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 2017-09-06 |
也许还有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3.文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内部的记叙描写中,大都是毒气室、焚尸炉、装人的盒子等残酷、丑陋、令人窒息 的事物,可为什么文章的结尾却写到了 一排照片中间有一张美丽姑娘的照片特别引人注目. (让人产生动人心 魄的 怜悯与恐惧的效果 ,这正是美学理论中悲剧的最典型涵义.也只有这样的悲剧,才能提醒人们:这样惨无 人道、灭绝人寰的事情再也不能在人类的历史中重演了!) 4.作者为什么说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向上帝祈祷主要包含两方 面的含义:祈求上帝保佑和向上帝忏悔以求得宽恕.显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军一手遮天,他们迫害犹太人和 战俘的残忍和灭绝人寰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甚至连上帝也无法保护那些祈求保佑的无辜受害的人们免遭涂炭;
另 一方面,如果德军企图为自己的罪行向上帝忏悔的话,因为他们罄竹难书的滔天罪恶,对无辜而宝贵生命的肆意践 踏,使得上帝也不会宽恕、原谅他们的,因此在奥斯维辛,无论是祈求保护还是企盼得到宽恕都是没有用的,这里 没有可以祈祷的地方.而这也正是本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个体现.)
(四)小结作业 学生谈收获和感受:着重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和写法两方面谈谈自己学了这则新闻的收获. 教师资格交流群:
364235824 99 微信公众号:taoffcnjs 搜集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新闻,通过赏析重点语句,分析其获奖原因.
四、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没有什么新闻――揭露罪行――警醒人们
五、教学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与苏轼其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开阔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渴望成就功业的内心情感,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开阔意境. 【难点】 体会作者渴望成就功业的内心情感,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新课,并提问苏轼心目中的英雄是谁?顺势导入新课.(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注意停顿,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熟悉文意. 3.简要介绍作者和背景. 4.上、下阙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上阙主要写长江和赤壁的雄伟景象,下阙主要缅怀周瑜.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可设置小组讨论) 1.分析上阙 (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原因是什么? 教师资格交流群:
364235824 100 微信公众号:taoffcnjs 明确: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势恢宏,豪放之气笼罩全词. 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的想象.写景和抒情结合自然,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 人生的思索. (2)赤壁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气势磅礴;
(乱石)穿空,险峻雄伟,(惊涛)拍(岸)――巨浪冲击岩石卷起千堆雪,声势浩大;
这 几句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描写赤壁雄伟壮丽的奇景. (3)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自然过渡,承上启下,又写景过渡到写人. 2.分析下阙 (1)三国时那么多的英雄豪杰,词人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结合作者背景,找出二人之间的对比.(填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