记得我. 说到这里, 她也流露出些许遗憾, 几年前, 我回了一趟 慈城, 原先位于解放路的家早已不见, 一切都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院子啊房子 啊都没有了. 说到这三块牌匾与慈城老家的缘分, 钱鸿 瑛指着随行的钱宗保说, 他是我的侄子辈, 他 建议我捐给老家, 我觉得很有道理, 我年纪大 了, 留在上海也没用, 这也是叶落归根. 听说钱家祠堂还在, 以后这些牌匾将放 在那里, 钱鸿瑛期待地说, 等天气凉快一点, 一定要去看看. 捐赠的招牌上写着 敬修堂钱树田 字样, 横匾则写着 春台灵杖 , 看起来非常古 朴, 保存完好, 应该和香港敬修堂同龄;
外包 装还保留着从香港寄到上海的地址, 纸箱上 印着香港敬修堂 小二万病回春丹 的信息. 钱宗保对于钱家的历史如数家珍, 他介 绍说, 敬修堂始创于
1790 年 (清乾隆五十五 年) .钱树田出身书香门第, 自幼好读书, 聪 慧勤学.在其父母的熏陶下, 更是学习了不少 祖传秘方及中药医学.20多岁时他离家前往 杭州, 开始创业之路.乾隆年间, 钱树田常从 杭州贩运丝绸到广州卖, 沿途经常帮人看病, 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 因而名声远扬. 有一年, 他用 回春丹 治好了一巨商的 儿子, 巨商感激他救子之恩, 出资助其开办药 厂.于是
1790 年广州城的南门口便有了敬 修堂.敬修, 为 敬业修明 之意, 指敬业者须 专心致志从事其业;
修明者, 须积极进取以精 其业.从创始至今, 敬修堂始终倡导 敬业修 明, 广施妙药, 普济众生 的经营思想.敬修 堂早先以生产各种风湿跌打药如丹、 膏、 丸、 散为主, 跌打万花油 就是其中的产品代表, 对治疗瘀伤、 刀伤、 烫伤等疗效卓越.曾经有 一个追风透骨丸产品, 其广告语 痛则不通, 通则不痛 家喻户晓, 也使风湿骨痛患者认知 了中华老字号敬修堂. 钱宗保介绍说:
1876 年, 敬修堂就采用 了股份制的形式, 家人不能参与经营, 而是聘 用有能力的人来管理.因此它可能是中国最 早的股份制企业. 清光绪甲申年, 敬修堂在广东佛山设立第 一家分店, 仲访公出任分店负责人, 并制定店 规.宣统三年 (1911年) , 因南洋侨胞要求, 扩 充其经营范围, 在香港大马路设立第二家分店 (在今香港德辅道西153号3楼) .香港敬修堂 的 小二万病回春丹 尤为有效, 延续着纯手工 制造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