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 2016-07-05 |
1927 年第七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的国际实用温标. 此后在
1948、
1960、
1968 年经多次修订,形成了近
20 多年各国普遍采用的国际实用温标称为(IPTS 一68).
1989 年7月第
77 届国际计量委员会批准建立了新的国际温标,简称 ITS 一90.为和 IPTS 一68 温标相区别,用表示 ITS 一90 温标.ITS 一90 基本内容为: (1)重申国际实用温标单位仍为 K,1 K 等于水的三相点时温度值的 1/273.16;
(2)把水的三相点时温度值定义为 0.01℃(摄氏度), 同时相应把绝对零度修订为 -273.15℃;
这样国际摄氏温度(℃)和国际实用温度(K)在实际应用中,为书写方便,通 常直接用分别代表和;
(3)规定把整个温标分成
4 个温区,其相应的标准仪器如下;
①0.65―5.0K,用3He 和4He 蒸汽温度计;
②3.0―24.5561K,用3He 和4He 定容气体温度计;
③13.803K―961.78℃,用铂电阻温度计;
④961.78℃以上,用光学或光电高温计;
(4)新确认和规定
17 个固定点温度值以及借助依据这些固定点和规定的内插公式分度的标 准仪器来实现整个热力学温标. 标定 对温度计的标定, 有标准值法和标准表法两种方法. 标准值法就是用适当的方法建立起一系 列国际温标定义的固定温度点(恒温)作标准值, 把被标定温度计(或传感器)依次置于这些标 准温度值之下, 记录下温度计的相应示值(或传感器的输出), 并根据国际温标规定的内插公 式对温度计(传感器)的分度进行对比记录, 从而完成对温度计的标定;
被定后的温度计可作 为标准温度计来测温度. 更为一般和常用的另一种标定方法是把被标定温度计(传感器)与已被标定好的更高一级精 度的温度计(传感器),紧靠在一起,共同置于可调节的恒温槽中,分别把槽温调节到所选择 的若干温度点,比较和记录两者的读数,获得一系列对应差值,经多次升温,降温、重复测 试,若这些差值稳定,则把记录下的这些差值作为被标定温度计的修正量,就成了对被标定 温度计的标定. 世界各国根据国际温标规定建立自己国家的标准, 并定期和国际标准相对比, 以保证其精度 和可靠性.我国的国家温度标准保存在中国计量科学院.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计量部 门的温度标准定期进行下级与上一级标准对比(修正)、标定,据此进行温度标准的传递,从 而保证温度标准的准确与统一. 补充一下:17 个国际统一固定点温度值: 氦蒸气压点 3-5K 平衡氢三相点 13.8033K 平衡氢(或氦)蒸气压点 ~17K 平衡氢(或氦)蒸气压点~20.3K 氖三相点 24.5561K 氧三相点 54.3584K 汞三相点 234.3156K 水三相点 273.16K 镓熔点 302.9146K 铟凝固点 429.7485k 锡凝固点 505.078k 锌凝固点 692.677K 铝凝固点 933.473k 银凝固点 1234.93k 金凝固点 1337.33k 铜凝固点 1357.77K ? 温度标准到底是如何定出来的, 虽然我们有几个固定的温度点, 但是温度点之外的如何标定 呢? 温标 现代统计力学虽然建立了温度和分子动能之间的函数关系, 但由于目前尚难以直接测量物体 内部的分子动能,因而只能利用一些物质的某些物性(诸如尺寸、密度、硬度、弹性模量、 辐射强度等)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通过这些量来对温度进行间接测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