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雷昨昀 | 2019-04-26 |
二是神经病, 指 中国制造 的智能化水平较低, 软件开发和应用水平落后. 从总量平衡的角度来看, 可以预料的是, 后经济危机时代欧美在消费上的 去杠杆化 与中国在 生产上的 去产能化 , 可能是两个并行的、 交互影响的必然趋势.前者要求欧美国家增加储蓄, 降低 过度的消费;
后者要求我国压缩或消化过度的生产能力, 尤其是传统低附加值产业的产能.因此, 中 国像过去那样利用欧美的市场来支持自己经济加速成长的企图, 就受到了极大的抑制, 不得不长期面 对一个处于 不景气状态 的欧美市场.中国与世界经济再平衡的核心, 就目前中国政府可以掌控的 政策工具而言, 实施扩大内需策略是实现 去产能化 的最佳方略.首先, 从短期来看, 稳定外贸增长 是保增长的主要方法之一.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中存在着 三个比重低 的不良格局, 即民生性投入 比重低、 服务业比重低、 中等收入者比重低, 这是中国内需难以扩大的主要需求方原因[ 4].由此导致 我国对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的依赖, 在不断形成和累积巨大的过剩产能同时, 加剧了经济增长对出口 导向的依赖.当遇到外部危机时经济必然下行.不解决 三个比重过低 问题, 上述简单恶性循环又 ・
4 ・ 会出现.由于这 三个比重过低 的问题是在长期的经济结构失衡中形成的, 解决它们需要长期的努 力和奋斗, 因此从短期来看, 稳定外需是防止经济大幅度下行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对外向型经 济比重较高的沿海省份来说, 稳定外贸对保增长的作用要大大高于其他地区, 沿海地区轻易地放弃来 之不易的国际市场份额, 显然不可行也不可取.其次, 简单地提高劳动者收入和需求水平, 并不能顺 利地解决中国的过剩产能问题.政府面对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是, 如何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顺利 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扩大内需表面上的决定因素在需求方, 其实真正的难题是 在供给方.实践证明, 在中西方技术水平落差较大的前提下, 对国人需求能力的提升, 其结果不是扩 大了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而是扩大了对西方过剩产品的强劲需求, 甚至是对 富国 奢侈品的需求. 因此从长期来看, 如果不把扩大内需与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 不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中 国文化自身的自觉和自信, 本土产业就没有国际竞争力, 必然导致过剩的生产能力既无法在出口导向 中消化, 也无法在扩大内需中消化.另外, 走依靠扩大内需支撑经济发展的道路, 对经济全球化战略 的转型升级, 并不是像某些舆论所说的那样, 应该回归自力更生的内向型经济, 恰恰相反, 是要在新一 轮全球化浪潮中, 走开放式创新发展道路.过去我们通过技术购买和引进外资的 技术溢出 效应, 以学习和模仿为主运用西方技术进行产业升级, 但是市场换不来真正的高技术, 以学习模仿为特征的 技术发展道路存在被阻止性.由此很多人主张国家要加大对本土企业的研发投入和自主品牌的投 入, 坚决走 自力更生、 自我创新 的道路.其实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这种选择很难收到像过去那样 不计成本的军事工业发展中取得的实际效果.更多竞争性的民用产业发展, 还是必须遵循市场化的 原则, 在开放的全球竞争中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高级要素, 包括来自西方世界可以利用的技术、 知识 和人才, 在我方控制下逐步形成自己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