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NaluLee | 2019-08-01 |
s industry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 发布 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XX/ XXXXX―2018 I 目??次前言.
IV 引言.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2 4.1 设置机构.2 4.2 健全制度.2 4.3 闭环管理.2 4.4 全员参与.2 4.5 培训教育.2 4.6 自主建设.2
5 工作程序与工作内容.3 5.1 划分风险评估单元.3 5.1.1 风险评估单元划分原则.3 5.2 危险源辨识.3 5.2.1 危险源辨识的内容.3 5.2.2 辨识范围.3 5.2.3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4 5.3 风险分析.4 5.3.1 风险分析方法.4 5.3.2 风险分析记录.4 5.3.3 风险值确定.4 5.4 风险评估与分级.4 5.4.1 风险评估准则.4 5.4.2 风险分级.5 5.4.3 确定重大风险.5 5.4.4 建立风险评估记录.6 5.5 风险管控.6 5.5.1 风险管控措施类别.6 5.5.2 风险管控措施.6 5.5.3 风险分级管控措施要求.6 5.5.4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7 5.6 安全风险告知.7 5.6.1 绘制安全风险图.7 5.6.2 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7 DBXX/ XXXXX―2018 II 5.6.3 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7 5.7 隐患排查.7 5.7.1 编制排查清单基本要求.7 5.7.2 事故隐患分类.8 5.7.3 确定排查项目.9 5.7.4 组织实施.9 5.8 隐患分级与治理.10 5.8.1 隐患分级.10 5.8.2 隐患治理要求.12 5.8.3 隐患治理流程.12 5.9 隐患统计分析与应用.12
6 文件与数据管理.13
7 效果.13
8 信息化建设.14
9 持续改进.14 9.1 评审.14 9.2 更新.14 9.3 沟通.1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危险源分类标准.1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风险分析记录.19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作业条件危险分析(LEC 法)20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风险矩阵分析(RLS 法)21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风险等级对照表.23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表F.1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24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风险登记台账.25 附录 H(资料性附录) 表H.1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26 附录 I(资料性附录) 表I.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27 附录 J(资料性附录) 表J.1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28 附录 K(资料性附录) 表K.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29 附录 L(资料性附录) 表L.1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台账.30 附录 M(资料性附录) 风险告知样例.31 附录 N 图N.1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程序流程图.32 DBXX/ XXXXX―2018 III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吉林宝华安全评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杨、冯兴强、闫恒硕、张大秋、李怀龙、姜均文、曹西菊、贾凤天、李昆、 郝世波、王晓民、赵继平. DBXX/ XXXXX―2018 IV 引言为进一步落实非煤矿山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 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根据国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 章和标准等要求,结合吉林省安全生产实际编制而成. 本标准的目的是指导企业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规范吉林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 称风险)管理全过程和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行为,控制、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实现企业 安全风险自辨自控,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 作,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 DBXX/ XXXXX―2018
1 非煤矿山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通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吉林省非煤矿山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 本要求、工作程序与工作内容、文件与数据管理、效果、信息化建设、持续改进等. 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非煤矿山行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694-2013 风险管理术语;
DB/T **-****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非煤矿山 Elimination of non-coal mine'
s 非煤矿山是指开采金属矿石、放射性矿石以及作为石油化工原料、建筑材料、辅助原料、耐火材料 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矿山和尾矿库. 3.2 重大风险 Major risk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3.3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 metal and nonmetal opencast mines 在地表开挖区通过剥离围岩、表土或砾石,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 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3.4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metal and 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s 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入口,深入地表以下,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 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3.5 小型露天采石场 small quarry 年生产规模不超过50万吨的山坡型露天采石作业单位. 3.6 选矿厂 ore dressing plant 被用作或可以被用作选矿的土地建筑物和作业场所,从原矿中获取品位较高的精矿(俗称精粉)的 工厂.包括具有独立法人的选矿厂和隶属于矿山企业的选矿车间. DBXX/ XXXXX―2018
2 3.7 尾矿库 tailing pond 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 3.8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onshor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是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各工艺单元的总称,包括勘探、钻井、井下作业和 采油、采气及油气集输等.
4 基本要求 4.1 设置机构 成立以企业或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组织机 构,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和实施全过程有效运行.明确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 人应全面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组织风险识别、 评价和管控等工作;
分管负责人应负责分管范围内的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识别、评价和管控等工作.组成人员应包括安全、生产、技术等各职能部门负 责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岗位人员. 4.2 健全制度 企业应在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基础上,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内部进行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治理,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使双重预防机制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岗位日常工作中的组成部分. 企业建立或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形成岗位职责与风险 识别和隐患排查相结合,加强对岗位风险和隐患管理. 4.3 闭环管理 企业应全面系统的梳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所需的组织保障与工作流程, 运用统一规范的运行方 式与手段,建立企业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各环节的逻辑联系,实现双重预防机制的闭环管理. 4.4 全员参与 从企业最高管理层到基层操作人员, 都应参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确保双 重预防机制全过程有效运行. 4.5 培训教育 企业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 应组织全员对风险评价方法、 分析 过程、分析结果、隐患排查治理程序、排查治理方法进行培训.企业制定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 织安全、生产、技术等部门培训学习和掌握标准、程序、方法.通过培训,提升企业整体的安全意识、 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的能力. 4.6 自主建设 企业应自主完成双重预防机制的设计、 组织实施, 包括进行危险源辨识、 风险分析、 风险信息整理、 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等具体工作.
5 工作程序与工作内容 DBXX/ XXXXX―2018
3 5.1 划分风险评估单元 风险评估单元的划分是将整个生产系统分层次划分为若干个评估单元. 5.1.1 风险评估单元划分原则 风险评估单元划分应层次逐级进行,可将企业涉及的各系统依次划分为主单元(按需求可继续划分 为分单元、子单元)和基本单元(岗位/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单元.各基本单元划分应当遵循 大小适 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 的原则. 5.1.1.1 主单元划分 主单元应按结合企业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划分,包括但不限于: ――地下矿山主单元可分为开拓、采矿、提升运输、防排水、通风防尘、供配电、充填、压气、通信、供水消防、工业场地、排土场等生产环节(场所);
――露天矿山主单元可分为剥离、凿岩、爆破、铲装、运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