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过于眷恋 2019-05-07
第32卷第9期2016年 中学生物学 Middle School Biology V01.

32 No.9

2016 文件编号:1003―7586(2016)09―0041―02 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教学中的问题讨论 李士杏(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浙江杭州 311121) 摘要针对"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对果胶和果胶酶的相关 背景知识进行了适度的补充和拓展,对于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给出了对实验进行 改进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果胶果胶酶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是浙科版高中生物学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中的实验.教材中虽然简 单地介绍了果胶和果胶酶的背景知识,但是在解题 时,学生如果遇到更深入的问题,比如胶的化学本质、 组成成分、理化性质、来源等问题以及果胶酶和果胶 甲酯酶的关系等问题,学生就显得比较茫然.该实验 操作看似简单,其实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学生常反映 实验现象不够明显,重珊I生差.笔者下面补充了一些 关于果胶和果胶酶的相关知识,讨论了实验过程中的 常见问题,并给出了实验改进的一些建议,为该实验 的教学提供参考. l果胶的化学本质和分子结构 果胶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多糖,相对分子量介于 50~300 kD之间.果胶分子不仅仅是由半乳糖醛酸以 仅一l,4糖苷键聚合而成的多糖链,其实还含有鼠李 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海藻糖和芹菜糖等组成 的侧链以及少量的单糖,其中半乳糖醛酸中的C.可 被甲酯化或酰胺化.果胶分子的结构非常复杂,且随 着植物的种类、组织部位、生长条件等的不同而不同. 大致可分为同型半乳糖醛酸聚糖(HGA)、鼠李半乳糖 比较豆浆和牛奶中蛋白质种类的差异,也意识到合理 膳食、均衡搭配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整个探究活 动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 5教学反思 科学探究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核 心思想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 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 因果关系,形成概念,获得真理.通过教学实践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生 醛酸聚糖一Ⅱ(RG一Ⅱ)、木糖半乳糖醛酸聚糖(XG)和 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一I(RG―I)四个结构区域(图1). RG一Ⅱ "毛糙区"RG―I 图1 果胶的基本结构图 2果胶的水溶性及提取和纯化果胶的方法 果胶的溶解性由果胶的聚合度及甲氧基的含量 和分布决定.一般来说,果胶的相对分子量越小,酯化 度越高,其溶解性越好.果胶颗粒溶解时是先溶胀再 溶解. 果胶在植物细胞壁中的含量最高,主要存在于初 生细胞壁和中间片层.山楂中果胶含量高于其他水 果,约为6.4%.但实际生产中考虑到原料的成本较 高,常从柑橘皮和苹果皮渣中提取果胶.有研究表明 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 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的有效策略.另外,教师要不 断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 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用生物技术 架起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姚国平.优化概念教学策略提高概念教学实效[J].生物 学教学,2016,8―9. [2]刘恩山.在教学中实现主动探究学习与凸显重要概念传 递的对接[J].生物学通报,2012,33―37. 一4l一 万方数据 柚子皮、向日葵盘以及脐橙皮中果胶含量也很高. 果胶的提取过程是一个将不溶性果胶转化为可 溶性果胶,可溶性果胶向液相转移过程.果胶的提取 方法有多种,应用最广泛的传统的方法是用稀酸进行 提取.纯化果胶的方法也有多种,普遍使用的是醇沉 法,利用了果胶不溶于乙醇的特点. 3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的区别 果胶酶是指能分解果胶物质的多种酶的总称.果 胶酶大致可分为果胶水解酶、果胶裂解酶(PL)、果胶 酯酶(PE)和原果胶酶等.果胶水解酶又有多种,如聚 半乳糖醛酸酶(PG)、聚半乳糖醛酸甲酯水解酶(PMG)、 聚鼠李半乳糖醛酸酶(RHG)等.由于人们对PG的认 识最早,早先常被称为果胶酶.所以,果胶酶是一类酶 的统称还是特指半乳糖醛酸酶(PG)还需根据上下文 进行理解. 聚半乳糖醛酸酶(PGl可以水解切断果胶分子的 仅一l,4糖苷键,但对于酯化程度较高的果胶来说水解 速度较低.果胶甲酯酶(PME)的作用位点是果胶分子 的还原性末端或邻近的游离羧基,能水解果胶中甲氧 基与半乳糖醛酸之间的酯键,形成甲醇和果胶酸.再 经过PG作用可形成半乳糖醛酸(图2).在果实软化 过程中,PME的作用是PG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