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怪只怪这光太美 | 2018-12-14 |
电话: 95013812345-1032 myfalv@163.
com 制版: 王抒
2013 年6月6日星期四
08 中国贸易报 CHINA TRADE NEWS 经历了停产又复工的风波后, 新飞电器再次被 推到风口浪尖.
5 月27 日, 新飞电器 生产线暂停生产 的消息 不胫而走.6 月3日, 新飞所有临时工又重返工作 岗位.至此, 持续了
7 天的新飞电器停产事件暂时 平息. 新飞生产了中国第一台无氟冰箱, 曾仅次于海 尔, 稳坐中国冰箱行业的第二把交椅.但近年来, 新 飞高管频繁更迭, 工厂停产, 沸沸扬扬的事件频频 发生.曾经辉煌的新飞为何频频折翅?在经历了一 次又一次的风波后, 新飞能否再次起飞? 外资进入 控股 90% 王旭 (化名) 是新飞的老员工, 之前曾担任中层 领导.当 《中国贸易报》 记者联系到他时, 他并不愿 多言.在记者的一再坚持之下, 他才叹了一口气, 说: 经历了新飞的大起大落, 很痛心.当年引入外 资, 就埋下了隐患, 之后, 许多事就不可控了.事实 上, 从那时开始, 新飞就已走向衰退. 回望来路, 在1994 年, 新飞的资本结构发生了 根本性变化.那年, 河南新飞与新加坡丰隆亚洲有 限公司及新加坡豫新电器合资建立了新飞电器. 这是一场曾经被看好的跨国联姻, 其孕育的潜 在品牌复兴大戏也备受关注. 坦率地说, 合资在初始阶段还是起到了积极 作用. 王旭表示. 当年, 新加坡方面投资建造了中国第一条新的 无氟冰箱生产线, 冰箱产量从
36 万台上升到
100 万 台以上, 税后净利润达到 3.15 亿元, 所有股东在以 后的
3 年全部收回本息.1996 年, 新飞电器跻身全 国冰箱三强, 成为中国冰箱业 四朵金花 之一. 然而, 世事难料.2000 年, 丰隆亚洲收购了新 加坡豫新电器, 持股 51%, 成为控股股东.2005 年, 新乡市政府以 5.1 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新加坡丰隆 亚洲转让了新飞集团在新飞电器公司中持有的39%的国有股份, 重大的分水岭由此形成.至此, 丰 隆亚洲持股 90%, 新飞电器受到外资的绝对控制. 原来的高管不仅失去了经营权, 而且还由决策者变 为参与者. 国际化改造 水土不服 获得新飞电器的经营权后, 丰隆亚洲废弃了此 前新飞已形成的 扁平化管理 模式, 开始对这家国 企进行改造, 包括完善企业制度、 规范和流程、 高层 大换血以及企业文化再造, 旨在将国际化、 专业化 的理念和模式引入新飞, 提高新飞的管理水平. 但新飞的创业元老并不认同, 王旭认为, 这一 系列国际化改造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反而破坏了 中方管理时代留下的企业 DNA. 在李根担任董事长期间, 新飞电器有一个总经 理、
7 个副总经理.这7个副总负责研发设计、 销售 和售后等各个部门, 责权清晰, 办事情找谁很清楚, 也能很快办成.但现在, 领导越来越多, 一个部门 有几个高管, 谁都当家, 谁都不能拿主意, 过去一天 能办的事, 现在经常一周也办不下来. 王旭强调: 更为关键的是, 新飞电器原来的中 方高层被陆续替换, 公司前后换掉的中高层人员达
10 多人, 管理团队屡屡动荡, 形成恶性循环.尤其 是丰隆亚洲控股后, 中外合资的利益博弈日趋激 烈, 围绕新飞品牌的使用权和所有权, 丰隆亚洲和 河南新乡市政府之间的矛盾逐渐爆发.
2009 年, 双方签订了新飞知识产权协议文本. 按照当初的协议, 丰隆亚洲旗下的新飞电器拥有新 飞冰箱、 洗衣机和空调产品的品牌使用权, 而新飞 集团则拥有新飞厨具等小家电产品的品牌使用权. 这种矛盾的品牌安排从开始就造成了新飞集 团和丰隆亚洲方面的内乱纷争, 严重损害了新飞的 品牌信誉. 上述一系列事件注定了这一中外联姻模式的 悲剧命运, 令新飞成为一个衰败样本.而最终导入 的国际化管理基因, 在新飞遭遇了水土不服. 前途未卜 自丰隆亚洲接手新飞以来, 关于新飞将被二次 出售的传闻就从未停止过.2009 年, 有关丰隆将以 逾7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新飞的消息更是铺天盖地.时至今日, 网上关于新飞电器将被出售的消息 依然不断出现. 在家电行业观察家刘步尘看来, 新飞电器目前 已是日暮西山, 内部很多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甚至 是不治之症.他认为, 新飞电器和当地新乡市政府 的关系、 新飞电器外资方和老员工的经营理念的差 别等诸多问题, 制约了这个企业的发展. 事实证明, 新加坡方面不管是继续控股还是 放弃, 已经玩儿不转新飞了.这棒交给谁, 是委托 经营, 还是卖股份?下家能否找到?命运如何?都 是未知数. 业内资深专家刘荷清如是说. 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