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2019-08-30
2017年2月10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张在杰 美术编辑 尉希慧 文化旅途 明月几时有 杨德元作 作者系山东诸城市局退休职工 艺苑秋山夕阳 周静晨作 作者系天津市局退休职工 古韵清风入秋怀 柏安民作 作者系陕西省局退休干部 晓风吹拂杨柳岸 曹洪涛作 作者系湖南烟草职工培训中心退休职工 人间百味 荐书《铁火铸忠诚》 组照之一.

作者系许昌烟机公司退休职工 史SHIHAIGOUCHEN 海钩沉 北宋元丰五年 (1082 年) , 宰相富弼退休后闲居 洛阳, 好友文彦博时任洛阳留守.一次, 富弼向文彦 博提议, 由二人牵头, 组织一些年龄相仿、 资历相当、 性情相投、 口碑良好的 老领导 , 仿唐代白居易 香 山九老会 形式, 置酒相乐, 定期聚餐.文彦博非常 赞同富弼的提议, 一拍即合.于是, 他们组织当时居 住于洛阳的部分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的 老领导 , 按年龄为序, 轮流做东, 时人称之为 洛阳耆英会 . 聚会确定了 老而贤者

12 人.这12 人中, 官位 最显的为富弼和文彦博, 均出任过宰相.年龄最大 的为富弼,

79 岁;

其次是文彦博,

77 岁;

时任端明殿 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的司马光年龄最小, 年仅

64 岁, 按要求是不能进入这支 队伍 的, 但因他声望 高、 学问好、 人缘不错, 又正好在洛阳居住, 便被 强 拉入伙 , 成为 耆英会 中的老幺. 尽管只是几位 老领导 的小聚会, 但大家毕竟都 是当朝叱咤风云、 指点江山的人物, 无规矩不成方圆, 凡事不能草草.经过合议, 决定由任过皇帝秘书的大 笔杆子司马光执笔, 撰写 《洛阳耆英会序》 , 以纪其 事.司马光又撰 《会约》 , 给聚会定规矩、 作约束. 《会约》 一共 8条, 篇幅不长, 原收于 《司马氏源流集略》 一书, 现据邓广铭先生 《宋史十讲》 全文转引如下:

一、 序齿不序官;

二、 为具务简素;

三、 朝夕食不 过五味, 菜果脯醢之类, 共不过二十器;

四、 酒巡无 算, 深浅自斟, 主人不劝, 客亦不辞;

五、 逐巡无下酒 时, 作菜羹不禁;

六、 召客共用一简, 客注可否于字 下, 不别作简;

七、 会日早赴, 不待速;

八、 右有违约 者, 每事罚一巨觥. 《会约》 逐条的大致意思是: 聚餐中只论年龄长 幼, 不论职务高低, 没有官场俗套, 大家都轻松;

聚餐 时, 要求餐具简朴, 不得金碗银筷讲排场;

主人请客 时, 每顿主菜不得超过五种, 或许就是早期的 四菜 一汤 , 至于佐酒的果脯、 肉酱之类的小碟, 总数不得 超过二十碟, 类似于今天餐桌上的冷盘, 看似多, 但 品种极普通, 非难寻珍馐, 量亦很少;

座次按年龄排, 酒壶按顺序递, 倒多倒少、 饮多饮少自便, 东道主不 得强行劝酒, 宾客也无须勉强自己, 量大尽兴, 量少 随意;

酒若未喝完, 桌上菜肴却已一扫而光, 此时可 补充一些菜汤;

节约纸张, 简化程序, 轮到谁请客, 东 道主只用一张通知单, 下列诸客的字, 如文彦博只写 宽夫、 司马光只写君实, 派人逐家传递, 客人是否能 出席, 只需在字下签注即可;

聚餐之日, 客人要按时 出席, 不等不催;

上述规定, 谁若违反, 如迟到、 答应 来而不来、 主菜超过 四菜一汤 等等, 无论主宾, 违 反一条, 即罚酒一大杯. 有了这么一则 《会约》 , 人们在请客的过程中, 均 按约办理, 减少了身不由己的铺张, 杜绝了竞奢斗富 的攀比, 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主人没有压力和负 担, 客人也绝无轻视和鄙薄, 优游自如. 《会约》 把餐具的标准、 菜肴的数量、 请帖的呈送 都规定得详详细细, 节约到连请帖都不准多发一 张. 《会约》 体现了节俭美德, 对豪华相尚、 俭陋相訾 的北宋官场的奢靡之风, 是一种自觉抵制. 摘编自新华网 北宋 老干部 定期聚会尚节俭 晏建怀

2015 年9月, 我之前 拍摄的一组反映许昌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铸造车间熔浇工的摄影作品―― 《铁火铸忠诚》 , 入选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离退休干部 展示阳光心态、 体验美好生活、 畅谈发展 变化 系列活动之摄影比 赛, 并被中烟机械集团公 司印制的 《难忘的瞬间》 画册收录.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 在岗的

