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865397499 | 2017-03-07 |
4 0 , N o .
2 2
0 1 3年3月JournalofS i c h u a n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 ) M a r c h ,
2 0
1 3 唐诗中的 五陵少年 刘》” (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 成都
6 1
0 0
6 6 ) ≌: 五陵 是西汉陵邑制度下产生的一个概念, 它往往成为权力、 富贵的象征, 五陵少年 名义上看便是出身 于这个权力、 富贵之乡的少年群体.其实, 唐诗中所描写的 五陵少年 往往是一个泛称, 它已经超越了其固有的区间 概念, 指代的是活跃于长安一带的游侠少年. 关键词: 唐诗;
五陵;
五陵少年 ;
长安游侠 中图分类号: I
2 0
6 .
2 ∥南妆曛韭: A∥恼卤嗪:
1 0
0 0 5315(2013)02008604收稿日期:
2 0
1 2 0928项目基金: 本文系2
0 1 2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游侠诗考论 ( 编号: S C
1 2 B
0 3
3 )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刘飞滨(
1 9
7 2 ―) , 男, 陕西户县人, 文学博士,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谔剖, 五陵少年 是一个极具光彩的群体形 象.他们既是一群具有青春活力的游侠少年, 又是一 群放浪不羁的纨绔子弟.众多的诗人带着颇为欣赏 的眼光, 通过对这一群体形象的描绘, 热切表达了一 种崇高的功业理想、 一种浪漫的生活情趣、 一种真实 的人性诉求, 为唐代诗坛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因而, 五陵少年 也成为研究唐诗的人所津津乐道的一 个对象.不过, 说起唐诗中的 五陵少年 , 人们往往 目之以 五陵 这一具体区间里的少年群体.其实, 这 是一个误解.唐诗中的 五陵少年 实际上往往是一 个泛称, 它已经超越了其固有的区间概念, 指代的是 活跃于长安一带的游侠少年. 一 五陵, 最早是指建于渭河以北咸阳原上的五个汉 代帝王的陵墓, 分别为高祖长陵、 惠帝安陵、 景帝阳 陵、 武帝茂陵、 昭帝平陵 .后来, 又有了唐 五陵 之说.唐 五陵 , 是指建于长安周边的五个唐代帝王的 陵墓, 分别为高祖献陵、 太宗昭陵、 高宗乾陵、 中宗定 陵、 睿宗桥陵 .相对于汉 五陵 , 唐 五陵 显得略为 分散.根据唐诗中对 五陵少年 的描写情形, 唐诗中 所说的 五陵 当是指汉 五陵 . 西汉十一位皇帝的陵墓, 除了文帝霸陵、 宣帝杜 陵分别位于渭河以南长安东郊的白鹿原及南郊的少 陵原外, 其他九位皇帝的陵墓, 从西到东, 依次建于咸 阳原上.那么, 为何上述 五陵 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一 个整体形象呢? 这与汉初以来的陵邑制度直接相关. 刘邦建立汉王朝后, 为了防范活动在长安北部的 匈奴、 削弱山东六国遗裔及宗族豪强势力、 加强中央 集权, 而实行陵邑制度.刘邦的这一举措, 是接受了 郎中刘敬的建议.高祖九年( 前1
9 8年) , 刘敬给刘邦 上疏云: 〗癖菹滤涠脊刂, 实少人.北近胡寇, 东有 六国之族, 宗强, 一日有变, 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 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 楚昭、 屈、 景, 燕、 赵、 韩、 魏后, 及豪桀名家居关中.无事, 可以备胡;
诸侯 有变, 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 [
1 ]
2 1
2 3 刘敬对建构陵邑的原因、 目的等有着清楚的说 明, 其核心就是 强本弱末 .从刘邦实行陵邑制度, 大量迁徙六国遗裔及 豪桀名家 入于关中, 到汉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