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鱼饵虫 2015-12-19

5 万公里 的车还是行驶

25 万公里的车, 检测结 果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再比如, 专家队 伍鱼目混珠, 假冒伪劣简易工况法检 测设备蜂拥上市等. 对机动车进行环保检测, 初衷是 倒逼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 减轻空气 污染.然而, 现实的检测过程中却存 在不少监管漏洞, 让不少人钻了空子. 由此带来的恶劣影响是不少车主将检测视为走过场,认为只要花钱就能过.同时,也有一些检测站与 黄牛 内外勾结,合伙造假. 对于种种作弊的方式方法, 媒 体已经有过不少报道, 有关部门也 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 但多年来却 仍屡禁不绝,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归结起来其实就是利益使然. 通过作弊, 检测机构、 黄牛 、 车主 可以各取所需. 对于检测机构, 作假可以争取 到更多车源.此前有媒体披露, 很多检测站实为站长私人或企业承包, 检得太严就没人去 . 据悉,

2011 年3月, 环境保护部 曾对全国上千家机动车环保检验机 构进行过检查, 当时就排查出各类 违法违规和不规范检测问题

200 余项.其中暴露出不少问题, 环检机 构不仅可以通过设备、 软件等作弊, 检验员凭借自身对检测设备的了解, 还可在检测过程中通过人为操作影响 检测数据. 据报道, 天津一家检测站的维修 人员表示, 尾气排放检测的人为操作 空间很大, 检测器离排气管 差了几厘 米 也会降低排放值. 对于 黄牛 , 目的更直接, 就是为 了从中渔利.他们深知, 检测机构收 入的高低是以量取胜,就是要多验车.因此, 通过给检测机构拉客户, 违 规操作, 让检测车辆花钱过关, 不仅增 加了检测机构的车源, 自己也能够获 得不菲的收入. 对于车主, 如果能够拿到合格标 志, 进而延长机动车使用年限, 花点小 钱也是值得的. 机动车检测乱象始于利益, 但根 源在于没有将使用者、 检测者和监管 者的经济成本和法律成本纳入其中. 机动车尾气检测表面来看法规标 准较齐全, 但有些法规实际操作性差、 法规标准无法衔接.另外, 一些地方 环保部门在对环检机构进行验收时, 主要关注场地、人员、资质材料等问题, 对检测设备考核的内容较少, 也很 少对检测数据质量进行考核. 有专家提出, 目前我国尾气检测 方法、 实验室计量认证、 发放绿标黄标 等环节都存在问题, 使管控和改善机 动车污染排放成效打了折扣. 面对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作弊的 乱象,如何加以遏制?怎样进行完善?是需要我们思考和谋划的. 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并提高违法成本.例如,一旦发现使用造假检测软件便 一票否决 ,终止检测机构行业准入资质;

一旦发现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参与作弊,便依法撤销其检验资格,使其不敢违法、不想违法. 另一方面, 或许可以考虑打破检 测认证机构的垄断, 加快发展第三方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将各环节的技术 考核报告、 检测报告都向社会公开, 接 受社会监督. 陕西通报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违法情况 违规情节严重将取消资质委托 新闻链接 本报通讯员赵冬梅 记者杨 安丽大连报道 辽宁省大连市政 府日前出台了 《大连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要》 (以下简称 《纲要》 ) . 《纲要》 明确, 坚持把绿色发 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加快补齐生态短板, 坚定不移走 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 文明之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 友好型社会.到2020 年, 空气质 量优良率达到 80%以上, 地表水 85%优于Ⅲ类水质,入海河........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