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芳甲窍交 2019-06-30
花山

2017 年7月13 日 星期四 副刊部责编 主编:蒋林 编辑:赵娟 美编:梁俊 值班

电话:0771-5690111 电子信箱:hua@gxrb.

com.cn

11 这是一本广西人写的书, 作者翊鸣在 广西出生、 长大、 工作, 对身边的植物与人 充满感情, 所以在北方生活的那段岁月里, 回望家乡, 草木皆情, 人文皆诗, 于是有了 一本大量介绍广西植物和风情的书, 并获 得2016 年 中国最美的书 . 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一个观念.原本, 大自然对于我, 就是一个简单的存在.春来见花,秋去扫叶,大而化之,如此而已. 至于身边的林木, 脚下的花草, 向来不受我 的特别关注.这本书以一种不可抗拒的诱 惑力, 让我跟着作者的笔触, 沿着林间河岸 的小径, 房前屋后的绿地, 亦步亦趋, 去寻 觅那天堂的密码.书名很别致, 《又自在又 美丽》 .两个难以得兼的概念放在一处, 令 人想到古代一个典故 齐女双袒 , 女孩总 想两全, 想得美, 然而难.对于植物而言, 却是轻而易举甚至是顺理成章的事.我几 乎是突然发现, 四野里, 大到乔木, 小到花 草, 一枝一叶, 一缕一瓣, 无风则静好, 有风 则舞蹈, 没错, 又自在又美丽. 光看书中的绘图, 以及对每一种植物 的学名、 别名、 习性的介绍, 很容易以为它 是一部类似 《植物志》 的科普读物.先得到 这个印象, 也没错.而它又是以中国古老 的农历中的节气物候为序进行排列.这就 让人对它的认识进了一步, 这是一部地道 的中国化的 《植物志》 .农历又称夏历, 我 们的老祖宗在大禹治水的远古, 就为我们 这个农耕民族留下了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立春了, 惊蛰了, 夏至了, 霜降了, 该干 嘛干嘛了. 东风吹过, 雨水滋润, 春天便切切实 实回来了, 牛毛细雨一落下来, 干旱了一冬 的土地立即由僵硬变得柔软.春天的天是 蓝得要流下来的, 流到田野里, 变成盈盈的 绿, 野草长了满地了.绿色的草茬细、 茸、 柔软, 远远看过去都是草, 但在识得的人面 前, 这些草就是餐桌上的春天. 散文诗一 般的段落铺垫一番,作者要开始讲故事了.植物是有故事的,一草一木都有故事.从寻常见惯的花草果木中引出爱情、 亲情、 友情、 物情, 这才是这部 《又自在又美 丽》 的精华所在. 迎春和探春, 迎春是一种花这谁都知 道, 开起来明黄耀眼, 强力揭示着春天的到 来.我原以为探春不是花, 只是一种踏春 赏花的行为.书中告诉我们, 探春也是一 种花.北方的迎春花先开花后长叶, 南方 一直被人们叫惯了的迎春花中文学名迎夏, 也叫探春, 先长叶后开花.观赏植物须 要细心,囫囵吞枣是得不到其中意趣的.再一联想到曹雪芹笔下的贾府二姐和三姐 的名字, 一时, 花与人都生动起来.作者出 生成长在南方 (广西) , 又有在北方生活的 经历,她能够说出两地植物的些微不同.这无疑给了读者一个发幽探微的机会. 发幽探微收获会很大, 否则我就不知 道那漫山遍野的艾草还分香艾和苦艾.香艾可食,清明寒食,那墨绿的艾粑便是主角.苦艾做药,熏蚊虫, 驱小咬, 很多人 童年的记忆里都挥不去那缭绕的烟, 那芳 郁的味. 植物之于人, 其作用大致可分两种, 一 是形而上, 观赏, 体悟;

