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2018-03-19
责任编辑 李茁 版式编辑 李珈名 文教 ・ 社会 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5 湖南日报记者 姚学文 金慧 通讯员 张仁武 他,年仅32岁,却在非常规超导体研 究领域, 获得不少令世界瞩目的重要成 果.

他, 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上发 表科学论文65篇, 其科研成果被科学界 广泛引用. 他, 被汤森路透评为全世界最有影 响力的科学家, 简称为 全球高引科学 家 . 他叫王向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 士,现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攻读博士后. 国庆节之前, 王向锋应邀回到他的 母校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 为师弟师妹 们做励志演讲,记者特地采访了他. 出生于1982年的王向锋,是长沙县 农村一位典型的寒门学子. 父母都是农 民,家庭经济困难.好在王向锋从小各科 成绩都优秀,尤其是数理化,表现出众. 高中期间, 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物理和化 学大赛,均获得过大奖. 2002年,王向锋高中毕业,在高考 中获得610分的高分, 被省内一所重点 大学录取. 因为远离他的目标中国科学 技术大学,他毅然做出决定:复读. 我从小就想当一名科学家,我不想 放弃我的梦想. 王向锋选择了长沙同升 湖实验学校. 同升湖学校在了解王向峰的家庭情 况后, 不仅免去了他复读的学费和生活 费,并承诺资助他大学四年的学费. 第二年高考,王向锋终于如愿,考上 了中国科技大学,专业为材料物理学. 这个专业是一门交叉科学,既要求 有物理的知识,又需要懂材料学,还需要 有化学的知识.难度高,很多人都不愿意 学,但王向锋偏偏就喜欢. 同升湖学校 校长孙培文介绍.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发生的两件 事情,让他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第一事情, 是他带领课题组研究出 替代蓄电池两极的新材料. 那还是在他 读大二时. 有一次, 他在阅读科技文献 时, 发现科学界正在寻找能替代蓄电池 两极的新材料.原来,以往用于蓄电池两 极的材料是钴.钴价格高,且不太耐用. 能找到更好的材料替代吗? 王向锋 决心试试.他的想法得到导师支持.于是 他有一个属于他领头的课题组, 课题组 中有研究生,还有博士生.经过两年多、 几十次的试验,最后他获得了成功,找到 了更便宜、更高效的材料:镍[U02],并在 英国世界一流的科学杂志《 固体离子化 学》上发表了论文,一时在科学界引起轰 动.大学毕业时,他因此获得了本校免试 读研究生的资格. 第二件事,是在他研究生期间,即2008年, 他开始研究生学习生涯的第 一个课题:超导体[U03]单晶生长的研 究. 王向锋解释道, 以前在超导体材料 研究上,都是多晶体.相比多晶体,单晶 体更加灵活,应用范围更广.当时,国内 鲜有研究者.国际上许多非常著名大学、 机构和课题组, 都在夜以继日地暗中角 力,力争早点突破,抢到世界的制高点. 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王向锋, 也想与 高手一比高下. 熬夜几乎是家常便饭. 失败也习以 为常. 令人惊奇的是, 经过一年多的努 力,王向锋成功了,他找到用一种新颖的 生长该种晶体的方法, 并通过这种新颖 的晶体生长方法获得高质量的单晶体样 品. 王向锋将新发现, 发表在全球物理 学的顶尖杂志 《 物理评论快报》上,获得 国际同行的极大肯定, 也将中国超导体 材料的研究,提升了一个崭新高度. 李云 一年一度的 诺奖盛宴 开席,今 年国人特高兴,源 于 屠呦呦的获奖. 没有预告,没 有通知,北京时间5日晚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 自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在科学领域获奖成为 下一个目标.今朝成真, 诺奖 情结 一下子得到释怀……是的,我们等待这一时刻太久太 久. 充分挖掘屠呦呦获奖的衍生价值,是 一种好奇,更 是 一种责任. 北大发布消息称: 恭喜北大校友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 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经济学价值 肯定也 不能放过,于 是 ,宁 波屠呦呦旧居成景点…… 诺奖情结 是一种期待, 是一种努力方向,同 时 ,也 是 寻找不足与差距的鞭策.因为 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 士头衔,屠呦呦曾被媒体称为 三无 科学家. 三无 科学家 却获得世界的肯定,对照诺奖 标准,我们不少领域需要进行 大刀阔斧的改革.比 如 ,必 须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有 学者认为,本 科阶段的基础没有夯实,空谈创新人才 培养,只 能是缘木求鱼.如 何让扎实的本科教育成为学者今后从事学术研究的根基,这 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无数年以来,国人的那份 诺奖情结 , 一直在释放出学术 正能量 , 并给科教领域的改革发展提供 促 动力 .但同时,它 也带来反思.无论是学术界,还 是科学界, 利 字当头,让 学术尊严 裸 奔 的 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提取科学与学术的 青蒿素 , 对症下药,注入科学与学术的肌体里,让学术尊严回归,让 科学内涵严谨,这 应该是屠呦呦获奖同样该有的衍生价值. 湖南日报记者 曹辉 通讯员 曾永卫 熊龙英 9月下旬, 随着新生的到 来,湖南工程学院 卓越工程 师培养计划 的8个本科专业 陆续完成 卓越班 的遴选工 作.至此,该校 卓越计划 项 目实施已经步入第7个年头. 湖南工程学院从2009年 先行先试 选取两个专业开 始试点 卓越计划 ,2010年 成为教育部遴选的61所首批 卓越计划 实施高校之一, 2012年7月在全国率先进入 最后一步 ―― ―1年的企业学 习阶段.2013年,该校 卓越计 划 实施情况作为典型案例, 由教育部高教司向全国推广. 实行校企联合培养的关 键和重点是1年的企业学习能 科学安排,合理组织,落到实 处.在 卓越计划 实施过程 中, 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创 造了企业教学典型模式,如 无锡欧瑞京 的 7+1 模式, 即学生每天7小时上班,1小时 由企业安排专人回答学生在 一天实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并给予解答和指导;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