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梦里红妆 | 2018-01-05 |
5764 米,占隧道总 长的70%以上. 隧道施工遇非煤系有害气体的事例 在国外也比较罕见,目前未能查阅到相关 论证资料,因此与同标段的其他隧道相 比,其难度更上了一个层级. 施工技术 人员李冬冬说. 如何有效避免或减少非煤系有害气体 对隧道工程施工的影响,这成为苏培东和 团队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红豆山隧道罕见的地质环境条件加 上气体成分的复杂多变,已超出目前地质 勘查技术的认知水平,无直接的文献作为 参考依据,其防治措施仍处于研究摸索阶 段.这就意味着,我们无法从过去的经验 技术中获得更多帮助. 赵宇说. 没有路子可寻,没有经验可找,在未 知中探索,在黑暗中前行.苏培东团队的 每一步都极为艰难,勇敢大步向前的同时 更小心翼翼地摸着石头过河. 团队经过勘探发现,隧道内8种有毒 有害气体复杂多样,形成机制难以把握. 在实际监测中,我们发现即使同样一种 气体,在隧道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层中随 机分布,毫无规律可循.更何况隧道里有 8种有害气体,它们更易于组合成新的毒 害气体. 苏培东表示,这给毒气的监测 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以往的老设备只能检测一种气体,而 且检测结果的浓度不准,精度不高,容易 造成误判. 除去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设备笨 重也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麻烦,每次检测 都需要带上不同的仪器穿过狭长而逼仄 的隧道,光是携带设备已经很费事,更 别说还要在复杂地形中进行长时间的实 地检测. 在红豆山隧道工程中坚守了一 年的西南石油大学研三学生陈浩栋回忆 说.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苏培东带领团队 历经半年之久,自主研发和制作一套新的 设备,解决了监测难题. 过去只能
8 个设备一起上阵,现在 一套设备就够了. 陈浩栋介绍,新设备 不仅可以同时测出
8 种气体,还可以根 据隧道的具体情况来不断调试设备的灵 敏度、量程、气体类型等各方面的数 据,经过数据传输和评测后,就能实时 接收到信息,极大缩减了评测时间,对 整个工程的高效率完成起到了关键性的 作用. 在此基础上,团队在隧道非煤系有害 气体区段施工关键技术开展科技研究,取 得了创新性突破,可对有害气体进行超前 探测、防突检测和监测. 向川藏线进军 苏培东介绍,川藏铁路和红 豆山隧道都处于活动断裂带附 近,构造复杂区域、岩浆作用、 地热流体、变质作用等都很强 烈,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目前,红豆山隧道施工已经突破3000 米.苏培东教授团队的技术创新、 解决方法将全面应用于后面
2000 米的隧 道建设当中. 苏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功不可没.通 过两年的经验积累,红豆山隧道的施工在 前期地质预报、电钻孔等多方面新技术的 应用更加娴熟. 赵宇说. 今年6月,团队基于红豆山隧道施工 的第一批专利和学术论文即将发表,今年 底,涉及6项专利的科研成果也将全面推 出.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是 创新,敢于打破常规.只有这样,我们才 能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红豆山隧道工程 就是最好的例子. 苏培东教授介绍说, 以前在浅地表出现的有害气体,我们传 统观点认为完全是有机成因,但这次红豆 山隧道出现的8种有害气体,说明了有害 气体的出现也有无机成因. 科学研究无止境. 苏培东并不满足现在所取得的成绩, 在红豆山隧道新一轮技术创新中,他带领 团队正加紧研制监测数据更准、性能更安 全的毒气监测设备――无人自动检测设 备. 无人自动检测设备的成功研发,将 不再需要人工进入到危险隧道进行搜集信 息,机器设备将自动对周围环境检测,把 监测数据反馈回来,并进行实验分析,从 而完成整个的探查工作. 无人自动检测设备的使用,不仅对红 豆山隧道工程的安全施工和顺利贯通带来 积极影响,还将对整个气体安全评估领域 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苏培东带领团队正积极投身于 川藏铁路的建设当中.川藏线在国际史上 是最大最难的重点工程,建设中所面临的 挑战也是世界绝无仅有的. 据苏培东介绍,川藏铁路和红豆山隧 道都处于活动断裂带附近,构造复杂区 域、岩浆作用、地热流体、变质作用等都 很强烈,建设难度可想而知.川藏线海拔 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