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wtshxd | 2019-02-08 |
1 9
9 9 年1月21日,顶着凛冽的寒风,河北省林业厅厅长王廷玖,副厅长张彦斌带领省,市,县十几名干部,亲手把一块嵌有 太行绿 化新愚公 的牌匾送到杜过秋老人手中,并给老人送去了油,肉,面及慰问款. 刘家沟村位于太行山东麓,是典型的石质山区,土地干旱瘠薄.杜过秋从小就在山里生,山里长,对大山有深厚的感情.他的父亲杜智,早在解放初期就带领全家人节衣缩食,在太行山上栽下几千棵柿子,黑枣树,绿化面积上百亩.三年困难时期,杜智一家种下的黑枣树成了村里人的 救命树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赞皇县吹响了绿化太行山的号角. 为追念前贤,激励后人,赞皇县委,县政府于1983年在刘家沟村头为已故的杜智立了一块纪念碑.这年腊月,已年过半百,儿孙满堂的杜过秋找到村干部,要求继承父志,到父亲曾撒过汗水的柿子洼承包荒山.就这样,他怀揣着按了手印的承包书,背上一口铁锅,扛着锹镐和必备的生活用具进了柿子洼. 柿子洼离村4公里,过去曾有成片柿林, 文革 期间因人为损毁树木所剩无几.面对满眼裸露的岩石和茅草,杜过秋搬来一块块石头,在背风处垒起了一个小石屋就算安了家.从此,杜过秋开始了艰苦创业. 每天天刚蒙蒙亮,寂静的荒山便出现了杜过秋单薄的身影.刨坑栽树,一镐下去,虎口震得生疼.石头再硬,也没有他的决心硬.尽管刨一个树坑,常常要花上一个多小时,他还是天天刨坑不止.就这样,他刨秃了一把又一把铁镐,穿破了一双又一双鞋子,像当年北山愚公那样,一点点地 啃 掉大山的黄色,植起片片绿荫. 刨坑难,找土更难.为了找土,杜过秋走遍了山山洼洼,从山缝里抠,在荆棘里扒,弄一担土往往要走几里山路.为保证小树成活, 他一棵树要浇一担水,水要到山下水库去挑,一趟1公里.有人算了一笔账,5万棵树浇一遍水,走的路程相当于绕地球转一周还多. 不过,杜过秋也有心烦的时候,那就是山里的老鼠和蚊子.每天晚上,都有成群结伙的老鼠出来捣乱,有些胆大的,竟爬上炕去咬杜老汉的脚趾头.为这,杜过秋特意准备了几根秫秸秆, 几乎每晚都要同老鼠搏斗. 炎热的夏季,那些蚊子更把他当成 唐僧肉 ,此起彼伏,轮番进攻.杜过秋疼痒得实在难忍时,就往墙上,树上蹭.
1 9
8 7 年,因为绿化太行山有功,杜过秋被评为全国林业劳动模范,1990年又荣获全国绿化奖章. 在老人居住的石屋前,王廷玖厅长拉着老人那双长满老茧的手嘘寒问暖.王厅长说: 厅里将筹措3万元钱,1万元用于修路,2万元给您盖两间宽敞的房子, 让您这位功臣在山上过个幸福晚年! 本报讯 戌边卫国建新功,绿化高原创奇迹 的西藏军 区官兵,40年来靠一双铁手掌,一副铁肩膀,一颗造福西藏 人民的赤诚心,喝风饮雪,战天 斗地,在世界屋脊植树造林四万余亩,先后有11个单位被国家和三总部评为先进单位,47名同志被评为绿化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1996年,西藏军区被评为 全国造林绿化300佳单位 和 全军绿化先进单位 .
4 0 年前的西藏高原,无论是从雅鲁藏布江源头狮泉河到藏南谷地的尼洋河畔,从珠峰侧到冈底斯山,还是横贯西藏南北的 一江两河 流域,都没有人工造林和人工草场,水土流失严重.据西藏气象资料记载: 一江两河 流域仅1940年到1951年11年间发生泥石流13起.为从根本上改善西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从50年代起,西藏军区的官兵们便在 一江两河 流域展开了植树造林的战斗.四十多年来,一茬茬雪域卫士,把绿化高原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每年冰雪融化之际,他们抡锹挥镐挖坑植树,涌现出了春划牛皮筏子,冬越冰河,冒着生命危险造林护林的 全国绿化劳动模范 丹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