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思念那么浓 | 2016-09-06 |
18 美丽乡村 ・ 老家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 许雅文 版式: 吴雄伟 联系
电话: 0571-85312023 老家秘境 县委报道组 叶小平 丽水大地, 除了屈指可数的几 块盆地平原, 到处都是崇山峻岭, 因此在以前, 以瓯江及其支流为主 的水路, 自然成为了连接大山与外 面世界最便捷的通道, 穿行在瓯江 上的木排、 竹排、 渡船、 渔船等等, 便也占据了旧时丽水人生活的重 要位置.
放排, 爷爷的营生 我对船的最初概念, 源于爷爷 赖以维生的排. 爷爷年轻的时候, 靠放排维 生.不过自我记事起, 爷爷头发已 经花白, 早已不再放排, 家里唯一 见证过那段历史的, 是一只用棕树 叶子编织的圆形箱子, 它曾经陪伴 爷爷渡过了那段悲壮的放排生涯. 我的老家下黄圩是一个不足 百户的小村庄, 紧挨着松阴溪, 村 后还有一条小溪, 因此有民谣 下 黄圩, 前有河, 后有溪, 大鸡笼, 盖 大鸡, 大水来, 东逃西 .寥寥数 语, 就将一个滨水小村的处境描述 得淋漓尽致. 水曾经给老家带来灭顶之灾, 但也给了老家的先民们一条生计 活路. 爷爷十来岁时, 就开始跟人放 排.有时候是竹排, 有时候是木 排, 从古市一路顺水而下, 随着松 阴溪汇入瓯江, 进而奔向温州.一 路上, 到处都是激流险滩, 放排与 其说是一项技术活, 不如说是死人 堆里讨生活. 村外松阴溪上有一个深水潭, 叫牛犊洞潭,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天上的仙牛带着仙草下凡, 居住在 牛犊洞潭里, 附近十里八乡的乡 亲, 有生病的, 来牛犊洞潭讨仙草, 拿回家准能起死回生.于是有人 动起了私心歪念, 想将仙草据为己 有, 一出引牛出潭的阴谋上演.善 良的仙牛被新鲜的茅草香吸引, 一 步步走向陷阱, 在紧急关头, 仙牛 察觉了危险, 带着仙草, 纵身跃入 了牛犊洞潭底, 再也不肯露面. 牛犊洞潭到底有多深, 很多人 曾经去试探过, 但是很多人因此丢 了性命.因为水深滩急、 暗流涌 动, 牛犊洞潭因此成了一个传说. 对于放排的人来说, 牛犊洞潭是古 市出发遇到的第一个坎, 曾经有不 少人, 栽在这里. 爷爷算是放排师傅里的好手, 九死一生, 都挺过来了.爷爷放排 究竟经历过什么样的传奇, 我已经 没有机会去了解, 唯一能感知那段 历史的, 只有那一只修补过无数次 的箱子. 渡船, 儿时的记忆 小时候常坐的船, 就是那种常 见的渡船了, 外婆家在松阴溪的另 一边, 因此去外婆家, 必须要经过 一个渡口. 渡船不大, 船上有用竹篾编织 起来的船篷, 艄公站在船尾摆渡, 乘客可以坐在船篷两侧, 也可以坐 在船头空旷的地方, 当然, 乘客选 择乘坐位置, 首先要考虑船体的平 衡, 而小孩子, 在船上也会变得非 常老实, 因为如果跑动起来, 船会 摇晃起来, 自己心里害怕得很. 渡口的船, 常常需要多等几个 客人才会走.印象中渡口是收钱 的, 五分、 一毛的船费.有一回, 从 外婆家出来, 口袋里揣着两个外婆 煮的鸡蛋, 舍不得吃, 准备带回家 再吃.走到河滩, 远远看到渡船准 备走了, 一着急, 摔了一跤, 鸡蛋全 都飞出口袋摔扁了……看我哭得 伤心, 早已熟识的老艄公破例免除 了船费. 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叫 我好宝宝.糖一包, 果一包, 外婆买 条鱼来烧.头勿熟, 尾巴焦, 盛在碗 里吱吱叫, 吃拉肚里豁虎跳…… 由 于渡口被废, 承载着童年时去外婆 家游玩的无忧无虑, 松阴溪上的渡 船和老艄公, 也就停留在了小时候 的记忆里. 长大后, 乘坐过各式各样现代 化的船, 但是无论怎么舒适, 都找 不回童年时的感觉. 上岸, 经营着风景 瓯江上最著名的帆船, 小时候 居然没有看到过, 这不能不说是一 个小小的遗憾, 谁叫咱小时候都在 瓯江上游支流松阴溪生活呢. 第一次认识瓯江帆船, 并不是 一艘船, 而是一张图片, 那张著名 的、 叫响瓯江帆影的照片.于是, 对瓯江帆船有了憧憬, 但是由于工 作关系, 迟迟没有机会见到瓯江的 帆船. 冬雨停停歇歇, 我漫无目的地 穿行在云和湖畔, 浩渺的湖面上, 泛起一层水雾, 将经过的渔船包 围, 仿佛将渔船吞噬.就在我们试 图穿过水雾, 找寻渔船踪影的时 候, 在湖边一个转角处, 在迷茫的 水雾中, 看到了点点白帆!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瓯江帆 船! 很快, 一阵风过, 水雾退却, 露 出了白帆底下的木船, 那是一种和 儿时乘坐的渡船差不多的木船, 也 带船篷, 只不过, 船上多了一面白 帆! 看着眼前这一幕, 后知后觉的 我恍然大悟, 难怪会有那么多的摄 影发烧友、 驴友, 不远千里, 从全国 各地, 慕名前来拍摄瓯江帆影. 现代人的眼里, 能够在水雾弥 漫的瓯江上捕鱼为生, 是何等的休 闲和享受.但是, 在并不遥远的过 去, 在瓯江上讨生活的渔民, 根本 没有闲情逸致, 来感受这样的美 好.他们要和风浪搏斗, 要和激流 厮杀.而如今,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 善, 越来越多靠捕鱼为生的渔民, 已经上岸, 开始经营风景. 我也才明白, 原来讨生活的把 式, 也可以是很美的风景, 只不过 要看你欣赏的角度.于是, 我的脑 海里, 又浮现出爷爷当年讨生活的 场景: 在湍急的水面上, 一位光着 膀子的汉子, 撑着长竹竿, 掌控着 木排前行的方向, 左躲右闪, 躲避 着水里的暗礁, 旁人都在为他娴熟 的技巧喝彩, 只有他自己心里清 楚, 自己又躲过了一次生死劫难. 瓯江的船 老家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