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aoshou | 2018-09-22 |
12 9月21日, 在长沙举行的 残雪国际研讨会上 , 来自日本的泉朝子小姐朗读了写给她的老师、 日本著 名残雪研究专家、 翻译家近藤直子女士的悼词.
65岁 的近藤直子女士因为身患癌症, 于8月28日在东京去 世, 不能前来参加预定要来的这次研讨会了. 泉朝子的悼词很让编者感动, 从中能感受到近藤 老师的风骨, 也感受到她对老师深深的感情与怀念. 而她宣读的近藤直子最后写给学生的文章, 特别是文 中关于 杀佛 的理解很给人启悟, 十分深刻地洞达 了文学的本质、 文学与人生的本质关系, 也是她在生 命最后时刻对文学、 人性的烛照. 故一并刊发与读者 们分享. 编者按近藤直子老师是我最尊敬的一位老 师,也是和残雪抱有同样志向的伙伴.近藤 老师是最早将残雪的作品介绍给日本的 人,她在日本翻译了很多残雪的小说,还在 大学教授以残雪作品为中心的文学课程. 残雪研究会 也是由她发起设立的,组织 起很多爱好者研究残雪的作品. 近藤老师从小喜爱文学,熟知很多古 典的和当代的世界文学名著,但是为什么 她用尽一生一直关注残雪呢?在近藤老师 的著作里这样写道: 我第一次看到残雪的 那部不可思议的小说是1987年.我一看到 《 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 这部3000 字左右的有些生硬的短篇,就感到了从未 有过的深深的惊讶.而且我更为吃惊的是, 我无法说明是什么让我感到了惊讶?这究 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对大多数的读者来说 大概也是如此,一开始残雪的小说就是作 为一个问题在我面前出现了.想想看,我曾 看过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说从某种 意义上讲都是问题的展现,我觉得让我着 迷的也正是这些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 但是, 我从未遇到过跟残雪的小说一样 强烈的,压倒性的问题展现.如果说作为 问题的所有的小说都是通过问自身是什 么,问读者是什么,人是什么,文学是什 么的话, 残雪作品的问题的诱惑性太强 烈了, 所以我无法做到对她的问题的忽 略不答.这个小说到底是什么?我开始翻 译残雪的小说,就是因为,我想找到这个 问题的回答. 我跟近藤老师今年3月还一起做研究 会的工作, 但在4月里突然检查出她患了 癌症.病状十分严重,大家都非常担心,不 过近藤老师还是跟往常一样,始终向前看, 生活态度依然很积极, 每次打电话, 见面 时, 反倒我们被她鼓舞了精神. 我看到老 师, 她让我觉得她一定会克服病患的.8月 里她的病状恶化了.但她依旧很积极,很开 朗,很幽默,经常开玩笑,充满着对周围人 的体贴和对生活的爱. 近藤老师到最后还是近藤老师, 她追 求理想一直到她生命最后的一瞬间, 也给 了我们巨大的勇气.近藤老师,您在我心中 永远活着,请您以后也继续跟我谈话,继续 给我提问题. 近藤老师原定要来参加这个研讨会 的, 她很想来这里, 但没法实现这个愿望 了.她8月住院的时候,在医院里留下了一 篇原稿,是在她已经看不了书,写不了文章 的时候,由她口述、由她的姐姐代笔的.那 是近藤老师设想的她的最后的讲义, 是她 要传达给年轻人的话. 请允许我来念给大 家吧. 学生们,同事们,谢谢你们今天为了参 加我的讲义在百忙之中抽时间聚在这里. 今年四月,对于我的突然休讲,大家一定感 觉很疑惑. 我想如大家所知, 我患上了癌 症,住院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没想到自己 的体力衰退得如此之大, 但就这样告别大 家我觉得太过遗憾了, 所以想将这十六年 中没有说完的事情尽我所能地讲一讲. 当然, 人不可能道尽自己想说的所有 事情.这个道理,一想就会明白.是不是文 学创作也正因如此,才被延续至今.到底人 自古至今都想写些什么呢? 把笔置于白纸 上,置于白教板上,在那洁白自由中,人究 竟一直都想要写些什么呢? 我认为想写的 那个东西一定连接着希望,或者确切地讲, 它就是希望本身. 人恐怕是唯一能将自己 想象中的东西创造出来的生物. 如果一个 人自己想象着要接近上帝, 也许就真的会 缩短与上帝的距离.与之相反,一个人如果 乐于凡庸、利己的存在,或者乐于效仿其他 人, 那又何尝不可以呢? 但大多数人恐怕 还是希望比现在更好,更美,更真实.人希望 自己更美一些,这绝非是一件羞愧的事.年 轻人对于自己寻求真善美, 容易感到难为 情, 容易觉得追求真善美是虚伪的事.