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NaluLee | 2019-04-29 |
人离不开盐,尤其在大量依靠体力劳作 的古代,缺盐就会虚弱并且心智大乱;
我国大约在炎黄时期开始煮盐…… 然而, 中国食盐长期是土法制作的粗 盐,氯化钠含量不足50%,其中还含有很多 有害物质. 而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已明确规 定,氯化钠含量不足85%的盐不许用来做饲 料. 东洋和西洋人一面讥笑中国是 食土民 族 ,一面垄断我国的精盐市场,牟取暴利. 实际上,制作精盐并不难,成本也不高,只是 中国当时缺少化工人才,无法涉足. 1913年秋天,从日本学成归国后,30岁 的范旭东独自一人来到天津塘沽.这里的海 滩边盐坨如冰雪一般,无边无际. 他目睹此 景,显得有点激动. 日后他对伙伴说: 一个 化学家,看到这样丰富的资源,如果还没有 雄心,未免太没有志气了. 他决心首先发展精盐生产. 他积极研究 精盐生产技术, 着手筹办久大精盐公司. 当时,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湘、鄂、赣、皖和江苏南 部等地,食盐运销由官商合伙垄断. 盐商挟资 财,勾结官府,左右盐政,鱼肉人民. 优质精盐 全由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只有达官贵人才吃 得起. 范旭东决心自制精盐的消息一传开,立 即遭到旧盐商的反对. 但社会舆论极力支持, 当局不得不予以批准. 久大精盐公司于1913 年开始招股集资筹备. 这年,由盐务署长景本 白任董事长, 范旭东任总经理的久大精盐公 司挂牌,在天津塘沽正式建厂. 1915年,范旭东开始研制精盐,以海滩 晒盐加工卤水,用钢板制平底锅升温蒸发结 晶,生产出第一批精盐. 这种盐品质洁净、均匀、卫生,纯度达到90%以上. 范旭东亲笔设 计了一个五角形的商标,起名 海 王星 . 久大精盐很快遭到国内外盐 商的围剿,日商在报纸上散布 海 王星 有毒的谣言,英国驻华公使 甚至企图用军舰封锁天津港.阻止 运盐船出港,国内的盐商更是群起 攻伐. 可事实胜于雄辩,老百姓信 任 海王星 . 1917年,久大精盐销出1万担, 1923年增加到4万多担,1936年达 到顶峰,约50万担. 中国百姓吃上 了相对便宜的国产精盐.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前,国内许多 商品都带个 洋 字,譬如说 洋碱 . 其实, 洋碱 的学名就是碳酸 钠,也叫苏打. 当然,民间也有叫肥 皂为 洋碱 的. 其所以叫 洋碱 ,是因为当时 中国不能生产. 洋碱 有什么用? 当时国人最 常见的装束是粗布长袍,色彩单调, 并且不耐磨. 印染的布料是一种奢 侈品,因为印染需要用碱,而碱十分 昂贵. 在制碱业, 以氯化钠与石灰 石为原料的 苏尔维法 是最先进的 技术,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形成 专利垄断,对外绝不公开. 当时,垄 断中国纯碱市场的是英国卜内门 公司. 一战 爆发后,远洋运输困 难,英商乘机将纯碱价钱抬高七八 倍,甚至捂住不卖,使许多民族布业 工厂陷于停顿. 范旭东曾到卜内门的英国本 部参观. 英国人嘲弄地说, 你们看 不懂制碱工艺,看看锅炉房就行了. 范旭东决意雪耻制碱,一群跟他意 气相投的青年科学家聚集在他的 周围,其中有后来出任新中国食品 工业部部长李烛尘、因独创 侯氏制 碱法 而闻名世界的侯德榜,等等. 范旭东曾与外商谈判购买制碱 技术. 对方提出的条件十分苛刻:在 生产的关键工序由他们直接派人操 作,不带学徒,不传授技术;
在中国销 售产品, 得由他们规定市场……范 旭东断然拒绝了这些条件, 决心从 国外购买设备,自己组织生产. 1917年, 范旭东与陈调甫、王 小徐合作,在他天津寓所的庭院内 竖起制碱装置,进行模型试验. 3个 多月后,他们打通了工艺流程,制得 9公斤产品. 1918年11月,久大公司 成立永利碱厂. 1924年8月,永利投 入200万元, 终于产出了第一批成 批量的碱制品. 可令人失望的是, 这产品是红黑相间的劣质碱. 消息 传出,英资公司发出一阵嘲笑之声. 屋漏偏遭连夜雨. 此时,厂里4 台船式煅烧炉全部烧坏,无法再用, 被迫停产. 苦候数年的股东们也失 去了耐心,惟有范旭东仍然咬牙坚 持. 卜内门公司乘机要求与范旭东 会谈, 希望入股永利. 范旭东以公 司章程明确规定 股东只限于享有 中国国籍者 为理由,予以回绝. 1925年春,在侯德榜等的努力 下, 找出了产品质量问题的原由. 对症下药,逐见成效,产品颜色开始 转白. 一年多后的1926年6月29日, 永利终于生产出纯净洁白的合格 碱,全厂欢腾. 范旭东眼噙热泪,对 身旁的陈调甫说: 这些年, 我的衣 服都嫌大了. 老陈, 你也可以多活 几年了. 范旭东给产品取名 永利纯碱 , 以区别于 洋碱 .这年8月,在美国费 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 永利纯碱 荣膺大会金质奖章,专家的评语是: 这是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 当永利碱厂生产正常, 营业扩展, 有 了盈余之后, 范旭东又决定生产中国自己 的酸. 1930年12月, 国民政府制订了十项实 业计划, 其中有办硫酸铵厂一项, 并于 1931年成立中国氮气公司, 负责筹备此事. 消息传出, 英国卜内门公司和德国蔼奇颜 料工业公司表示愿与中国合办硫酸铵厂. 但在商谈中, 他们先说中国不必办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