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A003 | 2018-12-14 |
一是严格执行年初预算, 做到有预算不超支, 无预算 不动支;
二是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 把好资金审核拨付关, 严 格执行财经纪律, 压缩 三公经费 的支出;
三是强化专项资金 管理, 采取就地就近监管原则, 安排专人对资金使用进行跟 踪, 杜绝截留、 挪用专项资金, 极大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 是优先保障民生项目实施, 真正做到财政资金取之于民、 用之 于民. 周雪红 教育部党组于
2017 年12 月发出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通知, 对如何构建大学育人的十大 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这十大体系中, 资助育人质量提升 体系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学生资助工作中, 如何在原有的 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资助育人质量, 是当下高校资助工作亟待 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是资助对象认定精准化.科学认定学生家庭经济贫 困程度, 是推动精准资助的基础性工作, 也是做好精准资助 工作的前提.为此, 制定认定困难学生科学合理的标准尤为 重要, 必须在全面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前提下, 对其家 庭的经济收入进行量化评估和等级评定, 并按照严格的程 序, 建立 班级评议小组――学院――学校 三级评审机制,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属实的学生, 可申请学校组织的国家 助学贷款、 学校设立的各类奖助学金以及学费减免等, 确保 每一个困难学生精准获助. 二是学生资助工作智能化.高校学生是一个流动的群 体,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 分布以及资助需求每年都在 变化, 学校在贫困对象认定、 资金分配、 资助标准等方面也处 在动态调整之中.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扩大, 困难学生数量 的增长, 传统的手工工作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信息技术、 微信、 微博等高新智 能技术, 通过线上、 线下相结合, 建立学生资助数据库, 利用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困难学生的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 使困 难学生认定、 数据识别、 档案管理、 助学金发放等工作环节实 现智能化, 以避免传统工作模式的局限和疏漏, 确保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应助全助. 三是资助服务平台便捷化.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很多学生往往分布在几个校区, 每个小区也相隔距离较远. 为了便利学生申请并获得及时资助, 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建立 便捷化的资助服务平台, 诸如通过手机信息平台、 微信公众 号平台、 一站式网上服务系统 平台等多元化手段, 及时发 布资助信息, 使需要资助的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信息, 第一时间提交资助申请, 第一时间获得资助资金, 便利经济 困难学生及时获助. 四是资助教育德法一体化.对广大学生进行诚信守法 教育, 是做好精准资助的道德和法律基础.要结合新时代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实际, 把德法教育一体化贯穿在思想政 治教育和资助工作全过程, 使学生牢固树立诚信守法的思 想理念, 诚信做人、 依法依规受助.学校要建立学生资助诚 信档案, 内容涵盖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教育教 学信息, 全面、 真实、 动态、 持续反映学生在校各方面情 况.如果发现弄虚作假现象, 一经核实, 取消资助资格, 并 在其档案中作不良记录, 同时追回其获得的不正当经济利 益.情节严重的, 学校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惩戒.大学生在 校期间的学业成绩、 在校任职经历、 助学贷款记录、 奖惩信息 等都如实登记在案, 并随个人就业流转到用人单位.通过德 法一体化教育活动, 进一步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和法治观念的 内在自觉性和外在约束力. 五是实现资助效果最优化.资助学生的最终目的, 是通 过资助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促进他 们成长成才.实现资助效果的最优化, 必须坚持 点 面 结 合的原则, 既要抓好 面 , 使绝大多数困难学生都能够得到 应有的资助, 以维持在校学习、 生活的基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