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没心没肺DR | 2017-03-22 |
55 岁的王桃英, 刚接触编织渔网不久, 看上 去对这门手艺明显生疏, 但 非常认真. 以前农闲时, 总 是邻里之间家长里短的唠 闲话, 现在都是大家比着看 谁织渔网织得多、 织得好, 同时又能兼顾着家里, 两不 误. 王桃英说, 平时有什么 不会的, 厂里会有人到家里 进行指导, 这对王桃英来说 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 该村
58 岁的家庭主妇 高影, 几年前家里的条件在 当地来说算是比较优越了, 可是老伴儿李中正的一场 大病, 打破了原本安逸的生 活, 为了给老伴儿看病, 花 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才算 保住了命. 突然身体不适, 到医院检查出得了癌症, 治 愈希望不大. 李中正说, 但 是由于他乐观面对病症和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慢慢 地病情得到了好转, 让他看 到了生命的奇迹.虽然病 情得以控制, 但是已经倾家 荡产、 家徒四壁, 并且这场 重病造成李中正的身体已 经再不允许劳累.于是, 他 便在家里帮助妻子做起了 连接渔网龙骨的工作, 如今 连接渔网龙骨, 已经成为他 们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由 于高影的手艺好, 一天能做 出一二百条, 平均每天挣
100 元左右, 满足了家里的 生活开销, 并且不耽误做些 其他事情.家里满院种了 绿油油的蔬菜, 又迎来了平 静的生活. ?位于豫东的周口商水县是农业大县, 拥有125 万人口, 是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 重点县.当地统计的数据显示, 商水县每年外出 务工人员有
30 万人, 留守妇女
18 万人, 其中相 当一部分属于贫困人口.如何调动留守妇女的 积极性, 改变贫困的现状, 商水县通过 巧媳妇工 程 , 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新 路子, 改善了群众生活, 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近日, 东方今报 ・ 猛犸新闻记者再次走进商水, 看 商水县 巧媳妇 如何在家门口编织幸福生活. 东方今报 ・ 猛犸新闻记者 田林 见习记者连权权 通讯员魏红/文图 周口市商水县是农业 大县, 拥有
125 万人口, 是 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 区扶贫开发重点县, 近年 来, 农村青壮年们纷纷外出 打工, 留守妇女日益增多.
2012 年, 为了摆脱贫 困, 商水县决定实施 巧媳 妇 工程, 帮助农村留守妇 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增收. 2013年12月23日, 中央农 业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 开, 会议重点指出, 要重视 三留守 问题, 做好农村民 生保障和改善工作;
健全农 村留守儿童、 留守妇女、 留 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坚持 不懈推进扶贫开发, 实行精 准扶贫.商水县在深入调 研的基础上, 依托各乡镇传 统手工业优势, 因势利导、 精准施策, 大力发展 巧媳 妇 工程, 该工程是帮助农 村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 业帮助增收的一个项目. 据介绍, 在项目的选取 上, 商水县则选择风险小、 带富能力强的项目吸引贫 困户广泛参与, 同时选取以 手工业为主, 适合农村妇女 在家里操作加工的项目, 在 发展模式上实行 协会搭 桥、 政府引导、 企业领办、 留 守妇女参与, 零风险保障, 市场化运作 的模式, 采取 企业总部在产业集聚区、 乡 村设分厂、 家庭当车间的方 式, 灵活组织生产.为方便 群众生产, 企业服务送货上 门、 回收产品上门, 农村不 同年龄、 不同技能、 不同身 体状况的人群均能参与生 产项目, 群众实现了家门口 就业, 促进了 巧媳妇 工程 的快速发展. 经过几年的运作, 目前 巧媳妇工程 已涵盖20多 个领域, 培育出渔网编织、 服装服饰、 无纺布制品三大 特色主导产业, 遍布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