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52276522 | 2019-01-06 |
30 余年, 在峭壁悬崖 间挖出一条10公里的 天渠 .
潺潺渠水, 润泽了当地
1200 多人, 使曾经闭塞的 贫困村面貌一新. 当地人管它叫 大发渠 .村民们以最朴实而又 最隆重的口头命名方式, 感谢他们的带头人――贵州 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老支书黄大发. 黔北深处, 多为喀斯特地质. 黄大发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坝, 海拔1250米, 山高岩陡, 雨水落地, 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 根本留不下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 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 必须来 回走两个小时, 争水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 连 牛脚窝水 村民都 要收集起来. 村民用水, 第一遍淘米洗菜, 第二遍洗脸洗脚, 第三遍喂猪 喂牛.县里的干部来草王坝考察, 村民递过来的水杯里, 满是 浑黄. 因为缺水, 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把玉米粒炒熟去 皮再磨成粉, 蒸熟后就成了当地人餐桌上的主食.这种 苞沙 饭 难以下咽, 在喉咙上直打转转. 没有水, 别说发展产业, 村民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 一些 家庭吃盐都需要赊账. 对于贫穷, 黄大发比别人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几岁时, 母亲 就去世;
父亲抽大烟, 败光了家中房屋和田地后撒手人寰.13 岁, 黄大发便成了孤儿, 滚草 窝, 吃百家饭长大. 对于摆脱贫困, 他有着比 别人更强的决心. 穷就穷在水上, 一定要想 法通上水, 让大家吃上米饭. 1958年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 那年, 黄大发下了决心. 一定要想法通上水, 让大家吃上米饭 草王坝村几面大山的背后是螺丝水河.20世纪60年代开始, 由当地公社牵头, 草王坝大队、 健康大队、 胜利大队共同开建 红旗 大沟 , 想引来这稳定的水源.黄大发任指挥长. 当时, 修这条水渠, 中间必须打通一条长116米的隧道, 公社认为 技术难度太大, 黄大发就带着群众自己干. 黄大发先用农村土办法确定水平线: 竖起竹竿测量, 人眼两边 校瞄 .洞口越打越深的时候, 黄大发用耳朵贴着山听, 指挥群众 往声音一致的方向打, 耳朵都磨起了老茧.最终, 隧道打通了. 但是, 由于缺乏资金、 技术和劳动力, 用黄泥巴敷成的渠壁难 经风雨, 水渠修修补补十几年, 没法再用, 在20 世纪
70 年代被废 弃. 刚修渠的时候我才几岁, 十几年里父亲经常不在家里, 都和 大家在工地上.修渠失败的时候, 我已经上中学了, 那时候父亲经 常在家里发呆, 我知道他很伤心. 黄大发的二儿子黄彬权说. 但是, 黄大发没有放弃.
1976 年, 遵义县水电局干部黄著文来到草王坝, 住在黄大发 家里. 小个子、 有干劲, 满手的茧握手扎着疼. 这是黄大发给黄著 文的最初印象.彻夜长谈中, 黄大发再次表明了修渠的决心. 再次见到黄大发, 是1990年腊月, 那天下着大雪, 已经成为遵 义县水电局副局长的黄著文晚上回家, 看到了来访的黄大发.
10 多年了, 但一眼还是认出了他.他穿着破解放鞋, 没有袜子, 脚趾 露在外, 一身单衣冻得发抖. 黄大发的挎包里, 装着一份沉甸甸的修渠申请. 我走了两天到县里, 就是要找你.我要修螺丝河工程, 想请 你帮助立项. 我是村支书, 有责任修通水渠, 解决村里人畜饮水, 不然贫困老是改变不了. 我要实现通水愿望, 这一次, 拼了命也 要干. …… 这一次, 拼了命也要干 水渠工程立项了, 摆在黄大发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 是凑钱. 按照当时的政策, 修建这样的工程, 国家补助材料、 匹 配一定资金, 村民要投工投劳, 须自筹部分资金.算下来, 全村900多人, 要凑1.3万元. 当年, 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仅为80元. 黄大发召开村民大会, 提出了每家每户凑钱的要 求.作为村支书, 他率先拿出了100元. 修建水渠的热情被再次点燃.当晚, 有的村民就外出 借钱了.第二天一大早, 出村小路上满是赶着牲口, 背着 鸡蛋、 黄豆、 蜂蜜的村民, 他们要到附近集市卖了换钱. 村民杨春友说: 盼水盼了几十年, 有机会修水渠, 家里生活再苦都要支持. 也有村民反对.以前那条半途而废的水渠是村民 心头的伤疤, 有的村民说: 修得通, 我手掌心煮饭吃. 黄大发回答: 修不通, 我拿命来换. 妻子徐开美劝他, 晚几年, 等大家经济条件好点再 修.黄大发说: 修水这事等不得, 再难也要上.水不 通, 大家经济怎么好得了? 第三天, 1.3 万元凑齐.遵义县水电局领导感动地 说,这不是工程款, 是草王坝群众的心! 1992年正月初三, 大雪天, 开工了. 黄大发扛着钢钎, 带着几百人的队伍往山上进发. 每20米水渠被确定为一个桩号, 每个桩号按照施工 难易程度确定不同数量的人工, 每个家庭按照土地多少 确定要投劳的人工…… 干部干, 群众看. 黄大发说.从材料运输到实地 施工, 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