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施信荣 | 2018-01-12 |
3000 多种海蛞 蝓, 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海.根据现有文献 资料, 东北太平洋深水 (水深大于
200 米) 共发现了
8 种海蛞蝓, 而西太平洋深水在 此之前还未查到有记载. 除了海兔, 本航次 发现 号遥控无人 潜水器共下潜了
19 次, 初步统计科考队员 获得了
250 多种生物样品, 包括未知的马 蹄螺、 身体半透明的深海扇贝、 身体透明的 海鞘、 披着 金甲 的多毛类等罕见深海生 物. 据了解, 全球有逾
3 万座海山, 但有生 物取样的海山仅
300 多座, 取样调查较全 面的海山仅
50 多座.西太平洋是全球海 山系统分布最为集中的海域, 人类对这一 区域海山的认识却非常有限. 罕见 海底花园 现身海沟深处 科学 号科考队员 日前在马里亚纳海沟南侧 海山发现了近
10 片五彩 斑斓的珊瑚林.林内各种 珊瑚和柱星螅等集聚生 长, 犹如 海底花园 一般, 实属罕见. 当日, 发现 号遥控 无人潜水器从一座海山的 东侧半山腰开始往上爬, 对底栖生物与岩石进行调 查及取样.在约
880 米深 度, 发现 号实时回传的 高清视频画面中出现了一 片色彩斑斓的 海底花园 , 有金柳珊瑚、 丑柳珊 瑚、 棘柳珊瑚、 黑珊瑚、 柱 星螅等, 还有海绵、 蛇尾、 铠甲虾等在珊瑚林间生 长.在随后 登山 过程 中, 发现 号又发现了多 处类似的 海底花园 .虽 然面积都不大, 但与其他 只有零星生物的地方相 比, 显得蔚为壮观. 扎根田野 服务边疆 ――石河子大学70年 科教兴边 纪实 建校 70年以来, 位于 戈壁明珠 新疆石河子市 的石河子大学秉承 以兵团精神育人, 为屯垦戍边服 务 办学特色, 向社会累计输送 16.8 万名优秀毕业 生, 为屯垦戍边和繁荣新疆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70 岁, 对于石河子大学而言, 正散发着青春澎 湃的朝气.70 年来, 石河子大学师生筚路蓝缕, 弦 歌不辍, 扎根边疆, 倾情服务社会. 戈壁中, 绿洲上, 壮志酬我青春飞扬;
这里荒原 被唤醒, 这里文明放光芒. 奋斗的故事被写进 《石河 子大学校歌》 , 老一辈的豪情唱响在清晨的校园.
1949 年9月25 日, 解放军进驻新疆途中, 部队 和地方都缺少医务人员, 急需一所学校提高当地医 疗水平.在此背景下, 王震将军等老一辈革命家筹 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卫生学校, 后来随着部 队开荒屯垦, 学校发展成为石河子医学院. 今天的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石河子大 学,
1996 年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的四所高校 ――石河子农学院、 石河子医学院、 新疆兵团经济 专科学校、 新疆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在石河子大学校史馆里, 一张张历史照片, 一 幅幅校园图景清晰讲述着这所大学的沧桑与荣光、 变迁与发展.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 记录了学校初 建时的举步维艰. 那时, 屯垦新城石河子生活艰苦, 甚至温饱都 是问题, 王震将军号召师生在校园种粮食, 发挥我 党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教学和生产紧密结 合 .靠着坚韧不拔的 兵团精神 , 这所年轻校园 里的师生同屯垦人一样, 打地基、 挖管沟、 做教具, 边上课边建校.从1959 年到
1965 年, 师生建校劳 动天数总计 4.7 万天.
70 年来, 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 这所从戈壁上 拔地而起的学校, 已从普通边疆大学发展成拥有经 济、 教育、 管理、 艺术等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为 科教 兴边 提供智库保障和人才支撑. 据新华社电 海山: 鲨鲸 加油站 古老生物避难所 航次首席科学家徐奎 栋说, 海山又称海底山, 是指从海底计高度超过1000 米, 但仍未突出海平 面的隆起. 海山藏有大量有商业 价值的鱼类及无脊椎动 物, 中高纬度的海山通常 是大洋渔场所在地, 也是 鲸、 鲨鱼等大洋迁徙动物 的 加油站 . 另外, 海山也是许多 古老生物的避难所, 一些 海山上的生物生长慢、 生 命周期长, 一些珊瑚等生 物已经长了几百甚至数千 年. 据新华社电 本报讯 据中新网报道, 屠呦呦团队今日将发 布重大科研新突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说: 一旦 疟原虫对青蒿素联合疗法产生抗药性, 疟疾将无药 可治, 人类势必遭遇一场浩劫. 中国中医科学院青 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刚也表示, 如果没有青蒿 素, 每年会有几百万人死亡. 青蒿素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 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 由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