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达达恰西瓜 2016-05-15
《中国科技史杂志》 第33 卷第4期(

2012 年) :

485 ~

494 The Chinese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33 No. 4( 2012) 广西桂平罗秀古代冶铁遗址群初步研究 黄全胜 (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南宁 530022) 李延祥 ( 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 北京 100083) 摘要采用金相、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广西桂平罗秀汉唐 时期

4 处冶炼遗址的

17 个炉渣和

1 个黏附有炉渣的鼓风管等冶金遗物样品进 行了成分和显微组织检测分析.结果表明, 该遗址为炼铁遗址, 炼铁渣均属铁硅 系铁橄榄石型, 采用块炼铁冶炼方法. 关键词 冶金史 岭南地区 汉唐时期 块炼铁 炉渣 冶金考古 中图分类号 N092∶ K876. 41, K878.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441( 2012) 04-0485-10 收稿日期: 2012-04- 作者简介: 黄全胜, 生于

1969 年, 壮族, 广西大新县人, 博士,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冶金史与 冶金考古等方面的研究;

李延祥, 生于

1963 年, 辽宁调兵山市人, 博士,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教 授, 主要从事冶金考古等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 50874015) ;

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项目编号: 20107621) 广西地处我国南疆, 南临北部湾, 是古代 海上丝绸之路 始发港所在地之一.考古 研究表明, 广西地区至迟于汉代就开始与东南亚、 南亚等地区有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活 动.广西是中原与东南亚地区的主要连接地带, 是各种文化交汇、 融合的地区, 自古至今 都具有重要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战略意义, 一直是历史学和考古学重点关注的地区.位于 桂东南部的桂平市罗秀镇古代冶铁遗址群是岭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冶铁遗 址之一 [1,

2 ] .对该遗址群的调查及研究, 是揭示广西古代冶铁技术面貌的重要途径和手 段之一, 将为厘清广西及其周邻地区古代技术文化的传播交流等提供有益参考.

1 遗址概况 桂平市罗秀镇中心地理坐标 23°04'

113N、 110°17'

340E( GPS 实测数据, 下同) , 位于 珠江流域干流西江的支流白沙河上游河畔, 距平南县六陈镇汉代冶铁遗址约 16km.20 世纪

80 年代文物普查期间, 考古工作者已发现多处古矿冶遗址, 位于罗秀镇罗秀圩北和 东北面的进路岭、 木村村公所、 孔村村背岭、 六角岭、 木化岭、 西路岭东侧的铁屎尾岭、 露棠 村的喉咙岭等土岭顶部约 20km2 范围内.据20 世纪

80 年代桂平市博物馆的文物普查资 料 《古遗址》 记载, 上述遗址地表不同程度地散布有炉渣、 鼓风管残片和陶瓷片等遗物;

在 木村村公所屋前和铁屎尾岭发现炉址残存.在木化岭所见炉渣俯视呈椭圆碗状, 截面呈 中国科技史杂志33 卷 半圆形;

鼓风管为夹沙泥质直通式, 呈圆筒状, 长约 45cm、 壁厚

3 ~ 4cm、 内径

4 ~ 5cm( 现 藏桂平市博物馆) .遗址采集的陶片多为水波纹与弦纹相间的汉代硬陶片, 另有少量唐 宋陶片, 据此认定罗秀冶铁遗址群的冶炼年代始于汉代, 唐宋期间可能还有冶炼 [3 ] .广 西博物馆研究员郑超雄认为, 罗秀古代冶炼遗址群的年代至迟始于汉代 [1,

2 ] .在前人的 调查基础上,

2006 年春季和秋季期间, 作者对该遗址群进行了初步调查, 并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