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aoshou | 2015-09-23 |
资本市 场平稳运行提供了外部环境 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看, 在完 成股权分置改革后, 投资者存在着利用股 指期货进行避险的强烈需求, 许多机构投 资者希望利用股指期货进行资产组合和 管理风险, 以增强持股的稳定性.国内商 品期货近 #% 年的运行情况也证明,期货 市场有助于相关现货产业上下游企业管 理风险, 保障稳健经营.在国际金融危机 中, 上市期货品种的行业比没有上市期货 品种的行业受到的冲击要小, 推出更多期 货品种成为各方共识. 目前,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取 得了明显成效,资本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因此,从健全股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促 进股票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出发, 当前推出 股指期货交易的时机已经成熟.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 证 监会将统筹 做好上市前的各项工作,主要包括发布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 开展中介机构业务培训, 做好投资者 教育工作,明确主要机构投资者参与股 指期货的准入政策,审批股指期货合约 和业务规则,指导中金所接受客户开户 等.上述工作预计将需要 '
个月左右, 届 时将根据准备情况批准中金所挂牌股指 期货合约. 据悉, 证监会将依据已公布的试点办 法规定, 按照证券公司净资本规模、 合规 经营状况、 风险控制指标和试点实施方案 准备情况等条件和标准, 经专业评审会通 过后, 择优确定首批试点证券公司.在此 基础上, 根据市场情况和试点效果, 审慎 稳妥地扩大试点范围, 逐步推进. 推出意义何在 ―― ―股指期货能提供对冲 平衡机制, 减小股市波幅;
融资 融券交易也可增强股市稳定 推出股指期货,对于完善股市内在稳 定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股指期货能为股市 提供对冲平衡机制, 减小股市波幅. 推出股 指期货, 为市场多、 空双方提供了平等表达 市场预期的机会,增加了市场平衡制约力 量. 在股市非理性上涨时, 投资者能够通过 期货做空来平衡股价;
在股市非理性下跌 时, 又能通过期货做多给予市场支撑.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表明, 股指期货具 有双向交易机制,在市场大幅波动时, 投 资者通过股指期货市场可以管理风险. 同时, 作为交易所衍生品, 股指期货产品简 单、 规则透明、 监管严格, 没有出现类似场 外衍生品的巨大风险, 大力发展包括股指 期货在内的交易所衍生品市场成为国际 趋势. 融资融券交易同样具有增强股市稳 定机制的作用. 作为世界上大多数证券市 场常见的交易方式, 融资融券交易可以将 更多的信息融入证券的价格, 可以为市场 提供方向相反的证券交易活动, 当投资者 认为股票价格过高或过低时, 可以通过融 券卖出或融资买入, 这有利于股票价格趋 于合理, 总体上有助于市场内在的价格稳 定机制形成. 不仅如此, 融资融券交易还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放大资金和证券供求, 增加市场 交易量, 从而活跃证券交易, 增强证券市 场的流动性;
为投资者提供新的交易方 式, 有利于改变证券市场 单边市 的状况,为投资者提供了规避市场风险的工 具, 为股指期货、 权证等证券衍生品市场 的建立和发展奠定基础. 投资者如何参与 ―― ―参与股指期货不仅不 能满仓操作,而且还需时刻关 注自己的仓位和资金变化 据介绍, 根据股指期货的产品特征和 风险特征, 遵循适当的产品卖给适当的投 资者的理念, 监管部门制定了股指期货投 资者适当性制度, 综合评估投资者对股指 期货的认知程度、 接受程度和风险承受程 度, 从源头上深化投资者风险教育, 有效 避免投资者盲目入市. 设置参与 门槛 , 对投资者是一种保 护. 因为对于很多习惯于股票操作的投资 者而言, 股指期货是不同的考验.在股票 市场上, 很多投资者喜欢满仓操作, 并且 买入股票之后也不太可能时时关注. 如果 股价出现下跌,往往会 捂着 等待 解套 . 在股指期货交易中, 这些做法不但不 灵 , 甚至可能带来巨大风险. 股指期货所采取的保证金交易制度, 既放大了盈利也放大了亏损. 一旦市场运 行与预期相反, 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就会 成倍放大.另一方面, 因为股指期货采用 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当日结算之后, 投 资者可能需要追加保证金, 若不在规定时 间内追加保证金, 投资者将会面临被强行 平仓的风险.因此, 参与股指期货不仅不 能满仓操作, 而且还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 仓位和资金变化. 如果发现自己的判断与 市场背道而驰时, 还要果断止损, 不能像 持有股票一样长期 捂着 . 股指期货, 为市场多、 空双方提供平等表达市场预期的机会, 增加市场平衡制约力量 融资融券交易可以将更多的信息融入证券的价格, 也具有增强股市稳定机制的作用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财政更注重改善民生本报北京!月!% 日电(记者李丽辉) 财政部部长谢旭 人在今天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