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丑伊 2016-01-23
(上接第一版) 民意调查显示, 去年全市重点村镇居 民对村庄整治及改徽建徽工作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 到99.

7%. 如今的黄山大地, 建设美好乡村的理念早已深入 人心, 各地在建设过程中, 积极探索、 创新发展, 全力打 造 一村一景 、 一村一韵 的 宜居 乡村: 农村住房改 造力求布局合理、 错落有致, 对古建筑改造注重挖掘人 文遗产, 集聚区新房建设凸显村庄个性……黄山区庄 里村的休闲旅游模式, 休宁盐铺村的城郊多元模式, 歙 县石潭的摄影产业模式等, 一个个成功的典型案例, 为 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按照 兴业富民生活美 的要求, 全市各美好乡 村建设中心村依托特色建精品,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着力构建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 茶业、 竹木业、 果蔬业、 中药业、 花卉苗木、 油茶、 茧丝 绸和特色养殖业等农业产业迸发出无限活力, 特色 产业基地逐步壮大, 特色产业村脱颖而出, 为美丽乡 村建设注入了动力、 增添了活力.据统计,目前茶叶、 竹园、 油茶、 果蔬、 茧丝绸、 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 地面积达

679 万亩, 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 40%. 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全市各地还积极实施 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 扶持发展了具有一定规模、 带 动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到去年年末, 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185 家, 比上年增加

26 家;

全市拥有

3 个中国驰名商标、

35 个 安徽省著名商标、

21 个安徽名牌产品;

新组建农民专 业合作社205 家,达981 家.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224 元、 增长 16%, 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古朴与潮流有机融合,传承和发扬御风而行.作为一座新兴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 我市在美好乡 村建设中,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美、 文化底蕴深厚的 优势, 积极鼓励发展乡村旅游, 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 已成为黄山美好乡村建设中最美的风景.猪栏酒吧、 黄岳画院、 义义会馆、 继善堂……一批乡村艺术 会所、 农家乐、 民俗客栈、 传统手工作坊等新型业态 相继登场, 古村落、 古民居由原来文化 观光的单一利用模式向多元业态转变, 喜爱寻古探幽的游人纷至沓来, 文 化休闲旅游走俏黄山.国内第一家 法国乡村旅馆 落户唐模村, 更标志着黄山乡村旅游成功迈出了国 际化的步伐. 环境变美了, 产业兴起了, 生活富裕了, 村民们 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曾几何时, 看书难, 看电影愁, 想看大戏更是掰着手指算 , 逐步富裕 起来的乡村群众对文化精神食粮需求的热切渴望日 益迫切.如何在富了贫困山区百姓腰袋的同时也能 富起他们的 脑袋 ?在美好乡村建设中, 我市各乡 村结合民生工程的实施, 统筹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 业, 不断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在潜移默化中着力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家住祁门县闪里镇闪里村的陈莲姿每天的日子 过得忙碌而开心: 干好农活之余, 陈莲姿的空闲时间 大部分都与村里演出队的姐妹们一起度过, 唱唱传统 的黄梅戏, 跳跳新学的广场舞, 生活幸福而充实.陈 莲姿深有感触地说: 文化建设向基层倾斜真的是很好 啊, 除了演出, 还有电影和图书室, 现在村里的文化活 动很多, 让我们妇女的生活从只围着锅台转到丰富多 彩, 而且依靠这个文化平台, 村里的计生工作也顺利 开展了! 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举措, 一个个惠及 百姓的公共文化设施, 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让主流文化、 群众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编织出一道 道绚丽的 文化风景 , 乡村百姓共享 文化大餐 . 目前, 全市广播电视 村村通 工程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