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牛牛小龙人 | 2019-07-31 |
2017 年2月1目录前言.
1
一、规划基础和背景.2
(一)产业现状.2
(二)主要问题.3
(三)发展形势.5
二、指导方针和目标.7
(一)指导思想.7
(二)基本原则.7
(三)发展目标.9
三、主要任务.11
(一)煤制油.11
(二)煤制天然气.13
(三)低阶煤分质利用.14
(四)煤制化学品.16
(五)煤炭与石油综合利用.17
(六)通用技术装备.18
四、保障措施.19
(一)切实加强调控引导.19
(二)优化自主创新环境.19
(三)推动市场公平准入.20
(四)研究完善支持政策.20
2
(五)加快标准体系建设.21
(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21
五、环境影响评价.22
(一)环境影响分析.22
(二)环境保护措施.23
(三)环境治理预期效果.24
1 前言煤炭深加工是指以煤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和 基础化工原料的煤炭加工转化产业,具体包括煤制油、煤制 天然气、低阶煤分质利用、煤制化学品以及多种产品联产等 领域,不包括传统煤化工产业.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原料.适度发展煤炭深加 工产业,既是国家能源战略技术储备和产能储备的需要,也 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 六次会上提出的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能源发展的战略思 想和对神华宁煤煤制油示范项目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能源 发展 十三五 规划》 ,特制定《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 十 三五 规划》 .本规划包括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的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本规划将根据国内外能源化工市场形势和煤炭深加工 技术与产业发展实际,适时进行调整.
2
一、规划基础和背景
(一)产业现状 随着示范项目持续推进建设,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 已初具规模.截至
2015 年底,我国煤制油、煤制天然气、 煤制烯烃(包括甲醇制烯烃)产能分别达到
254 万吨/年、31 亿立方米/年和
862 万吨/年,2015 年产量分别为
115 万吨、 18.8 亿立方米和
648 万吨. 十二五 期间,产业发展取得 了显著成绩. 1.示范项目运行水平不断提升.通过优化工艺技术和提 升管理水平,基本实现了安全、稳定、长周期、高负荷运行, 煤耗、水耗不断下降, 三废 处理和环保水平不断提高. 神华鄂尔多斯
108 万吨/年煤直接液化项目吨产品水耗从
10 吨降至 5.8 吨;
伊泰
16 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吨产品煤耗 从4吨标煤降至 3.6 吨标煤;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吨产品 综合能耗从 3.6 吨标煤降至 3.3 吨标煤;
大唐克旗、新疆庆 华、内蒙古汇能等煤制天然气项目稳定运行水平不断提高. 2.自主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关 键技术和重大装备自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整体达到世界先 进水平,装备自主化率已达到 85%.油品、烯烃生产等自主 成套工艺技术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 化、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水煤浆水冷壁等自主气化技术装备 约70 台实现了工业运行.大型空分装置、大型工艺压缩机
3 组、适用于苛刻条件的泵、阀等关键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了 自主化. 3.培养了一批骨干企业和人才队伍.神华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 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能源煤基液体燃料研发 中心、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煤气化技术研发中心、煤 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等成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 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化学工程公司、大连金州重型机器 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工 程设计和装备制造的重要支撑力量,煤炭深加工产业从业人 员超过
10 万人,逐步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基本形 成了专业全面、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4.促进了资源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累计 投资超过
3500 亿元,2015 年实现产值约
1000 亿元、利税约
330 亿元,带动了传统煤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升级和转型 发展,直接创造
5 万个就业岗位,间接提供几十万个就业岗 位;
带动了相关产业装备制造、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相关服 务业的发展,推动地区资源优势向产业经济优势转变.
