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CcyL | 2019-08-02 |
本报记者 孔令茹 85岁的济宁老人杨顺美已 经独居了近40年, 前几年两个 儿子的相继过世, 更让她感到 "天塌了" .
虽然有退休金和住房, 但 灯泡坏了没人修, 想说话时没人 聊, 杨顺美日复一日地忍受着独 居的孤单, 天天翻日历, 盼着年 底和儿媳、 孙子吃顿团圆饭. 9日下午两点多, 济宁城区 望湖小区39号楼楼下, 杨顺美 坐在旧藤椅上打盹, 身旁编织 篮里放着刚买回来的酱油和豆 瓣酱. 家住4楼, 上趟楼要歇好几 次, 但杨顺美还是每天坚持下 楼和邻居说说话, 只因空荡的 家里太冷清. 30岁就离了婚, 杨顺美独 自将两个儿子带大. 七八年前, 两个儿子相继因病去世, 一下 子生活没了照应, "现在, 最怕 灯泡不亮、 水管漏水, 我能找谁 帮忙? 咱不得求邻居? " 杨顺美 说, 前几天灯泡坏了, 她坐在沙 发上看着灯泡就掉眼泪. "忙活 了一辈子, 到最后身边没有个 知冷知热的人儿, 我想孩子, 我 心疼……" 年轻时在工厂上班, 杨顺 美现在每月有两千多元退休金, 经济上还算宽裕, 但她说, 活到这个年纪才明白, 纵有再 多钱, 也比不上一大家子热热 闹闹地过日子. 家里的窗台上, 日历本翻 到了10月9日. 杨顺美不识字, 但这本日历她每天都要翻一页, 因为翻到最后几页时, 就能 和儿媳、 孙子团圆了, 那是她感 觉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虽然很想与儿媳、 孙子团 聚在一起, 但杨顺美又觉得儿 媳、 孙子各有各忙, 担心自己是 累赘. "最难熬的是晚上, 整宿 整宿睡不着, 想想就掉泪. " 儿媳妇时常来探望她, 帮 她洗洗衣服做做饭, 但更多的时 间还得她一个人度过. 年轻时劳 累过度落下了腰腿疼的毛病, 杨 顺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她很担 心以后的日子该咋过.
本报记者 孙淑玉 "我能不能求个助, 找个人说说 话. " 89岁的烟台老人李春芳致电本 报热线求助. 四个子女或在国外, 或在外地, 腿脚早已不灵便的老两口只好整天 窝在家里, 读报、 看电视、 等电话成 了他们打发时间的唯一途径. 9日上午, 记者刚到李春芳老人 所在楼层, 屋内电视声就传了出来. 两位老人坐在家里, 任由电视 画面不停切换, 却不盯着看, 而把声 音开这么大也只是为了让屋里不显 得寂静冷清. "没什么事儿干, 就把电视开 着. " 李春芳说, 以前和老伴儿还能 走走停停, 到附近的南山公园坐坐, 尽管折腾够呛, 但能出门看看, 两人 心里就很高兴, 如今哪儿也去不了 了, 只能窝在家里, 纵有保姆24小时 照顾起居, 日子还是越过越孤单. 老伴张大叔和李春芳同岁, 但 听力很不好, 每句话李春芳都会习 惯性地大声重复给他听, 一直沉默 坐着的张大叔偶尔嘴角上扬, 插句 话进来. 为了能相互扶持, 两人半路才 走到一起. 李春芳和张大叔是师范 学校的同学, 毕业后李春芳去教书, 而张大叔去华东交通专科学校学工 程, 后来又参军南下, 一别近40年. 1982年, 两人在烟台重逢, 各自成家 的两家人也熟络起来. 82岁那年, 两 人老伴相继去世, 经人撮合他俩走 到一起. 为此, 张大叔特意写了副对联: "同龄同乡同学同是天涯沦落人, 同 心同德同居同度晚霞夕阳红" , 横批 "耄年红颜" . 每每提到这个, 李春芳 都忍不住笑红了脸. 虽然老来结缘, 但遗憾的是, 四 个儿女分别在美国、 北京、 上海和济 南安家, 很少能回烟台探望, 而李春 芳和老伴儿也不愿去儿女家生活. 曾经的同事、 朋友渐渐故去, 两 位老人的日子也越过越寂寞, 有聊 得来的朋友到家坐坐是最大心愿. 虽然家里还有保姆, 但保姆几乎是 文盲, 除了料理家务, 很少能和两位 受过高等教育的老人聊到一起. 之前, 老人曾听从儿女劝告去 老年公寓住了一阵, 但生活在周围 全是老年人的环境里, 李春芳 "觉得 自己越发老了,都快提不起精神了" , 就又回了家. "只要有人来家坐坐, 一块说说 话就行. " 张大叔说, 不管是老朋友 还是忘年交, 只要愿意定期到家里 坐坐, 喝喝茶, 给他们老两口讲讲外 面有什么新鲜事, 他们就挺高兴. 一 一天 天出 出去 去四 四五 五趟 趟找 找人 人说 说话 话70岁老夫妇为排解寂寞专门留下一亩地
本报记者 邹俊美 70岁的江庆文独自一人站 在胡同口踌躇张望, 像在等孩子 回来, 也像是不知道该去哪儿. "呆在家里, 心慌, 我有脑梗 塞, 坐会儿就犯困. " 江庆文吃 完早饭, 撇下老伴儿就出去转 了, 街上没人, 他只好踱回到胡 同口, 静静发呆. 儿子在延安做电气焊, 多 数时间, 家里只剩下江庆文和 李贵英老两口. 没有客人来, 江庆文嫌在 家闷得慌, 一天得出门四五趟. " 去哪儿转呢?"他觉得茫然,"往常街上有人, 最近都忙着种 麦子, 街上找不到说话的人了. " 江庆文说, 有时干脆站在巷子口, 盼着会不会有孩子回来. "干起活来什么都不想, 农 闲的时候就觉得孤独. " 江庆文 还留有一亩地, 前段时间玉米 熟了, 他拉着地排车去掰玉米, 李贵英不能劳动, 就坐在地边 陪着. 没事做的时候, 老两口就 抱着电视机, 虽然没安装有线, 只能收到10 个频道, 但唯有看 电视来解闷. 花花草草也成了两人的寄 托. 已过中秋, 院子里的吊兰、 向 阳花还开得很艳, 老两口隔几天 就精心给花浇水, "看着花花草草 心情也好点儿. " 江庆文说. 年龄大了, 江庆文最担心 病倒. 2005年, 李贵英突发脑血 栓瘫痪在床, 他照顾了半年多, 才可以下地. 他仍害怕老伴再犯 病, 而他自己也在2008年突发脑 梗塞晕倒, 被人送到医院才抢救 过来, 当时儿子还在延安. 82岁再婚 只为相互扶持 ・ 重重阳阳节节特特别别报报道道A06
2013 年10月10日星期四编辑龚海美编宫照阳组版韩舟老老吾吾老老壹读 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 85岁的杨顺美觉得非常孤单.
本报记者 孔令茹 摄 家里难得有人来访, 江庆文和老伴儿很高兴.
本报记者 邹俊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