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520855 | 2019-09-02 |
日本汽车工业在创造这一奇迹的过程中,立下了举世公认的奇功.日本 的汽车工业起步比欧美国家晚约
30 年左右,1941 年日本年产汽车为 4.9 万辆,与欧美等先进国家相差甚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汽车工业同其 它经济部门一样遭到毁灭性的打击.1946 年,日本汽车年产量降为 1.9 万辆,仅相当于
1941 年的 38.7%.但是,日本在很快完成从战争经济向和平 经济、从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之后,在美国的扶植下,集中力量加大 汽车产业的投入,从而使汽车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大量向日本订购军用汽车,大大刺激了日本汽车工 业的发展.早在
1950 年,日本的汽车产量就超过了战时最高水平,达6.7 万辆.以此为契机,日本国内许多大汽车厂家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投入,积极 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不断扩大汽车生产规模,再加上这一时期 相关的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日本汽车工业有了长足的 发展.到1960 年,日本汽车产量已达
76 万辆,是1950 年的 10.3 倍,1955 年的 4.8 倍.
1960 年以后,日本汽车业开始大量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 丰田、日产等大企业集团开始脱颖而出,成为日本汽车工业中的中坚力量, 巨大的生产规模、先进的生产技术及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方式,使得日本汽 车业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欧洲老牌汽车生产国棺继被日本迎头赶 上,1961 年,日本汽车产量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五位;
1964 年又超过法 国,上升至第四位;
1966 年超过英国,上升到第
3 位;
1967 年赶上西德, 登上世界亚军的宝座.1970 年日本汽车产量高达
530 万辆,比1960 年的
76 万辆增加了近
6 倍.
70 年代初,日本汽车业趁美国来把主要力量放在小型汽车生产之机, 毅然以小型汽车为主攻方向,采用美国等国的生产技术、方案,开始大批量 生产小型化、多功能、低耗能、节省材料、价格低廉的家用汽车.小型汽车 的成功开发大大拓展了日本汽车的国内外市场,从而带动了日本汽车产业的 第二次飞跃.1970 年至
1981 年,日本汽车产量从
530 万辆增加到
1118 万辆,10 年间的增长量尽管只有一倍多,但由于日本汽车业是在基数很大的 情况下发展为,所以其增长的绝对数量是十分惊人的.1980 年,日本汽车 产量达到 1104.2 万辆,超过了美国的 800.9 万辆,荣登世界第一汽车生产 大国的宝座. 进入
80 年代以后,日本汽车工业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的两重压力和挑战. 在国内,由于劳动力、土地等不动产价格上涨以及工资是高等因素,致使日 本汽车生产成本加大;
而且国内各厂商的激烈竞争和大规模生产,则使汽车 的需求量趋于饱和.在国外,许多国家开始采取措施限制日本汽车的进口, 以保护本国汽车工业.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日本汽车业界一方面在生产、 经营和管理方面进一步革新挖潜,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推广生产经营 的自动化、省力化,大量节省资源、能源和人力;
另一方面,它们又站在世 界经济发展的高度上,在全球范围内安排汽车的生产经营,确立在国际分工 体制中日本汽车业的地位.正如丰田汽车公司总经理丰田英二所说,要实现 汽车企业生产经营的国际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配置日本的汽车产业资源,就 要最充分地利用日本及全球最廉价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以争取最大限度 的经营收益.在此基础上,日本汽车产业又实现了第三次飞跃.在这一时期, 虽然日本汽车产量的增长有所放慢,但它仍然维持着世界第一的地位,并使 之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进入
90 年代之后,日本国内经济由于泡沫经济的衰退而陷入新一轮不 景气之中,汽车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1992 年国内汽车销售量比
1991 年减少了
41 万辆,1993 年又比
1992 年减少了
45 万辆.尽管如此,日本汽 车产量仍稳居世界第一.