26 年中, 我为 许昌烟机公司拍摄了许多的新闻照片和资料照片, 也获得过很多奖项. 唯独这组照片的拍摄, 令我至今难以忘怀!因为这是我离开工作岗位后, 第一次真正把镜头对准公司普通职工 (之前我拍 的照片大都是反映许昌烟机公司大事记式的影像记录, 拍摄对象一般以 公司领导和上级领导及贵宾为主) , 它倾注了我 对许昌烟机人那种 奉献 精神 的深刻理解, 更展 现了许昌烟机人对企业的无比忠诚. 那是2006 年9月下旬, 我和许昌摄影爱好者 徐永华、 时任许昌烟机公 司宣传部摄影师的范改莲一起, 为了参加河南省 总工会举办的 《咱们工人有力量》 大型摄影展, 筹划拍摄一 组反映许昌机械工人工作场景的照片.其中, 准备反映铸 造工人工作场景的照片选在了许昌烟机公司铸造车间进行 创作拍摄. 一个细雨纷飞的晚上, 我和徐永华、 范改莲一起走进了 许昌烟机公司铸造车间.铸造车间承担着公司烟机产品零 件的铸造任务, 是烟机机械加工的重要基础工序.铸造车 间的熔浇工人们, 整日与热、 烟、 灰、 火打交道, 是公司里最 脏、 最苦、 最累, 生产环境最差、 技术参数又较复杂的艰苦岗 位.三伏天, 他们站在工频炉前就像洗桑拿;

三九天, 他们 火烤胸前烫、 风吹背后寒. 车间里静悄悄的, 微暗的灯光下人员很少, 不像准备 开炉生产的样子.当遇到车间工会主席、 生产调度员马兆 生时, 他解释道: 公司采用的是工频炉, 耗电非常大, 为 了错开用电高峰, 熔浇班组一般都是在

21 点以后才开炉 工作.

21 点半, 我们三人再次来到了铸造车间.除了工频炉 发出的电流响声外, 四周显得十分寂静.原来恰逢熔浇工 们小憩.我们没有打扰他们.随后我独自一人登上了工频 炉台, 走近工频炉, 看着铁水在炉膛里沸腾, 像是一股波涛 汹涌的海水, 并不时喷出热风, 让我感觉难以忍耐.熔炼的 作业环境如果不是那次亲身体验, 我是想象不出来的, 炉前 1400多摄氏度的高温, 烤得人皮肤发疼.

22 点20 分, 随着一阵铃响, 熔浇工们像听到冲锋号一 样, 立即穿好厚厚的工作服, 戴好工作帽、 手套、 口罩、 墨镜, 全副武装地站在了

1400 多摄氏度的工频炉前.随着炉膛 的提升, 温度高达

1000 多摄氏度的火红铁水向着浇包汹涌 而出……刹那间, 整个工频炉前成了一片火红的世界, 热浪 扑面而来.我走近, 想拍一张特写镜头, 但一股夹杂着铁花 的浓烟把我呛得喘不过气来, 刺眼的火光令我难以睁眼, 通 红的铁水在飞溅的铁花中咆哮着从工频炉内翻滚而出.那 一刻我才知道了什么叫高温、 什么叫酷热!然而, 几位熔浇 工没有丝毫退缩, 聚精会神地站在炉台上, 手中紧紧握着长 长的铁钩, 穿梭在飞溅的铁花之间, 与透红的炉膛 作战 . 那时那刻, 人与铁水、 高温与行车的轰鸣组成了一幅 铁花 飞溅、 热火朝天 的画面. 出铁是熔浇工最累的时候, 他们要做许多的准备和 后续工作, 如清理铁水的流道、 残渣等.同时, 浇包里上 千摄氏度高温的铁水, 暗藏的险情不言而喻.一夜下来, 他们的工作服要湿透好多次, 皮肤也变得黝黑.在这里, 外人分不清哪个是领导、 哪个是工人, 一个班十来人心往 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必须完成零 件的浇铸! 卷烟机产品的关键件机身零件, 浇铸重量达两吨以上, 是高强度、 高延伸率、 超厚超大、 结构复杂的关键铸件.该 零件铸件毛坯的浇铸, 要求配方、 铁水温度、 时间掌控、 模型 装配一点都不能错.熔浇工人们必须迎着阵阵热浪, 在行 车工的配合下, 将两个浇包同时、 双向浇入卷烟机大身砂 箱, 而每个浇包里的铁水达

1000 多公斤.按照技术要求, 熔浇工们必须在 30~40 秒的时间内将这两包两吨多的铁水 全部浇入机身铸型, 此时的浇铸不亚于一场争分夺秒、 保质 保量的战斗! 经过几分钟奋战, 浇铸完成, 工人们终于可以稍稍休 息.但还未等他们擦干脸上的汗水和粉尘, 又一股铁水出 炉了.熔浇工人们迎着阵阵热浪, 又一次站在高温铁水的 浇包前. 公司产品中的铸件毛坯, 就这样形成了.熔浇工年复 一年、 日复一日, 在这样的夜晚与高温、 铁水一起度过.他 们以钢的性格、 铁水的柔和、 火的热情, 在铁火中展现出不 一样的人生! 这组摄影作品对于我来说, 创作的过程比获奖更有意 义, 因为在那个夜晚, 我记住了许昌烟机公司有一群伟........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