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人间点评 | 2018-10-11 |
5 号、甬优
538、浙优
18、嘉
33、嘉58 等单晚新品 种,共推广面积 43.7 万亩,增产粮食 1.65 万吨.参加《高产优质多 抗晚粳稻新品种浙粳
22 的选育与应用》获2012 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 奖,参加 《广适型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嘉
33 的选育及推广》 项目获
2015 年度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组织实施水稻高产创建,晚稻示范方和攻关田产量屡创纪录. 五年来精心谋划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新品种因种高产栽培试验、示范 与培训,全县每年建立镇(街道)级以上示范方
18 个,面积 0.88 万亩,其中省级水稻高产创建千亩方
6 个,面积 0.72 万亩,百亩方
12 个,面积 0.16 万亩.通过连续多年的高产创建示范,有力的提高了单 位面积产量, 促进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百亩示范方产量由
2013 年的 643.3 千克/亩逐步提升到
2017 年的 924.8 千克/亩,高产攻关田由
2013 年的 706.2 千克/亩提高到
2017 年的 944.8 千克/亩.示范方和 攻关田产量水平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多次获湖州市高产创建竞赛第一 名.高产示范方已成为德清稻农学习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样板方,促 进了全县稻农高产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 有力地提高了全县水稻单产. 据县统计局年报, 近五年全县单晚平均产量 551.4 千克/亩比前五年平 均产量 529.6 千克/亩,增长了 4.1%. (3) 组织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研究示范成效显著. 针对全县稻田 养殖化趋势,坚持稳粮增收不动摇.大力开展 水稻+ 模式,提高种 粮附加值.先后开展了稻鳖共生、稻虾共生、稻鳝共生、稻鸭共育等 稳粮增效模式的研究与示范,走出了一条稳粮增收的新路子.2014 年996 亩常规晚粳稻 嘉58 稻鳖共生示范方经湖州市农业局实割验收, 平均亩产 562.7 公斤.2016 年220 亩稻虾共生 嘉58 示范方,经湖 州市组织专家实割验收,示范方平均亩产
551 千克/亩.主持《浙北稻 区稻鳖(虾)种养模式技术集成与应用》获2016 年度省农业丰收一等 奖;
《德清县农田种养结合模式研究与示范》获2017 年度市科技进步 三等奖. (4) 主持开展水稻病虫监测预报与防控策略有新的突破. 针对全站 缺少植保技术人员的状况,亲自下田做好单季晚稻病虫害监测预报工 作,认真起草水稻病虫害防治意见,科学指导水稻病虫防控工作,让 稻农按时用药,用好药,用对药,用放心药,确保了晚稻生产安全. 针对浙北稻区新时期农作制度的变化,主持开展单季晚稻病虫防治策 略研究,优化了病虫防治策略方案.单季晚粳稻大田二次防治技术在 种粮大户中广泛应用,比过去减少用药次数 2-3 次,累计推广 14.8 万亩.另外还在莫干山劳岭村、钟管镇下塘村二个省级粮食功能区内 创建了稻鸭共育、稻鳖共生二个千亩稻米绿色高产栽培示范方,达到 了不施用化学农药的目标, 实现了农药减量增效, 增加了稻米附加值, 为绿色稻米生产提供了样板方. (5)组织开展省级千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创建工作.近年来,积极争 创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先后争创了新安镇下舍村、新市镇谷门、加 元村,禹越镇天皇殿村,洛舍镇张陆湾村,钟管镇下塘村,莫干山镇 劳岭村等
7 个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 面积
8205 亩, 成为水稻高产创建 的重要示范基地,其中下舍省级粮食功能区被评为示范性省级粮食功 能区.同时,按照省厅部署,认定粮食生产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