当然,完全的善人不存在.然而,完全的恶人 不也是不存在的吗?想想看,人呢,像对于 其他事情一样,对于真善美也很矛盾.也就 是说, 在自身中向两个不同方向的欲求各 占一半.但再稍作考虑,难道不正是因为如 此才变得有趣吗? 由于存在于自身中的主 人与客人这两个对立主体的相互争执,使 我们个人开始运动, 人类以及世界也因为 运动而生机勃勃地选择未来. 在此我想重新考虑文学和个人的关 系. 我在过去的十六年中, 在这里给大家 讲文学课. 也许能算得上我将文学教授给 了大家. 从吉尔伽美什史诗到残雪和卡夫 卡,我讲过很多的作品,也讲过各种各样的 世界名著,那对我来说都是巨大的喜悦.不过,关于文学本身,我又教授给大家了些什 么呢? 也许除了讲一些零碎的知识以外, 我并没有教给大家什么. 可是, 到现在想 想,我觉得这样才可以说是文学课的成功. 应该是禅宗的临济录吧. 里面有这样 一段: 逢佛杀佛,逢祖杀祖. 虽然开始我 搞不清原委,但现在我好像明白其意了. 为什么逢佛就必须得杀佛.其实那是为 了赋予佛生命.如果你只是看到了佛,就将这 个只有外表的佛拥戴在心中,再或者不加思 考地直接接纳自己看到的佛,那么你只会变 成佛的仆人、门生和奴隶.你只会将佛的话现 学现卖,无论遇到任何事,你只会永远寻求佛 说了些什么,完全变成一个没有自立性的人. 所以,如果想寻求对自身而言可称之为真理 的佛,就必须 杀掉 随处可遇的佛.为了赋予 佛生命而杀佛.换言之,佛就是老师.如果你 想要寻求真正的老师,当你在路上碰到了有 一副老师外表的人,那你就不得不把他杀掉 了.因为为了将你自身树立为真正的老师,不 许你寻求除了自身之外的老师.所以对你们 来说,我假如就算有一点点看上去像是一个 老师样的话,或者哪怕只有在那么一瞬间,请 你们一定将我也杀了吧. 我不等那个瞬间的到来, 正如你们所 见, 我打算在这里完成作为老师的最后的 任务. 我这么说也许是多余吧, 但不只是 我, 如果你在路上跟曾经在白纸上写下自 己希望的世界上的有名无名的大作家碰到 了,不要犹豫马上就杀.于是在那之后,你 本人就成为了对你而言的佛. 请你不要成为奴隶或随从, 而是成为 立于洁白纸上,并在正中心的自由人. 那么诸位,感谢你长时间的倾听.这就 是我作为老师的最后讲义. 2015年8月于东京 (近藤直子 日本大学文理学部中文系 教授.1989年第一次出版残雪的短篇集翻译本《苍老的浮 云》,此后翻译出版残雪的 《黄泥街》(1992年)、《突围表演》(1997年)等,在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残雪作品,2014年 翻译出版残雪的长篇小说 《最后的情人》. 2001年在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评论集 《有狼的风景: 读八十年代中国文学》.2008 年在日本设立 残雪研究会 . ) 晚上朋友聚,喝了酒回家路过一只黄斑 纹的猫,大约是看我好看,在路灯下鼓了圆 乎乎的眼瞪我半天.我便嘻嘻冲它笑,想回 它一个媚眼.它虎着脸对我 咔―― ― 一声, 后腿一蹬蹿进花丛不见了.我仍旧笑,左右 扭身瞅了瞅自己,挺好呀,臭小猫崽子也学 扮老虎.便仰着头笑,回家. 是有些醉了,我 略微知道. 到家挠着 脑袋想半天, 其实也 不算醉,微醺.哈,微醺,造出这个 醺 字 的祖先必定也是位好 酒之徒. 醉 实在不 好, 拆字来看像酒醉 得死了一般, 或颓靡 或妄语, 行止无法自 控, 若再加以身体上 的反应, 就更招人烦 了. 醺 才是刚刚好, 仍可笑语晏晏, 甚或 原本板正之人也添了 几分生趣几点魅惑, 披了一肩月似的,莹 莹有光. 黄酒宜天寒,中秋或冬至都好,前者有 月,后者有雪.东坡中秋月下怀子由,才有了 把酒问青天 ,太白月下独酌微醺时便举杯 邀月,明月助酒性似乎是天理.惟欠了的是, 明月可照人孤独.还是白乐天适意,见晚来 天欲雪便生起红泥小火炉, 煮了绿蚁新醅 酒,书一小笺问刘十九, 能饮一杯无? 姑且 不论古时的压榨酒是否就是黄酒, 夜比水 凉,温一壶酒招一二好友,总是温暖些,你不 见 对影成三人 里刻了多少蚀骨的孤独? 好吧,就是雪夜了,一小坛子黄酒一定 得是绍兴产,运河畔谁家门前老樟树下埋了 十余年的女儿红,酒铺里自酿不掺一些假的 加饭酒, 最不济也得古越龙山的花雕或太 雕.袁枚说: 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 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 尽世故而其质愈厚. 于饮食上,随园老人不 是可苟且之人,我也不是. 黄酒是稠而厚的, 将年月搁在了里头, 搁的年成越多,越浓稠如药,可治病了.治忧 伤寂寞孤独相思失恋, 怀才不遇人生多舛, 百般心病一醉了之.