(二)主要问题 煤炭深加工是新兴产业,目前仍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 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生产工艺和环保技术有待完善.部分示范项目由于设
4 计和装置可靠性等问题,未能实现长周期、满负荷运行.系 统优化集成不够,主体化工装置与环保设施之间、各单元化 工装置之间匹配度不够,从而增加了投资和资源消耗,也影 响了总体运行效果.自主甲烷化技术尚未在大型工程上应 用,部分关键装备、材料仍依赖进口.示范项目的产品结构 单一,产业链有待延伸.相关环保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废水 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低位热能、油渣、灰渣等资源综 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2.示范项目建设秩序有待规范.部分已核准的项目存在 批大建小、进度滞后、工程造价超概算等问题.大唐克旗、 内蒙古汇能、新疆庆华等煤制天然气项目现仅建成了一期工 程,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因建设停滞至今未形成产能. 部分省(区)存在项目争取积极、后续协调不足、跟踪服务 不够等问题,已启动前期工作的项目在落实煤炭资源、水权 置换、排污指标等配套条件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3.企业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示范项目承担单位大多 来自煤炭、电力、传统化工等领域,对技术密集、工艺复杂 的煤炭深加工产业深入研究不够,建设、运营管理可借鉴的 经验有限,对油气和石化产品市场规律把握不足,示范效果 与预期存在差距,总体风险控制水平有待提高. 4.产业支撑体系有待健全. 十二五 期间,示范工作 的重点是推进大型工程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符合
5 煤炭深加工产业特点的设计理念和体系有待建立,技术装备 的定型化、标准化、系列化有待提高,工程设计、建设、产品、安全、环保等标准规范需加快制修订进度,以支撑产业 健康发展.
(三)发展形势 随着国际能源供需格局深度调整,能源结构向清洁化、 低碳化方向转变,国内能源需求增速放缓,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深入推进, 十三五 期间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环境更加 复杂,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1.生态环境和资源约束强化.随着新环保法以及大气污 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煤炭深加工 产业的污染控制要求将更加严格,煤炭深加工项目获得用 水、用能、环境指标的难度加大.我国已承诺
2030 年左右 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早日实现,煤炭深加工产业也 面临碳减排压力. 2.能源化工市场竞争加剧.国际油气市场供需趋于宽 松,价格低位运行,中东、北美低成本的油气、烯烃等产品 加快出口.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大宗能源化工产品需求增 速放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的不确定 性增大. 3.先进能源技术竞争日益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发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能源技术创新战
6 略计划,非常规油气、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技术进步十 分迅速,如率先实现重大革命性突破,将压缩煤炭深加工产 业发展空间. 4.清洁燃料替代传统燃料加快.我国清洁燃料需求将保 持持续增长,国五及以上标准车用汽、柴油和普通柴油将全 面推广,船用燃料油升级步伐加快,天然气车、船快速发展, 散煤以及高硫煤、石油焦等劣质燃料逐步退出市场,工业窑 炉、采暖锅炉 煤改气 积极推进,煤炭深加工产业可在燃 料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5.煤炭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我国煤炭行业产能严重过 剩,急需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培育 新的利润增长点.钢材、水泥等大宗原材料价格较低,工程 建设成本下降.煤炭深加工产业作为延伸煤炭产业链、提高 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6.煤炭深加工自主创新更加活跃.我国煤炭深加工自主 创新步伐加快,新一代的煤气化、液化、热解、合成等关键 技术不断涌现,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热解-气化一体化等 革命性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将为产业注入持续发展动 力.
7
二、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 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能源发展 的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 抓住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契机,以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和推 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导向,以技术升级示范为主线,以国 家能源战略技术储备和产能储备为重点,加强煤炭深加工自 主创新,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推动重大示范项目建设,提 升煤炭转化效率和效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降低工程造价 和生产成本,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将煤炭深 加工产业培育成为我国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基本原则 1.自主创新,升级示范.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自 主创新作为煤炭深加工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瞄准产业重 大需求,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推动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系统优化集成,关键装备, 环境保护等自主创新成果的全方位升级示范,牢牢掌握未来 发展的主动权. 2.量水而行,绿色发展.将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作为产业 发展的前提,坚守水资源管理 三条红线 ,强化节能目标
