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棉鞋 | 2017-06-28 |
在生产设计中, 工艺 方案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是生产工艺合理性和作业效果优劣的关键影响因素.不同的作业方式, 作业效果存在 差异, 机械作业的年工效和直接生产费用分别为纯人力作业的 18314% 和66% . 关键词 伐区生产设计;
工艺方案;
选择;
作业效果 伐区生产设计是伐区生产的依据, 好的伐区生产设计应 保证有利于缩短木材生产周期, 提高生产效益, 有利于充分利 用森林资源并改善森林结构, 有利于森林更新和林地水土保 持.然而当前福建省伐区生产的普遍情况是不能根据具体的 作业条件选择适宜的工艺方案, 作业中随意性、 盲目性现象严 重, 结果是作业效率低下, 成本居高不下, 导致森林资源、 人力 和物力的极大浪费.因此, 研究伐区生产工艺设计, 合理选择 作业方式是采运企业挖掘潜力、 提高效益、 发展生产的重要途 径.伐区生产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很广, 本文仅以泰宁县伐区 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1 自然概况 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 武夷山脉的东南侧, 境内地形 复杂, 有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 有起伏似浪的丘陵, 也有地势 平缓的河谷盆地.森林覆盖率 7319% , 林地面积
1214 万hm2 , 林木总蓄积量
678 万m3,适合多种采伐作业方式.每年伐区 面积有2
700 hm2 , 蓄积量
15 万m3 , 其中主伐占 73% , 间伐占 27% .主要采伐树种以马尾松, 杉木针叶树种为主.
2 伐区生产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较大的资源调查误差影响设计的准确性 从多年调查的资料看, 泰宁县伐区蓄积量的调查精度不 高, 实际上有相当部分达不到规定要求.多用角规甚至是目 测的方法估算资源, 精度更低, 有的不到 80% .同时所得到的 树种结构、 平均胸径、 单位面积产量等作业条件不同程度的误 差都给生产工艺方案的合理确定带来了困难和不确定性. 根据实践经验, 对于林分不均匀的伐区可采用全林每木 检尺法;
对于林分比较均匀且伐区较窄长的, 应采用带状标准 地调查法;
对于林分结构类型较清楚的伐区, 可采用块状标准 地法.这样可求得较为理想的资源调查精度[1] , 为生产工艺 方案的正确选择提供可靠的基础条件.
212 忽视自然条件的影响 伐区生产工艺方案除了要适应资源的条件外, 与自然条 件的相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说显得更为重要.为了充分发挥工 艺方案的综合效益( 包括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重视生产工 艺方案与以坡度为代表的自然条件间的协调是不可缺的 [ 2] . 在伐区作业方式中, 集材作业对地形、 坡度的敏感性最 强, 也就是说地形、 坡度对集材作业的效果影响最大.集材作 业是伐区作业中权重最大的一道工序, 其劳动和成本消耗均 占整个伐区作业的 60% 左右, 可知伐区集材方案的选择必须 充分考虑与自然条件的高度适应问题.目前林区的现状是, 在选择作业方式时, 基本上没有考虑伐区的自然条件, 而只凭 习惯几乎千篇一律地采用小集中- 板车- 滑道- 公路边或小集 中- 板车- 山上楞场的作业模式.如此, 理所当然得不到好的 作业效果.
2 1
3 不重视工序间的衔接关系 作业工序间良好的衔接关系是实现均衡生产、 流水作业 的必要条件.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 伐区木材生产要实现流 水作业、 均衡生产目前是困难的.尽管如此, 充分利用或创造 条件, 实现伐区作业间较好的衔接关系还是可能的, 而且很有 必要[3] .因为良好的工序衔接可以有效减少作业时间, 缩短 伐区作业周期, 这不仅为提高作业效率、 降低作业成本创造条 件, 而且可以减少作业过程中对林木( 包括幼树幼苗) 、 土壤等 破坏时间, 对森林更新和保护环境有利 [4] . 当前林区普遍存在的状况是, 整个生产过程都带着一定 的盲目性, 只在乎完成生产任务, 而不在乎生产过程.一旦任 务完不成, 就靠加班加点来解决, 缺少必要的组织计划.具体 体现在每道作业工序几乎是孤立的, 彼此间缺乏联系和衔接, 上一道作业不能为下一道作业创造有利的条件, 所以即使有 的工序的生产率较高, 但综合生产率却不高.如调查中发现, 许多采育场油锯台班伐木生产率能达到较高水平, 但造材和 综合生产率却较低, 远达不到劳动生产定额规定值, 从而使所 设计的工艺方案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