1991 年为
1320 万辆,约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 28%;
1992 年,日本国内生产汽车
1128 万辆,在美国生产
210 万辆,加上在欧洲、 东南亚、中南美洲生产的数量,大约为
1450 万辆,可以说,目前的日本汽 车业是危机和希望并存. 在日本汽车工业的辉煌发展史上,几家核心大公司的形成、发展和壮大 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主宰日本汽车工业的几家大公司中,规模最大、 产量最高、在国际经济中最具实力、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莫过于丰田汽车公司. 丰田汽车公司自
1937 年开始生产汽车以来,一切从头开始,白手起家,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终于脐身于世界最知名的大企业行列.据1993 年 度日本国内的 企业纳税龙虎榜 的资料,丰田汽车公司以
2958 亿日元的 纳税款额荣登日本纳税榜首.到目前为止,丰田汽车公司己生产人兽数超过
8000 万辆汽车,出口到了世界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路就有丰咽车 , 不仅仅是人们对丰田汽车的赞许,也是丰田汽车公司强大生产能力和雄厚经 济实力的真实写照. 翻开丰田的创业史,我们可以看出,在其成长和发展道路上充满着艰难 和曲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技术水平低下、国内大 规模的劳资纠纷以及工潮、产品质量信誉低劣而影响出口、石油危机、工资 急剧上涨、日元大幅度升值等等,无一不对公司的健康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和 冲击.但是,公司凭着它独特的经营战略、管理方式、销售手段,凭着其高 超的企业领导艺术和企业文化建设,终于使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规模汽车生产 厂壮大成为日本最大的汽车生产集团. 丰田的这种不屈不挠、永远向上的企业精神和作风,特别是 令客户满 意 的一贯信念和深入人心的 为人群、为社会、为我们的地球 的座右铭, 是丰田公司取得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 很显然,这些成功的宝贵经验,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现代企业 制度的建立与规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家之一,丰田与中国汽车行业的合作也在 不断加强.据《日本经济新间》1996 年4月4日一期报道:丰田汽车公司 与中国天津汽车工业总公司已就在天津设立合办的轿车发动机公司达成协 议,首先准备在
1996 年年内开工生产年产
10 万台的 夏利 牌轿车用的 1300CC 的发动机, 初期投资额约为
70 亿日元. 此外, 还计划联合生产 1600CC 和1800CC 的发动机.待中国政府批准外国企业生产新成品车后,还准备与 天津汽车工业总公司联合组装 日冕 牌轿车.丰田汽车公司与 中国的合 作,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了解丰 田的创业历史,分析它的成功经验,将会使我们在借鉴世界成功企业经验、 认清世界汽车业发展动向和趋势的基础上,信心百倍地迎接中国汽车工业发 展新时代的到来.这就是我们写作本书的主要目的. 前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便从根本上改进和提高 国有企业的活力并使之逐步走上良性的持续发展的轨道,这一直是最近几年 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中心议题,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四大基本特征.在此后的一 段时期里,我国又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为搞活国有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社会 环境的政策法规.学术界围绕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运作方式等诸 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是,究竟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 制度是如何运作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形成并保持较高运作 效率的,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讨. 我们认为,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是一个历史概念.由于企业主要 是一种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之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它的产生 和发展都是以一定发育规模和发展水平的市场为基础的.因此,随着技术和 市场因素的发展变化,企业自身的组织形式与组织结构也必然要随之改变. 所谓企业制度就是与特定发育水平的市场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态及其经营管 理体制.换言之,企业与它所赖以生存的市场通过极为密切的互动关系所形 成的有机整体就是企业制度.一定规模的市场既是企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同时也是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现代国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 稳定有序地运转和企业公平竞争所制定的各种有关政策法规,如各国的公平 竞争法、反托拉斯法以及种种价格管理法规等,实际上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 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市场本身是有缺陷的,如果没有现代国家的干预 和调节,如果没有现代国家制定的各种有关政策法规,企业与市场的运作就 会出现问题.所以,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并不仅仅是指企业自身的组织形式或 组织结构等企业内部的问题.实际上,它是一个体制概念,它所反映的是更 大范围内企业与市场的互动关系. 既然现代企业是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未的, 企业制度的更迭本身是市场变化和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那么,我们就不能 不承认这样一个隐含的前提,即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以市场机制的高度发 达为前提.如果脱离了这个前提,脱离了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市 场基础,那就很容易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而承认这个前提,就必须承认市 场制度与企业制度发展的阶段性,从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