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 2017-11-11 |
146 篇,其中 SCI 论文
52 篇,引用
1033 次,授 权发明专利
16 项,软件著作权
6 项,出版专著
2 部,支撑
4 项国家 行业规范,相关技术成果获得
2009 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
2016 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研究成果已经在我国台山、石岛 湾、防城港、红沿河等核电工程中得到应用,还被日本、马来西亚等 国际工程中所采用,解决其泥沙输移和水工排放口优化布置的问题. 研究成果为我国核电工程运行的工程安全和环境安全提供了重要的 技术支撑,推动了核电行业的科技进步.?
四、客观评价?
1、项目鉴定意见 教育部组织鉴定专家认为项目的主要创新为: 构建了
二、三维 数学模型的床面边界条件, 给出了以切应力和挟沙能力两种控制条件 以确定底部含沙量;
提出了处理复杂边界条件的斜对角笛卡尔坐标方 法,该方法具有正交格式和较高计算精度;
在泥沙-温排水与在建立 了泥沙-核素-温排水耦合迁移转化、模拟系统;
建立了温排水物理模 型试验不同紊流模式对于比尺关系的影响;
提出结合我国沿海海域特 点及环境保护目标要求的取排水工程布置原则, 项目整体达到了国际 领先水平. 4?
2、学术评价 所构建的三维工程紊流计算模式及方法已由国际水利学会 (IAHR)会刊 JHR 主编 Garcia 编撰,美国 ASCE 出版的泥沙手册推荐 为工程泥沙计算模式之一. 所采用的三维工程紊流计算模式及方法被 美国 University of Missippi 教授 Wu Weiming 在Taylor &
Francis 出版 社出版的专著《Computational River Dynamics》中整段采用和介绍, 共计
2 页文字,2 个图形等. 在泥沙输移与核素等重金属的迁移方面, 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水 文与水利工程系的 Willy Bauwens 教授等在论文(J. Environ. Radioactiv., 2015, 149: 81-89) 引用中肯定了项目组研究成果极大地改 善了对水体中放射性核素迁移过程的认识与定量化 (other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the inclusion of adsorption-desorption processes by means of a kinetic approachdrastically improv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radionuclide transport in aquatic systems) . 项目建立 的核素等重金属迁移转化模型被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同和采用.例如, 印度国际大学生态模拟实验室的 Santanu Ray 教授等、澳大利亚南昆 士兰大学计算工程与科学研究中心的 T. Tran-Cong 教授等在论文 (Ecol. Model., 2015, 306: 226-239;
J. Hydrol., 2015, 525: 87-101) 中多 次正面引用项目组研究成果)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的卢金友教授等引用项目组成果, 进 一步研究了弯曲槽道中变态率对悬移质泥沙运动的影响(Sediment. Geol., 2013, 294: 27-36) .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5? 的M. L. Kavvas 教授等在论文 (J. Hydraul. Eng., 2015, 141: 04015003) 中3次引用项目组发表在 J. Coastal Res. (2008, 52: 41-54) 上的论文, 研究了物理模型中变态率对悬移质泥沙输移的影响等.
五、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已在我国石岛湾、防城港、台山、红沿河等核电工程中得到 应用,例如:石岛湾电利用项目技术最终采用 近岸明渠取水、离岸 深层排水 取排水布置方案, 利用工程海域潮动力特点解决了核电站 的温排水问题;
台山核电采用项目技术,最终选定了 离岸大襟岛取 水、近岸明渠排水 的布置方案,使得冷水、热水各行其道,节省了 工程投资,又确保了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