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racecats 2015-08-03
11

11 ③ ③ 神州速览 责编:徐佩玉

邮箱:hwbjjb@163.

com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三天一层楼的 深圳速度 深圳速度 已经成为深圳一张名片, 也是改革开放的 代名词之一.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 深圳速度 源自于中国建 筑业. 上世纪

80 年代初, 深圳特区发布了当年 中国第一高 楼 ――深圳国际贸易大厦公开招标的消息, 这也是中国建 筑行业第一次公开招标. 1983年, 已在深圳建筑市场小有口 碑的中建三局一举夺标. 深圳国贸大厦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中, 中建三局在国内 首次采用了大面积内外筒同步液压滑模施工技术. 彼时, 中国建筑业施工水平较为低下, 需要自拌混凝土, 靠人工 推着胶轮车将混凝土送往作业面, 速度根本达不到滑模所 需要的技术参数.

3 次试滑均告失败, 各种指责和压力纷至 沓来. 中建三局建设者并没有气馁, 最终找到滑模失败的 原因. 项目总工程师俞飞熊要求再滑一次, 他对时任中建 三局局长的张恩沛说, 我是技术负责人, 如果再次失败, 我愿去坐牢. 张恩沛于是找到深圳市副市长表示, 若再 不成功, 我们加倍赔偿损失. 中建三局的决心感动了深圳 市相关决策层, 拿到了第四次试滑机会. 1983年 9月 18日的傍晚, 夜色静谧, 第四次试滑在深圳 市政府领导、 相关专家和

1600 名工人的见证下终于成功. 全体员工挥舞着安全帽, 叫喊着、 拥抱着, 庆祝这一次胜利. 最终, 中建三局创造了

3 天一层楼 的建造奇迹. 中建 三局的负责人回忆, 其实当时最快的时候

2 天半就能建好 一层, 而且质量完全合格. 但是为了消除人们对混凝土强度 的担心, 也为了给以后的投标留有余地, 从深圳国贸大厦第 31层开始把速度控制在了 3天一层. 3天一层楼 的创举迅 速传遍全国, 被称为 深圳速度 . 从没有报名资格到总承包的北京国贸 在北京提起 国贸 , 人们都知道那是 CBD 的核心区 域、 世界

500 强驻华集聚地. 国贸一期、 二期、 三期, 也有着 一段中国建筑业的曲折故事.

1985 年的北京,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一期项目按照国际 惯例进行了国际招标. 面对这一高层建筑所提出的要求, 当 时甚至没有一家中国建筑企业拥有报名资格. 最终, 总承包 权被法国 SAE 公司拿下, 80%以上的专业分包也被外国公 司拿走. 当时的国贸一期工程是世界上最先进建筑技术的集中 体现. 复杂的建筑结构形式, 先进的机电设备、 控制系统、 施 工机械等等, 中国建筑企业不仅没有, 甚至连见都没见过. 中国建筑业也在抓紧学习、 加快赶上. 到了

1996 年, 国 贸二期国际招标, 中建一局与法国 SAE公司同台竞技, 最终 成功击败对手, 成为了二期主承包商. 不负众望, 中建一局 提前

4 个月实现了主体结构封顶, 提前

2 个月交付使用.

10 年后, 比一期高

2 倍多、 总计

80 层330 米高的国贸三期项目 的总承包权也被中建一局一举拿下, 成为北京的新地标. 如何从一名刚刚入门的 小学生 , 变成能够身负重任 的 大人 , 是一个不断学习、 进步的过程. 中建一局集团建 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周予启表示, 创新是 学 出 来和 练 出来的. 从国贸一期到国贸三期, 北京国贸高层建 筑的拔地而起见证了中国建筑公司的成长, 也谱写了中国 建筑业不凡的发展历程. 从大自然汲取灵感的 水立方 2008年北京奥运会, 水立方 横空出世. 蓝色的建筑在 阳光下仿佛水中无数个气泡堆积在一起, 夜幕降临之后又 如烟花般绚烂多彩. 直到今天, 来京的游人总喜欢三五成群 地与 水立方 合影, 纪念自己的北京之旅. 水立方 是世界上第一座多面体空间钢架结构建筑,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膜结构工程. 它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 将 存在于自然界的泡沫理论首次应用于建筑――将自然界中 水泡的结构放大到长177米、 宽177米、 高31米的建筑尺度. 时任 水立方 项目执行经理的侯本才回忆说, 以往的 施工管理, 都是有标准可以依据的.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