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丑伊 | 2015-10-07 |
68 代孙传洙来徐巡察兹 地,邵大业就与其一起谋划整修事宜.根据谋划意见,邵大 业便按照节俭、朴固和可久的原则,与铜山县县令施恩祖 及城乡绅富共同捐廉、捐俸,除整修观道亭和故宫外,还兴 建大殿和两庑,并置祭田
70 多亩,以资书院日常开支. 书院修好后,邵大业率领僚属前往拜谒,只见山顶之 上 有堂巍然,有亭翼然,石垣阶,靡不具举,三面石像咸 得所位置. 大家 仰而瞻,俯而拜,高望而远思,肃如穆如 也. 交结文化名人 浙江山阴人童钰,字璞如,号二树,与同郡刘文蔚、沈 翼太、姚大源、刘鸣玉、茅远、陈芝图结立文学社,世称 越 中七子 . 童二树诗书画俱名于世,尤长于写梅,一生画梅 无数,且每梅必有题诗,故有 万幅梅花万首诗 之美誉. 乾隆年间,童二树应沛人王定勋之邀来沛续修 《 王氏 祖谱》,其间住在王氏野园中常与人谈诗论文.邵大业得知 后,便与其结诗酒之会. 彭城郡署原有苏轼题写的 逍遥堂 匾额,可惜早已无 存,邵大业很想自己书写,恢复这块匾额,但又苦于墨迹不 佳.这时,童二树便将越中故相家中保存的颜真卿所书 逍 遥楼 三字拓印过来,同时又拓南宋朱熹所书 堂 字换下 楼 字. 就这样,一块由唐宋两位大家墨迹拼成的 逍遥 堂 匾额便出现在世人面前. 对此,邵大业高兴地说: 额成,神乎焕然,用以光还旧物,其庶乎. 并赋 《 逍遥堂》长歌 以记此事,歌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坡公遗翰渺无有, 法物一去继谁某. 后贤妄拟笔如 椽,譬如银瓶易瓦瓿. 鲁公旧拓逍遥楼,越相珍之播人口. 童君为我楷模来,孰补堂字晦翁叟.人豪天挺三百年,事业 文章各可久. 宣扬历史文化胜迹 邵大业每到一地任职,都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 了解,并进行广泛宣扬,尤其是对徐州的历史文化胜迹更 是赞不绝口. 他说: 彭城自汉、唐、宋以来,名胜罗列,如歌风、戏马 之台,云梦、舞阳之城,逍遥、透楚之堂,阳春、放鹤之亭,以 及大彭之馆、燕子之楼靡不夸诸志乘,而名公硕彦、吊古之 徒,游其地者亦无不循文考迹,形诸诗歌,发为叹咏. 近来, 笔者查到邵大业歌咏徐州的诗文主要有 《 徐州》、 《 拔剑泉》、 《 过沛县作》、 《 逍遥堂诗》 并序、 《 游云龙 山》、 《 又次童二树登云龙山》、 《 童二树画梅歌》、 《 陈贞女 诗》、 《 碎石篇示儿子自悦》、 《 和云龙书院长汤药冈太史元 唱,用东坡韵》、 《 宿迁茶庵记》、 《 重修苏堤碑记》和《重修塔 山观道亭记》等. 弘扬儒、佛传统思想文化 作为封建文人,邵大业自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特 殊的钟爱. 他所写的 《 陈贞女诗》,宣扬的是儒家所推崇的 贞节和孝道. 他所写的 《 宿迁茶庵记》,宣扬的则是佛家思 想文化. 《 宿迁茶庵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名叫龙潭 的僧人,8 岁削发,18 岁游京师,在京修炼
20 年后,又游 历南海、九华山等佛教圣地.而后从京都出来,在宿迁县陆 家集的一片荒野里用茅草盖了一间小屋,名曰 茶庵 ,一 年四季烧汤水供行人饮用,前后延续
20 多年. 后来他又 开恳荒地种植庄稼,并用种庄稼获得的收入建茶亭
5 间. 之后, 因得到有钱人的资助, 又兴建大殿和东西楼各
3 间,于是有门、有堂、有禀舍、有庖、有,俨然梵宇.在这种 情况下,龙潭僧依然坚持年年供茶如故. 邵大业说: 佛氏 之教近墨氏,大要以操苦为本,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