李白又发话了,举杯销 愁愁更愁,那是独自喝闷酒喝到颓醉. 喝酒还是招朋唤友的好, 再煮几个小 菜,蒸一屉大闸蟹.有人爱在黄酒里搁姜末 略烧开,说是螃蟹性寒,姜酒好驱寒.其实, 这好比好酒掺了水,不但味寡了,还添了好 些古怪.就好比吃蟹,有人要大卸八块以油 盐豆粉煎炒,李渔却道色香味全失了,这是 妒忌蟹的美味和美观才来多番蹂躏. 他主 张: 凡食蟹者, 只合全其故体, 蒸而熟之 ……则气与味纤毫不漏. 这显然是个可爱 的老头儿,比袁枚捧出的整本 《 随园食单》更 得真味.他二人倒有一点相似,爱酒而不嗜 酒.李老头说: 不好长夜之欢,而好与明月 相随而不忍别. 袁老头说: 酗酒者,不能知 晓酒味的美恶,辨别是非曲直. 明清另一位 可爱老头儿张岱居然不喝酒,因为家族遗传 式酒精过敏, 食糟茄,而即发W ,真真是少 了许多好文章. 继续说温酒,黄酒同样须留本味.记得 小时候家里有一个锡制温酒器,中间一个小 酒壶,外围似小坛子,热水就倒在里面.大约 金属导热快,小酒壶搁进去一小会儿酒便温 热了. 这会儿要寻老锡器是不得了,隔水略烫 一烫酒喝吧.烫过的黄酒绵软的,一股子暖 香,像温良的妇人坐侍在侧,不知不觉你便 微醺了.几个损友持螯饮酒,参着各路野狐 禅,窗外朔风鼓荡雪粒撒乱.你微眯着眼哼 着小调,谁要侧耳过来仔细听听,咿咿呀呀 只听得两句―― ―则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 年. 时光也酿得好生醇厚. (王亚,湘女,发表作品200余篇,在国内 多家报刊开设专栏,出版有散文集《此岸流 水彼岸花》《一些闲时》等.) 石墙 (同题诗) 风从远方吹来 经过石墙, 硌痛了你的乡愁 ―― ―龚志华 我要用那旧成顽石的光阴 码一部人生传记 ―― ―说话的云 起来! 苦难的兄弟,让我们团结成 抵御人世沧桑的统一战线 ―― ―谢午恒 一垛透风的墙 听得到历史的回声 ―― ―卢宗仁 晚风把一垛墙, 一条条撕开 挣扎的石头, 满眼是泪 ―― ―杨罗先 再坚硬的心, 也抵挡不住爱的种子 悄悄发芽, 绽绿 ―― ―余喜玲 以为一道石墙就可以阻断 我早已以一棵稗草的姿势, 在缝隙发芽 ―― ―钦丽群 美丽与乡愁 我用寂静的原色来表达 ―― ―袁艳云 墙里墙外发生的故事, 是石头的种子吗 岁月在墙上凹凸了自由, 那个人影呢 ―― ―吴群芝 一丝绿意从砖缝里探出头,已在最坚硬的词中就坐, 在最亮的词中绽开生命的盛大背景. ―― ―菲萍 大数据背后的 网络文学 袁跃兴 据报道, 首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近日在沪 举行,与会的网络文学作家、文学批评家等,共 同探讨了这些年来的网络文学的发展, 盘点了 网络文学繁荣发展的成绩, 剖析了目前创作过 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截至2014年底, 共有114部网络小说被购 买影视版权,成为热门IP(知识财产),有90部计 划将拍成电视剧,24部将拍成电影.据市场第三 方统计,2015年网络文学的产值规模可达70亿元.另据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科研机构统计,目 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达到了3387亿元的产值规 模, 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网络出版物已成为数 字出版发展的主力军. 这说明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 组成部分. 网络文学一直都处在文学界激烈争议的漩 涡中,从一开始被质疑、被视为 垃圾 ,到如今 成长为作者以数十万计、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 文学形 态与方阵,一 直没 间断.从1999年榕树下网站第一次颁奖算起, 到成为重要的文化现 象,仅仅花了10多年时间,我 们应该看到网络文学对文化的巨大贡献. 但是,正像文学批评界所指出的那样,目前 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有目共睹, 却存在着数量 多、精品少、抄袭模仿和 大而不强,丰而不富, 多而不优,快而不稳 等比较突出的问题.许多 网络文学作品题材雷同、情节拖沓、文字累赘, 抄袭模仿盛行, 点击率 、 流水作业 、 炒作 与网络文学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