二是形而下, 吃喝, 疗病.作者博闻强识思路开阔, 无论从哪 方入手, 皆能涉笔成趣. 笋鲜与肉腴, 雅与 俗的风云际会 , 这类句式, 对人食欲的引 诱, 是很难抵御的.中国的食品, 很有一些 绝配的, 比如油条豆浆, 那就是绝配.换成 牛奶, 也可以配, 但就失了那个绝字.枸杞 芽与猪肝, 也是绝配.若把猪肝换成牛肝 羊肝, 或者把枸杞芽换成空心菜大白菜, 就 不知道叫做什么配了.枸杞叶清热解毒, 肝开窍于目.枸杞芽猪肝汤,能清心明目.小时候, 卫生条件不好, 红眼病不时光 顾, 餐桌上便有枸杞芽打汤.小时不识字, 凭读音, 枸杞芽三字是 狗鸡鸭 , 有一种生 动的亲近感.书中告诉我们, 食物还有很 多雅称, 豆腐叫白王, 菜叫青丝.苏东坡 常吃一道 三白 , 白盐白豆腐白饭, 其实, 懂行的人知道, 只要认真咀嚼, 每一口都是 人间至味.作者还从番薯说到了人生, 笔 墨浓重, 令人感慨. 有一种草的名字雅到离奇, 叫书带草, 又叫郑公草.因了汉代大学问家郑玄曾经 用它来绑书而名.从图谱看, 不就是寻常 巷陌墙头阶缝中的小草吗?可见, 花木之 遇文人, 若士之遇知己, 信然. 古时没有改革开放的说法.我们这个 民族自古以来就很开放.否则很多原产地 不在我中华本土的好东西,比如西瓜、葡萄、 番茄、 辣椒、 马铃薯、 萝卜……我们都享 用不到.而这类东西, 造福于我们, 可谓大 之又大.想想, 没有辣椒, 这个世界还精彩 吗?没有萝卜,餐桌上的缺失竟有多大?书中对萝卜的种类, 吃法的叙述, 直让人眼 花缭乱.北方人生吃萝卜,还生吃大葱!书中多处提到汪曾祺先生.我跟汪先生有 过一段不浅的交往, 深知这位大美食家的 行状.他有句名言, 无论什么东西, 只要你 吃给我看, 我就敢吃.生吃萝卜, 汪先生好 这一口.他在一篇文章写到, 那天他从办 公室出来, 走到门边, 外边一位干保卫工作 的人大声呼喊: 好消息!大庆那里冒油啦, 以后吃油饼便宜啦! 然后一脚踹开大 门, 门扇正打在汪先生嘴唇上, 他顿时觉得 口中乱七八糟的, 吐出来, 四颗门牙.这么 大个事情, 结尾是这两句――从此我就不 能咬生萝卜了.我是很爱吃生萝卜的.在 赞叹汪先生大手笔的同时, 更是为汪先生 惋惜――我知道了萝卜的这么多的吃法! 这部作品的装帧版式,实在值得一提.近年不少书获得 最美图书 殊荣,这本《又 自在又美丽》 也在其中.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远离平庸,追求卓越.这部书又以它的不同凡俗的用料,别具一格的剪裁,精致悦目的手绘,乃至目录版式而出彩. 掩卷长思, 我想到了, 大自然这个名字 真好.自然, 顺当, 炉火纯青又不留痕迹, 一枝一瓣,没有一处是别扭的.人做不到.矫揉造作, 过火表演, 毛病俯拾皆是. 在它们面前, 我们不妨把自以为是的目光 放得柔顺一些.这样我们才会受益匪浅, 才会慢慢变得又自在又美丽. 周榕林先生是当代书坛一位德高望重的书法大家,其书法传统功力十分深厚.中国书协党组书记赵长青说: 榕林的作品,不单单是简单、质朴的线条美,而是一种气 韵流畅之美、生命运动之美,沉浸在这位书法家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真切地感悟到生命的和谐与韵律的节奏. 中国书法艺术,又称为线条的艺术.周先 生以行书闻名,用笔飘逸、流畅,娴熟的提按、顿挫等过渡性的运笔技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书法线条的浓淡、干湿、刚柔、动静和方圆等 水墨美感. 结体端庄、严谨、灵动而富有张力,是周先生书法的一大特点.解读周先生的书法结体之道,不仅具有端正、均衡和紧凑的和谐之美,而且富于张力而有灵动,充分显现了他深厚的传统功力和高超的艺术水准. 南朝齐国书法家王僧虔在 《笔 意赞》 中说: 书之妙道,形质次之,神采为上. 这是书 家的一种高境界.周先生的书法之美就有这样一种跃然于 纸上的神采,是一种潇洒、率真的气韵. 周先生的书法之所以达到如此高的造诣,我想应该 与他的出身和家教有关.他出身于将门,父亲是参加过 台儿庄战役、昆仑关战役的将军,母亲是大家闺秀.他 从小接受的是传统中式教育, 把字写好能受用一生 是 他父母从小就植于他脑海里的训言. 书法无捷径,刻苦是周先生的学书之道.周先生青 年时代曾是一名木工,那个时代用宣纸来练字对于家境 并不宽裕的他来说并不现实,于是他白天做木工,晚上 就用刨花当宣纸来练习书法.周先生习书之勤奋,其恩 师李天马曾在信中这样称赞过他: 近代书人能如此书而 又能刻苦钻研者甚之又甚,榕林有远志. 书法即为心画,周先生书法的一笔一画,是情感的交融,是人文情怀的释放,令观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与 震撼. 树老根须壮,榕林一片天.中国书法讲究以艺养心,年逾七旬的周先生仍每天笔耕不辍,对艺术的追求 仍然 不忘初心 . 大美无言――品读著名书法家周榕林书法艺术童团结已近黄昏, 烈日依然灼人.铁山港公用码头上,几部吊车高耸在蓝天白云间,三五游人驻足在几块巨大的宣传牌前,听导游讲解铁山港的过去和未来前景.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来铁山港 视察后, 这儿快成旅游景点了. 北 部湾股份有限公司北海港分公司总 经理助理李浦业笑着说.今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