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 2019-07-06 |
2、O3 等内容 重复, 建议将项目名称改为 《环境空气 SO
2、 CO、 颗粒物的自动采样―连续自动分析方法》 , 内容做相应调整;
标准名称确定为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紫外荧光法》 、 《环境空气 一 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 《环境空气 颗粒物的测定 β射线法》 ;
完善开题报告中技 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仪器设备及性能指标的调研,方法标准中技术 指标和质控措施要和国内的监测技术水平相匹配. 开题之后,我单位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询,包括《空气质量 定义和确定自动测量方法 的性能特性》 (ISO 9169:2006) (以下简称 ISO 9169:2006)和《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ISO 4224:2000(E) ) (以下简称 ISO 4224:2000(E) ) ,因为 HJ 168―2010 没有自动监测方法的性能指标验证方法,因此我单位按照 ISO 9169:2006 进行方法的实验 室内部验证.但ISO 9169:2006 是确定仪器性能指标的方法,而不是确定检测方法性能指 标的方法.为此我单位组织了专家讨论会,就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如何确定咨 询了专家意见,但会议未给出明确意见.2013 年《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
2、NO
2、O
3、 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654―2013) (以下简称 HJ 654―2013) 颁布,我单位确定按照 HJ 654―2013 确定方法的性能指标,并进行了方法的实验室内部验 证.因ISO 4224:2000(E)发布时间较早,落后于仪器发展现状,与实际操作有诸多不符, 我单位查询到英国标准《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BS EN 14626:2012) (以下简称 BS EN 14626:2012) ,该标准技术内容符合现有仪器的要求,内容详细,科学 合理,我单位又参考 BS EN 14626:2012 进行了文本和编制说明的修改.因为 BS EN 14626:2012 规定了仪器性能验证标准,也没有方法性能的验证标准,因此我们参考 HJ 654―2013 来验证方法的性能指标.
2016 年9月17 日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在大连组织了专家讨论会, 会议上讨论了文本、 编制说明和验证方案(单独材料) ,讨论会意见如下: 建议将方法的适用范围改为空气中一氧化碳的连续自动监测;
编制说明中补充方法验 证方案,方法验证按照 HJ 168―2010 进行;
一氧化碳计量单位用毫克/立方米表示,定义 中增加零空气;
删除文本中方法测量上限及多支管的相关内容. 1.2.4 组织方法验证
2016 年10 月~12 月,我单位组织了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站、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青岛市环
3 境监测中心站进行了本方法的实验室间验证,各单位在
2017 年1月22 日前提供了方法验 证报告. 1.2.5 完善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在6家验证报告的基础上对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补充了干扰实验, 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1.2.6 召开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
2017 年3月15 日,在北京召开了《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864) 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会议由原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主持,会议纪要如下:方法术语 和定义中删除注中的内容;
文本 6.2 和6.3 中内容移至 8.2 和11.3 中;
线性检查方法引用 《环 境空气 气态污染物(SO
2、NO
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