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向日葵8AS | 2019-02-26 |
50 多斤重的炸药拉着绳索滑降, 穿 着近30 斤防护服、 鞋底厚达18 厘米 的排雷鞋, 绑着一条细绳在近 70度的陡坡上一米一米 地排雷. 在没有硝烟的和平年代, 排雷 是最危险的军事任务之一, 排雷兵 是离生死最近的军人. 杜富国参加的这次中越边境云 南段扫雷行动, 是继
1992 年、
1997 年两次大排雷之后的第三次大面积 排雷行动, 涉及113片雷区.
2018 年10 月11 日下午, 云南 扫雷大队四队继续在老山主峰西 侧的雷场开展扫雷作业.这是第 三次边境扫雷人工搜排的最后一 块雷场. 有着近
8 年军龄的中士杜富 国, 和与他同年入伍的战士艾岩, 在同一个作业组.他们是好兄弟, 更是雷场上生死相依的战友.接 近坡顶的地方, 在扫雷爆破筒 翻犁 过的土地上, 杜富国和艾岩发 现了一枚露出部分弹体的爆炸物, 杜富国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 危 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 并且根据以 往经验, 下面可能埋着一个雷窝. 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报告情 况, 队长当即下令: 查明有无诡 计设置. 杜富国接到命令后以作 业组长的身份, 命令艾岩: 你退 后, 让我来. 艾岩便转身向后退 了几步. 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 小 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 突然 轰 的一声巨响, 杜富国下意识 地倒向艾岩那侧, 飞来的弹片伴随 着强烈的冲击波, 把杜富国的防护 服炸成了棉花状, 也把他炸成了一 个血人, 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也正由于杜富国这舍生忘死 的刹那一挡, 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 受了皮外伤. 经多级医疗机构接力营救和精 心治疗, 杜富国脱离了生命危险. 红色土地孕育崇高精神, 信仰 家庭塑造坚强战士.杜富国出生在 革命老区遵义, 从小听着革命故事 长大.他父亲杜俊是一名老党员, 从小就向儿女们灌输着质朴纯粹的 家国情怀. 杜富国负伤入院后, 杜俊接到 消息第一时间赶往医院.当他看着 病床上的富国, 一向坚强的杜俊再 也忍不住, 跑出病房外蹲在走廊上 双手紧紧抱住头, 痛哭了整整半个 小时. 2015年的一天, 杜俊接到儿子 打来的
电话: 爸, 我打算申请到一 线扫雷. 杜俊深知其中的危险, 但 他更能理解儿子的追求. 注意安 全, 努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虽然 内心很担心, 但杜俊还是选择了支 持儿子的决定, 并嘱咐儿子要多加 小心. 杜富国到扫雷队后, 杜俊每周 都能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电话 中, 儿子从来不向杜俊提及扫雷的 事情,也是怕家里人过于担心.2016 年6月, 杜富国第一次跟杜俊 提起了扫雷队的事情: 我的一名战 友在扫雷的时候牺牲了…… 父子 俩都沉默了片刻, 杜俊叮嘱儿子扫 雷时要小心谨慎, 千万不能马虎. 杜俊偶然在网上看到了儿子的 扫雷图片, 图片中扛着炸药的杜富 国正在陡峭的山坡上艰难地攀爬, 而其他图片则是他们排出的成千上 万枚爆炸物.看着这些图片, 隔着 屏幕都能感受到危险的杜俊下意识 地按下了杜富国的电话, 电话那头 却始终无人接听. 挂断电话后, 杜俊就后悔了, 父母应该让雷场上的孩子放下包 袱大胆去干, 而不能拖了他们的 后腿.冷静后, 杜俊在朋友圈中 晒出了儿子的扫雷图片并鼓励地 写道: 边境扫雷, 背药包的那个 是我儿子.这是他们的战果, 为 他们点赞. 后来, 杜俊时刻关注着边境 扫雷的消息, 一看到相关新闻, 他 就会第一时间在朋友圈里转发, 一边为英勇的儿子加油点赞, 一 边向亲人朋友 炫耀 着自己的英 雄儿子. 杜富国负伤后, 杜俊专门抽 时间去了趟麻栗坡县猛硐乡, 他 想去看看儿子战斗过的地方.当 见到杜富国同组战友艾岩脸上还 有擦伤, 便关切地问: 孩子你伤 得重不重? 艾岩听到这话, 忍不 住潸然泪下.杜俊还不停地安慰 着艾岩: 任务还是要完成的, 不 能因为一个人受伤就停下来.我 作为富国的父亲, 希望你们能把 任务圆满完成. 杜富国为边境扫除雷患、 为战友血 染雷场的英雄壮举传开, 在西南边陲、 云贵大地、 军营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也 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 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的群众得知 杜富国受伤后, 心里非常难过, 他们决 定去医院看望杜富国.由于路途太远, 路也不好走, 经过商量, 乡亲们推选了 群众代表, 特意包了一辆车一大早从猛 硐赶往开远解放军第926医院. 穿上最隆重的民族服饰, 带上土鸡 蛋、 猛硐特产的香蕉, 带着猛硐人民的 祝福, 一路冒着瓢泼大雨和浓雾, 颠簸 了近7个小时赶到了医院. 看着原本阳光帅气的好小伙, 如 今缠绕着绷带, 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 乡亲们不由得湿润了眼眶: 我们猛硐 刚刚遇了洪灾, 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 只能提点自家产的香蕉、 鸡蛋, 表示我 们的心意. 扫雷官兵是我们的大恩 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