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yy888555 | 2019-05-15 |
70 周年! 研制雷达使我国海域可监控可预警范围全覆盖 刘永坦:打造海疆 火眼金睛 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胡 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打破国外技 术垄断, 为我国海域监控面积全覆盖提供技 术手段;
40 年坚守带出一支 雷达铁军 …… 他就是
2018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 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刘永坦.
1 月8日, 刘永坦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过了 沉甸甸的奖章、证书. 冷板凳 一坐
40 年 刘永坦带领团队研制的新体制雷达究 竟新在哪儿?他告诉记者,这款雷达不仅能 够 看 得更远,还能有效排除杂波干扰,发 现超低空目标,对于对海远程预警来说至关 重要.为了这个 新 字,他在 冷板凳 上一 坐就是
40 年. 严冬时节的山东威海,寒风萧瑟.刘永坦 带领团队成员一同检查正在调试的新体制雷 达设备,面前是一个面积约
6000 平方米的雷 达天线阵,天线阵外就是波浪翻滚的大海. 如果说雷达是 千里眼 ,那么新体制雷 达就是练就了 火眼金睛 的 千里眼 ,被称 为
21 世纪的雷达 .它不仅代表着现代雷达 的发展趋势,更对航天、航海、渔业、沿海石 油开发、海洋气候预报、海岸经济区发展等 都有着重要作用. 早在
1991 年,经过十年科研,刘永坦在 新体制雷达与系统试验 中取得了重大突 破,并建成我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获得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那时,身边很多人 劝他 功成名就、见好就收 ,但刘永坦却说: 这还远远不够. 随后的十余年里,从实验 场转战到实际应用场,他带领团队进行了更 为艰辛的磨炼. 刘永坦说,各种各样的广播电台、短波电 台、渔船,发出强大的电磁干扰是最大的难题. 设计―试验―失败―总结―再试验……他带 领团队进行上千次调整, 终于找到了解决方 案. 这项完全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
2015 年再 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依靠传统雷达,我国海域可监控可预警 范围不足 20%,有了新体制雷达,则实现了全 覆盖. 刘永坦告诉记者,给祖国的万里海疆安 上 千里眼 ,国防才能更安全. 带出一支雷达 铁军
1936 年12 月, 刘永坦出生在南京. 第二 年,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南京、武汉、 宜昌、重庆……刘永坦回忆说,他的童年被颠沛 流离的逃难所充斥, 让他从小就对国家兴亡有 着深刻理解.1953 年, 刘永坦以优异的成绩考 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大三时,他作为预备师资 到清华大学进修,开始接触无线电技术,返回哈 工大后组建了无线电工程系.1978 年, 被破格 晋升为副教授的刘永坦作为国家外派留学生, 到英国深造. 雷达看多远,国防安全就能保多远.这样 的雷达别的国家已经在研制, 中国决不能落 下,这就是我要做的事.
1981 年秋,毅然回国 的刘永坦带回了一个宏愿―― ―开创中国的新 体制雷达之路.
1990 年4月3日,对于团队来说是刻骨铭 心的日子―― ―这一天,新体制雷达技术终于使 目标出现在屏幕上. 团队所有成员都流泪了, 是成功后的狂喜, 也是多年压力的释放.40 年里, 刘永坦的团队从最初的
6 人发展到
30 多人,成为新体制雷达领域老中青齐全的人才梯 队,建立起一支雷达科研 铁军 . (据新华社北京
1 月8日电) 设计防护工程让核武器新型钻地弹威力消弭无形 钱七虎:为国铸造 最强盾牌 新华社记者 梅世雄 梅常伟 凌军辉 曾赴海外刻苦求学,曾赴核爆中心现场 试验,曾赴千米地下深入研究……他用毕生 精力成就一项事业,解决核武器空中、触地、 钻地爆炸和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若干工程 防护关键技术难题,建立起我国现代防护工 程理论体系,创立了防护工程学科,引领着 防护工程科技创新,为我国铸就固若金汤的 地下钢铁长城 . 他,就是战略科学家钱七虎―― ―2018 年 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现代防 护工程理论奠基人, 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 毕业时全年级唯一全优 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