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ddzhikoi | 2016-04-13 |
1989 年, 带着对医学的热爱与向往, 周永胜考 入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原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 学院) , 在这里一待就是
9 年. 健康所系, 性命相 托 , 这句入学时的誓言始终牢记在周永胜心头, 也 敦促着他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探索、 力求创新. 与肿瘤科、 心胸外科等时常将患者从生死一线 挽救回来的科室不同, 口腔科似乎没有太多跌宕起 伏的故事, 但众多诊治细节让它能更好地折射出生 命之美. 笑容能够展现生命之美,而众多口腔疾病的 困扰却让我国近 80%的人群不能坦然地绽放笑 容. 周永胜表示, 随着口腔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 我国居民口腔修复的治疗要求不断提高. 为此, 周永胜不断钻研口腔修复难题, 探索数 字化等先进的治疗手段. 他不仅专注于口腔疑难病 的诊治, 还曾到德国、 美国一流的口腔医学中心学 习, 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引进, 来更好地解 决患者的实际问题. 希望所有患者都能绽放出最美的笑容,感受 到生命的美好. 周永胜说. 医患是抵御疾病的 战友 抵御疾病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 战争 , 在这个 战场 的中心, 是医生和患者. 在周永胜看来, 在抵御疾病这场战争里, 医患 是密切的 战友 , 只有相互协作, 才能打赢这场 攻 坚战 . 多年来, 周永胜始终坚持这一原则, 除了不断 琢磨前沿的治疗手段,更深入思考如何与患者沟 通, 充分尊重他们的诉求. 他的努力也换来了患者的充分信任. (下转第
2 版)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周永胜: 医患同心是抵御疾病的最大力量
2016 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系列报道⑧ 习近平回信勉励科普小卫星研制中学生团队培育科学精神成为祖国栋梁12 月28 日11 时23 分,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 号丁运载火箭, 成功将高景一号商业遥感卫星发射升空.此次任 务还搭载发射了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 ― 八一・少年 行 卫星. 新华社发 (郑逃逃摄) 本报北京
12 月28 日讯 (记者甘晓 通讯员李丹) 记者今天从中科院化学所获悉, 该所绿色印刷院重点 实验室研究员王健君与中科院上海应物所副研究员 王春雷、研究员方海平和新疆大学教授马纪合作, 揭 示了抗冻蛋白的不同面对冰核形成分子层面的机制. 这一结果近日发表在美国 《国家科学院院刊》 . 抗冻蛋白是生活在寒冷区域的生物经过长期 自然选择进化产生的一类用于防止生物体内结冰而 导致生物体死亡的功能性蛋白质, 具有 冰结合面 和 非冰结合面 两种不同面.自上世纪
60 年代发现抗 冻蛋白以来, 科学家对其调控冰晶成核的确切作用和 机制一直存在争议, 抗冻蛋白能促进冰核形成 及 可以抑制冰核生成 两种相反的观点同时存在. 合作团队选择性地研究了抗冻蛋白冰结合面 与非冰结合面对冰核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 抗冻 蛋白的不同面对冰核的形成表现出完全相反的效 应: 冰结合面促进冰晶成核, 而非冰结合面抑制冰 晶成核. 他们进一步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抗冻 蛋白的 冰结合面 和 非冰结合面 界面水的结构, 发现了 冰结合面 上羟基和甲基有序间隔排列使 得冰结合面上形成类冰水合层,促进冰核生成;
而 非冰结合面 上存在的带电荷侧链及疏水性侧链, 使得非冰结合面上的界面水无序, 抑制冰核形成. 专家指出, 该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抗冻蛋白分子 层面抗冻机制的理解, 对仿生合成防覆冰材料和低 温器官保存材料具有指导意义. 科学家揭示抗冻蛋白对冰晶成核的分子机制 本报讯 (记者廖洋 通讯员陈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