8 责任和监督考核,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坚持规划环评 和建设项目环评并重,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努力实 现绿色发展.已超出水资源、能源消费控制总量和已无环境 容量的地区建设煤炭深加工项目,需先期采取有力措施腾出 相应容量指标. 3.严控产能,有序推进.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发展,不 支持现有技术水平的大规模产能扩张,不设定约束性的产能 和产量目标,主要以技术发展进程确定产业发展节奏,列入 规划的项目应承担明确的示范任务,成熟一个,建设一个, 逐步提高产业水平和层次. 4.科学布局,集约发展.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 按照 靠近原料、靠近市场、进入园区 的原则,科学合理 确定产业布局.在煤炭资源地区按照基地化生产、规模化外 送的模式集中布局示范项目,在消费市场中心按照调度灵 活、就地消纳的模式布局规模适中的示范项目.在同等条件 下,布局示范项目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支持当地经 济发展. 5.转换动力,助推转型.努力将煤炭深加工产业培育成 为煤炭资源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支持煤炭深加工企业兼 并重组上游煤矿资产,化解过剩产能.支持煤炭企业延伸产 业链,参与建设煤炭深加工项目,实现脱困发展.通过煤炭 深加工示范项目带动传统煤化工技术改造和升级,聚集资
9 金、技术和人才资源,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 展. 6.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将煤炭深加工作为我国油品、 天然气和石化原料供应多元化的重要来源,同时发挥工艺技 术和产品质量优势,发挥与传统石油加工的协同作用,推进 形成与炼油、 石化和天然气产业互为补充、 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0 年,已建成的示范项目实现安全、环保、稳定 运行,自主技术和装备可靠性得到验证,煤制清洁燃料和化 工原料得到市场认可和应用,装备自主化率进一步提高,推 动形成技术路线完整、产品种类齐全的煤炭深加工产业体 系,为产业长远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技术升级.大型煤气化、加氢液化、低温费托合成、 甲醇制烯烃技术进一步完善;
百万吨级低阶煤热解、50 万吨 级中低温煤焦油深加工、10 亿立方米级自主甲烷化、百万吨 级煤制芳烃等技术完成工业化示范. 2.资源利用效率.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单位产品的综合 能耗、原料煤耗、新鲜水耗至少达到表
1 中的基准值,力争 达到先进值. 3.规模目标 (预期性) . 预计
2020 年, 煤制油产能为
1300 万吨/年、煤制天然气产能为
170 亿立方米/年、低阶煤分质 利用产能为
1500 万吨/年(煤炭加工量) .
10 表1.资源利用效率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煤制油 (直接液化) 煤制油 (间接液化) 煤制天然气 基准值 先进值 基准值 先进值 基准值 先进值 单位产品综合能 耗,吨标煤/吨 (千标立方米) ≤1.9 ≤1.6 ≤2.2 ≤1.8 ≤1.4 ≤1.3 单位产品原料煤 耗,吨标煤/吨 (千标立方米) ≤3.5 ≤3.0 ≤3.3 ≤2.8 ≤2.0 ≤1.6 单位产品新鲜水 耗,吨/吨(千标 立方米) ≤7.5 ≤6.0 ≤7.5 ≤6.0 ≤6.0 ≤5.5 能源转化效率 (%) ≥55 ≥57 ≥42 ≥44 ≥51 ≥57 注: ①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项目要求达到按产品加权平均后的指 标;
②以褐煤等劣质煤为原料的项目可适度放宽指标要求.
11
三、主要任务 十三五 期间,重点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低阶 煤分质利用、煤制化学品、煤炭和石油综合利用等
5 类模式 以及通用技术装备的升级示范,持续做好投运项目的工程标 定和后评价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推动煤炭深加工产业 向更高水平发展.
(一)煤制油 1.功能定位.提高石油自给保障能力,生产低硫、低烯 烃、低芳烃的超清洁油品,提供国五及以上标准油品;
生产 高密度、高热值、超低凝点的军用、航空航天等特种油品, 保障国防建设需求. 2.重点任务.在总结神华鄂尔多斯
108 万吨/年煤直接 液化装置(即第一条生产线)运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改 进和完善煤直接液化技术,启动建设第
二、三条生产线,改 善循环溶剂油平衡,开发超清洁汽、柴油以及军用柴油、高 密度航空煤油、火箭煤油等特种油品的生产技术,利用石脑 油、液化石油气生产芳烃、丙烯等化学品,加强液化残渣的 高效利用,建成煤基综合能源化工示范项目. 推动兖矿榆林百万吨级和神华宁煤
400 万吨/年煤间接 液化示范项目实现 安、稳、长、满、优 运行.研发处理 能力 3000-4000 吨/日的新型气流床气化技术,进一步提升 气化效率,降低工程造价和废水排放.开展低温费托合成油
12 生产高附加产品以及高温费托合成技术工业化示范,优化产 品结构,更多地生产超清洁汽油以及高品质石蜡、溶剂油、 α-烯烃、高档润滑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新型费托合成 催化剂,提高目标产品选择性,简化后续产品加工流程. 加强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低温费托合成和高温 费托合成技术集成,实现各自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能效, 降低成本. 3.示范项目.优先支持长期推动煤制油技术研发和产业 化的企业建设示范项目,优先支持依托已有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